張麗萍
隨著現代婦女健康意識的提高,婦科手術患者不斷增多[1]。但是由于婦科疾病多樣,加之不同患者自身的文化、職業、生活方式甚至家庭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約[2],患者在接受手術前后需要接受一定的心理護理[3],從而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我院在近幾年的實踐中,通過強化婦科患者在手術前后的心理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有關情況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接受婦科手術治療的患者200例。年齡從21-55歲,平均37.6歲。患者主要以微創手術為主,共163例,占接受手術的患者比例為81.5%。所有患者除婦科疾病外,均無其他內、外科疾病。
2.心理護理方法
(1)手術前的心理護理:在手術前主要進行適當的心理干預。針對患者焦慮、緊張情緒,積極的溝通與交流,幫助患者消除緊張情緒,從而以相對輕松的狀態進行手術。同時,向患者講解有關手術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由于患者經受病痛的折磨,因此對手術有很大的期望。根據患者的期望心理,主治醫生要向患者講解有關成功案例,提升患者治療信心。另外,雖然婦科健康已經逐步為人們所接受,但是由于傳統觀念的限制,部分患者在進行咨詢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較為明顯的害羞心理。為此,還要根據患者的害羞心理,努力進行引導。同時,還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了解患者具體情況,并準確回答患者的有關提問。
(2)手術中的心理護理:根據患者是采取全麻還是局部麻醉,針對性的進行手術中的心理護理。對于全麻患者,在進行麻醉前,要向患者交代合適的體位,并幫助患者采取適宜的體位,以方便手術的進行。對于局部麻醉患者,由于可以了解手術進程,因此難免再度存在緊張、焦慮心情,影響手術效果。為此,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情況,并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
(3)手術后的心理護理:對于微創手術患者,一般僅僅需要在術后觀察數分鐘到數十分鐘,了解患者的術后情況,并向患者講解有關的術后康復治療注意事項,回答患者的各種提問和咨詢,安撫患者術后緊張情緒,并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對于需要接受住院觀察的患者,要積極安撫患者的緊張情緒。尤其是住院患者,由于手術中承受了劇烈的疼痛,容易心情煩躁,而且飲食、活動會受到一定限制。因此,護士要鼓勵病人盡量的下床活動,幫助腸胃消化。此外,還要進行心理干預,積極鼓勵。在必要的時候還需要使用止痛劑。
3.評價方法:通過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了解患者對護理效果的滿意度。問卷采用五級量度,包括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統計很滿意和滿意的例數,很滿意和滿意例數的比例為滿意率。
患者手術時間從15-60min不等,163例患者在手術后30-60min離院。29例患者在住院1-3d后康復出院,8例患者因為病情較為嚴重,住院時間在3-15d。200例患者均填寫了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回收200份,有效200份,回收率與有效率均達到了100%。其中:對護理很滿意的患者157例,滿意例數43例,沒有不滿意或很不滿意的患者。護理滿意率達到100%。
由于對手術不了解,患者在接受婦科手術的過程中,往往會存在焦慮和緊張[4]。如果不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和緊張心理,將會影響患者手術效果。隨著圍手術期概念的深入,手術前的護理逐步為學界所接受[5]。因此,在手術前的心理護理中,要根據患者具體的心理情況,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幫助他們緩解心理焦慮。此外,還需要準確回答患者的咨詢,消除患者對手術的疑慮,增強對手術的信心[6]。
手術后的護理是護理的重要環節。在我院的護理中,根據患者術后情況,強調了康復指導和健康宣教,并對住院患者進行了積極的心理干預。從我院的實踐來看,通過對婦科患者手術前后的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幫助患者康復,并減少醫患糾紛。
綜合本研究,通過對婦科患者手術前后良好的護理,不僅可以幫助患者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幫助降低醫患糾紛,為和諧醫院的建設提供良好幫助。
1 鄧惠菊,郭愛銀.淺析婦科手術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護理[J].中醫藥導報,2008(02).
2 孫春燕.淺談婦產科臨床護理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2012(08).
3 劉嫻音.婦科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護理的探討[J].中外醫療,2009(20).
4 孫春燕.淺談婦產科臨床護理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2012(08).
5 戴曉陽.護理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28-130.
6 閔蘭琳,邵洪娟.婦科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2012,5(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