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國 趙小新)
江蘇東海:念好“三字經”打造涉農補貼發放“綠色通道”
(吳建國 趙小新)
近年來,江蘇省東海縣在強農惠農工作中,嚴格執行黨的惠民政策、不斷完善制度建設,創新工作舉措,著力念好“透”、“明”、“通”三字經。
一是 “透”,建立事前公示告知制度。通過廣播、電視、村、鎮政務公開欄等宣傳媒介,以講座、座談會、張貼標語等形式大力宣傳黨的惠民政策,把政策原原本本交給群眾,讓廣大困難群眾充分了解黨和政府的惠民好政策。對經審核后的惠農補貼分戶清冊進行公示,做到“三個到位”,即鄉鎮公示至村到位、村公示至組到位、組公示至戶到位。在惠農資金撥付后一定時間范圍內,將發放的資金名稱、數額、撥付時間等信息通過鄉村兩級“三務”公開欄及時向群眾張榜告知。
二是 “明”,建立事中流程規范制度。將糧食補貼、家電下鄉補貼等惠農補貼的申報程序、操作流程精心制作成服務“流程圖”,工作人員對照流程圖嚴格規范操作,老百姓看流程圖辦事明明白白。在惠農資金統發工作中,建立信訪接待制度,對群眾來信、來訪、來電、有關媒體反映的問題,認真記錄,實地核查,及時糾正。設立“惠農補貼意見箱”,了解并解決惠農補貼信息化發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三是 “通”,建立事后監督長效機制。開通咨詢專線,對人民群眾在辦理城鄉“低保”、新型合作醫療、養老保險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及時給予解答或解決,讓政策直通千家萬戶。在及時發放惠農補貼的同時,東海縣財政部門還積極配合審計、紀檢等部門定期組織人員對惠農資金的發放情況進行檢查,監督檢查村組惠農補貼發放政策的宣傳、公示、資金到位等情況,確保涉農補貼發放 “零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