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雷 賀榮猛
湖北省在全國首開先河,自2006年開始在全省全面推行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以下簡稱“雙公開”),將“人”和“錢”這兩個敏感問題置于陽光下操作。在互聯網上進行公開,不僅增強了各級政府管財用財、管人用人功能,而且極大地維護了人民群眾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權。要扎實做好“雙公開”工作,還應做到“六個結合”。
為保證財政部門和編制部門工作辦事講程序,工作講原則,實現公開透明、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目標,首先對中央和地方制定的各項相關行政法律法規、規章制度進行宣傳,保證其貫徹落實。如:將《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法律法規和地方性規章制度分別一一在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網上予以公開,促使財政專項資金按政策供養供給、按標準發放、按程序撥付,專款專用分配落實到各項事業發展項目,分文不少地發放到人民群眾手中。如:竹山縣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網站將20個一級部門預算單位2011年度預算總收入、預算總支出、預算節余在網上予以公開,通過公開消除了大家對大單位與小單位、重要工作與非重要工作、受歡迎工作與冷落工作的疑慮,體現了公共財政的公開透明、科學合理,《預算法》得以正確貫徹執行,確保了政令暢通。
財政監督有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后監督,對具有行政和事業性撥付財政專項資金的職能科(股)單位實施源頭控管均屬事前監督;財政專項資金撥付到事業發展項目,發放到人民群眾手中,據實上網公開實施督辦糾偏均屬于事中監督;財政專項資金用于事業發展項目,使用是否足額,是否專款專用,是否正確執行財經紀律,實施監督管理,均屬于事后監督。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分配口徑、落實標準從中央政策口徑到地方文件操作規定必須做到上下一致。在分配落實財政專項資金時嚴格做到“誰分配、誰公開,分配到哪里,公開到哪里”的工作原則。
在公共財政體制下,黨政機關、行政事業單位和財政供養供給的其他事業單位,由本級編制部門確認工作職責、職能、設立崗位職位,并由本級財政部門依據崗位和工作質量及工作目標,進行供養供給財政預算經費,各單位經費指標分為公用經費、人頭經費、專項經費和其他追補。財政部門按照各單位的事業工作事項、工作人員工資薪金、事業專項工作支出等,并結合事業發展、工作效能和社會效果匹配工作經費?!半p公開”工作明確了單位職能和職責,工作人員各盡其能,促使財政事業快速發展,提高行政效能,工作績效顯著。
“雙公開”工作能將財政專項資金的撥付標準、發放額度、分配口徑向全社會公開,每一項財政專項資金到人頭、到項目都一一列示在互聯網上;將國家機關、黨政機關、行政部門、事業單位的職責職能和公務員、參公依公工作人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本職位、本崗位的職責權限向全社會公開,這是各級政府、黨委實現如何服務好、發展好、解決好的重要舉措。目前,竹山縣已按上級要求公開并撥付到位的財政專項資金50多項,每年上網公開金額達4億元,其中到個人的十多項,涉及資金2.9億元。上網公開公務員、參公人員、事業單位全額、差額、自收自支工作人員9800多人,網站各類信息總量達到100萬中文信息?!半p公開”工作始終堅持保密事項不泄密,公開事項不保密的工作原則,體現了維權、維穩、維和。
“十一五”期間把解決“三農”問題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同時向強農惠農和強化社會保障機制延伸和深化,充分體現黨的惠農政策惠及民生,要從政策上、行動上、方法上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障。惠及民生應做到 “四個到位”,即政策到位、資金到位、服務到位、信息到位。從近幾年“雙公開”工作中不難看到,惠農政策在互聯網上條條清楚,惠農資金在“一卡通”足額存取。竹山縣擁有47萬多人,農業戶口近38萬人,每年中央和省財政下撥糧食直接補貼資金等8項,金額1.5億元,均運用“一卡通”分配發放到享受對象。
從“雙公開”工作網站上可以醒目地看到“地質災害防治補助資金、環保項目資金、革命老區建設資金”等財政專項資金18項,撥付并上網公開金額1.3億多元,每一項財政專項資金由上級配額本級配套構成,僅農業事業、公益事業、文化體育事業等項目,竹山縣每年投入3億多元,主要用于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水質治理、野生動植物環境保護、城鄉集鎮道路擴建、城市鄉村一體化的集鎮建設、人民群眾共享優美文化環境、官民共舞藝術風采等,為城鎮民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