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財政局 賀曉春 章亞山
芻議加強基層農口單位財務管理
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財政局 賀曉春 章亞山
基層農口單位作為財政支農項目的直接實施者和資金直接使用者,如何確保支農資金使用效益正常發揮,切實維護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通過深入調查某區農口系統財務管理情況,全面掌握當前基層農口單位財務管理現狀,結合自身多年管理經驗,就加強基層農口單位財務管理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
基層農口單位 惠農政策 財務管理
(一)是落實惠農政策的需要。基層農口單位是支農工作的直接執行者,工作成果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連、息息相關。通過加強基層農口單位財務管理,嚴肅財經紀律,可以確保各項惠農政策得到落實,各項財政支農資金專款專用,廣大農民真正受益。
(二)是防止腐敗發生的需要。隨著國家加大“三農”的投入,現今基層農口單位項目多、資金大、待遇好,與此相對應的誘惑也大,農口單位與項目資金打交道,自然面臨著較大的腐敗風險。加強基層農口單位財務管理,可防止單位和干部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
(三)是規范單位財務管理的需要。近年,基層農口單位進行了機構改革,人員得到了精減,懂財務的人員較少。上級部門或者本級政府對他們財務管理要求都不高,致使單位財務管理混亂等問題長期得不到糾正。
(一)財務管理不規范。有的單位將上年收到的上級專款,不按正常會計年度在上年賬簿上反映,而是跨年度在下一年賬上登記。有的單位幾年的總賬、三欄明細分類賬沒有分開,也未進行年度結轉,都在同一賬本上登記。有的單位在大額專款使用時,未經主要領導批示,專款使用無方案無計劃,專款一撥了之。有的單位專款、經費未實行分類核算,無法區分各項資金的真實使用情況及節余情況。
(二)少數惠農補貼發放程序混亂。對突發性涉農事件的財政補貼沒建立完善的發放程序,如發放生豬撲殺補助時,沒有建立“農戶申請、村組審核、部門核定、補貼直達”的程序操作,既沒建立詳細檔案資料,又無相應的補貼制度,補貼隨意性極大。生豬撲殺補助未通過“一折通”直達到農戶,全區幾乎都是在工資單和領款單上簽字或蓋章領取。存在專款挪用。有的單位挪用專款發放工資或濫發獎金、補助;有的單位對專款實行以撥代支,專款支出五花八門,生活招待費、會議費及燃油費等公務費都在專款支出中列支。
(三)政府采購和國庫集中支付意識淡薄。有的單位覺得政府采購程序太復雜,不愿意實行。有的單位采取“多單小額”方式進行物資采購,逃避政府采購。有的單位無政府采購意識,不管資金額度大小,都不實行政府采購。人員工資發放都是用一張個人簽名工資單入賬,辦公開支也是用一張經辦人和領導簽字發票入賬。
(一)要加強政策法規和財會知識學習。首先,要學習會計業務。賬務處理正確是資金管理最基本的要求,基層農口單位要加強會計業務學習,定期組織財務人員學習會計基礎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其次,要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基層農口單位要深入學習法律法規政策,認真學習《審計法》《會計法》《預算法》《政府采購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
(二)要加強單位日常財務管理。一是基層農口單位要進一步規范財務管理,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項支出管理和審批制度,制定各項開支標準,嚴格支出審批程序和手續,做到“支出按預算,開支按標準,審批按程序”,應該實行政府采購的一律實行政府采購,應該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的一律實行國庫集中支付。二是把績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到支出管理中,逐步實現“科學化”和“精細化”管理模式。基層農口單位要建立科學的資金效益信息反饋制度,每年將資金的使用情況及效益情況如實上報,供上級決策參考。三是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定期對基層農口單位的財務情況進行檢查和審計,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
(三)要嚴格執行惠農政策。要落實惠農政策,如糧食直補、農機購置補貼、良種補貼。應該通過“一折通”直達到農戶的,一律通過“一折通”直達,需要在鎮(村)務公開欄內公示的,一律通過公示接受農民群眾監督,不能因為時間緊、任務重、程序繁瑣而簡單了事,要盡心竭力地做好支農惠農工作每一個環節,確保政策落實不走樣,資金發放不打折扣。
財政部.1986.關于國營農口事業單位預算和財務管理的若干規定(財農字【1986】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