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紅
(一汽-法雷奧汽車空調有限公司,吉林長春 130011)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必須不斷適應經營環境和人力資源環境的變化,而管理方式的不斷更新無疑成為其不二法門。特別是近年來,企業推行的各種管理方法和手段花樣翻新,這從一定程度上節約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和運營成本,提升了企業的即得利潤,但同時也在另一方面對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特別是成本會計的運行帶來了影響。
全面質量管理的產生是由于產品生產結余的發生,也就是產品出現了供大于求的情況,這就意味著產品要從重視產量向重視質量過渡,通過對產品質量的提升重塑新的企業形象和產品賣點。而產品的質量與成本之間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說在相同單位時間內,產品擁有著越好的質量也就擁有著越高的成本,這種情況影響并打擊了傳統的企業成本會計理念。因為傳統的企業成本會計理念就是以降低產品成本為基礎的,打的是價格戰,只有在成本價格的源頭就低于對手,才能在銷售的環節占據更多的市場優勢,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所以說,全面質量管理和成本會計之間是存在著一定的理論沖突的。在全面質量管理的理念不變的前提下,只有不斷地更新改變成本會計,才能使二者之間達到協調的統一,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美國人麥克爾波特所著《競爭戰略》一書描述的企業戰略共分三種: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專一化戰略。任何企業的戰略模式,歸根結底都可以囊括在這三種戰略模式之內。每個企業所實施的戰略管理模式都不同,所以不同的企業對于成本會計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這極大程度地沖擊了傳統成本會計單一性的特征,由于企業經營活動中離不開戰略眼光,所以成本會計應該更多地為企業的戰略發展服務,這也要求企業的成本會計不斷地變化更新。
所謂目標管理,其實是一種充分尊重員工意愿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它的本質是企業管理中上級通過征求下級意見并且和下級協商的方式制定工作任務并分解工作目標,然而這種目標管理方法不利于傳統的成本會計。傳統的成本會計考慮的只是企業的最高管理者和決策者制定的成本指標,這種考慮沒有把員工的想法納入規定范圍之內,這就造成了與生產實際的脫節和錯位。這種成本會計通常會產生兩種不良后果,第一是成本會計無法完成計劃任務,第二是造成員工在成本會計目標任務的壓力下忽視產品質量,無論哪一種情況都會對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帶來災難。在這種情況下,在目標管理方法成為企業主流的管理模式時,成本會計應充分考慮員工的想法,杜絕成本控制過程中的不可操作性,并分析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根據這些變化作出相應的改善。
限制理論把企業從生產到銷售再到售后服務作為一個環環相扣的整體,而企業的競爭力往往取決于最弱的一個環節,而不取決于最強的環節,所以企業應該針對最弱的環節作出適當調整,這樣才能發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增加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機會。這個理論也同樣影響了成本會計的發展,企業在遇到發展難題的時候,必然要進行適當的調節和變革,在做這種調節的時候也不能僅僅著眼于成本的合理性原則,而應該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不是片面而是完整地看問題。
在市場經濟的特征下,企業的競爭是無法避免的,企業本身的經營結構和客觀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企業的管理創新也在不斷更新發展。知識更新換代的頻率加快帶動了管理方法更新速度的一日千里,也影響著成本會計的發展。在這種大環境下,想要發明一種放之四海皆準的成本會計理論,顯然不符合客觀實際,那么成本會計如何能夠有效地解決管理方法創新帶來的不利因素呢?筆者認為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企業的一切經濟管理活動都是為提高產品生產率和降低產品成本服務的,成本會計也不例外。它的目的就是為了把生產過程中的資源耗損降到最低。但是在企業的運營方法和管理模式的不斷變更下,傳統的成本會計理念已經逐步無法適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節奏,導致了很多大中型企業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成本會計理念的影響,無法對一些不合理的成本支出作出預警分析和進行合理控制,失去了很多產品升級和理論創新的機會,也不利于市場拓展和開發。企業開發新型產品需要承擔的風險是非常大的,而且前期的投入也比較多,但是從長遠考慮,這些創新型產品或理念可以更好地宣傳企業年輕化形象,增加市場份額,從而擴大企業的經營性收入。所以想用戰略的眼光去指導企業的短期或長期任務目標,必須正確把握成本會計的合理原則。
成本會計是一項專業技能,也是一種經濟管理藝術。這種藝術是隨著客觀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不同管理制度和經營理念的企業套用相同的成本會計方法,效果也許千差萬別。這就要求企業要注意觀察、合理借鑒國內外各類型成本會計的管理經驗,總結出最合理的方案套用在自己企業的管理模式中。雖然不同企業的管理方法和運營模式多有不同,特別是國內外的情況更是千差萬別,但成本會計的精髓是不變的。國內很多成本會計的新型理論和觀點都取自國外,為綜合、分析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借鑒基礎。
隨著企業管理模式的不斷完善,成本會計電算化的概念逐漸浮出水面,它作為一個管理數據上的依據,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及時有效地計算成本數據,而企業管理者可以根據這些數據統計、分析和預測市場走勢,為企業管理人員設定一個活動的數據坐標。
[1]張年豐.環境和成本會計發展的關聯[J].晉江科技,2007(1):13-15.
[2]楊俊才.管理創新對成本會計的影響[J].吉林科技,2009(19):5-11.
[3]于漢文.成本會計應用探究初探[J].中國經濟導報,2011(4):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