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虎 劉愛軍 鄢來貴
近年來,湖北省潛江市財政監督局通過開展財政體制結算收入核查和推行稅源臺賬創建工作,確保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充分發揮了財政監督在財政收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了監督績效。
2004年,潛江市與湖北省財政廳駐荊州辦事處聯動對該市部分重點稅收大戶和征管單位進行了財政收入檢查,檢查發現財政收入管理存在著如下問題:在稅收征管方面,部分地方以招商引資為借口,擅自出臺稅收優惠政策,采取少征、緩征甚至不征稅等行政手段干預稅收征管;在市直和鎮處收入結算方面,少數鎮、處擠占市直預算收入;在稅收征管部門方面,存在以稅謀私、違規收費抵扣稅款的現象。
針對這些問題,該市財政局立即撰寫了《如何加強我市稅收監督的幾點建議》,并向該市政府進行專題匯報,受到領導高度重視。為避免預算管理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而導致監督缺位,該市將財政體制收入核查工作改由監督局辦理,打破了長期以來預算科單一辦理決算的格局,開啟了財政體制結算的新嘗試。
近年來,潛江市每年對全市15個鄉鎮和6個農場的財政收入進行核查,并對檢查結果進行認真總結和分析,營造良好的財政收入核查氛圍。實踐證明,由監督機構開展收入核查工作是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再監督,體現了“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分離的理念,是提升財政監督績效的有效途徑。
收入核查工作點多面廣,如果程序不到位、政策把握不準,工作不僅難以開展,而且還會引起不必要的糾紛,甚至會引起負面效應。為此,潛江市堅持做到“有根據、講配合、依政策、重糾錯”。即:每年由市財政局向市政府書面請示,政府批復后由其召開國稅、地稅、國庫等單位聯系會議,統一部署和安排,形成合力。核查工作主要采取“三查一訪,簽章認可”的方法,即查稅收征管部門的稅收臺賬、查繳納單位稅源情況、查稅票、實地調查走訪,再由所在地財政、稅務等部門和鎮、處政府領導在核查收入報告上簽章認可,最后形成數據真實的核查報告。一方面將收入核查數據移交財政預算科,預算科據此辦理決算;另一方面,將稅收征管中存在的問題上報市政府或移交稅務主管部門,督促嚴肅稅收征管紀律,提高稅收征管質量。
為進一步完善財政體制,培植地方財力,促進征收管理,不讓投機分子有可乘之機,該市提出了在全市開展創建稅源臺賬的工作思路。在2011年財政工作會議上,印發了《關于創建稅源臺賬的意見》,要求以鄉鎮為單位,在當地政府領導下,由財政所(或政府)指定專人負責,有關稅收征管單位、繳納單位配合組成專班開展稅源臺賬創建工作,建立靜態和動態兩套稅源臺賬。至當年9月底,全市21個鎮處、管理區全面建立起了稅源臺賬,每季度向監督局報送報表,已基本走上正軌。
通過八年的不懈努力,財政體制結算收入核查工作已經成為該市財政監督收入監管的“主打產品”,稅源臺賬創建工作也正走向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的軌道。通過開展收入核查和稅源臺賬創建工作,一是調動了各地增收的積極性,促進了財政收入的穩步增長;二是有效地控制了不按級次征稅和 “挖稅”等問題,嚴肅了財經紀律,規范了財政秩序;三是促進了稅收征管質量的提高,有效地防止了稅收流失。
收入核查是一項政策性強、利益關系密切、時間緊、任務重的工作,該市之所以能做成“精品工程”,主要得益于兩方面:一是領導重視是關鍵。領導對收入監管的態度,直接關系到監督人員工作的積極性。領導重視不僅僅是發號施令,而是重在支持。遇到問題,能毫不猶豫地站出來支持和鼓勵監督人員。二是嚴格執法、監督到位是保證。核查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公正無私的心,只有秉公執法,樹立良好的財政監督干部隊伍形象,才能做好收入核查工作。其次,要堅持按程序辦事,依法辦事,嚴格遵守財政檢查規則,減少差錯,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