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容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四川德陽 618000)
新時期高校維穩工作策略研究
彭容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四川德陽 618000)
維護高校穩定意義重大。高校應當根據影響自身穩定的因素,構建科學的維穩工作策略,把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設、突發事件處置和發展作為維穩工作的著力點和切入點,以實現高校的穩定。
高校;維穩;工作策略;研究
高校維穩工作關系著高等教育的發展,涉及千家萬戶的利益,是實現國家改革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新時期高校總體形勢穩定,但影響高校穩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如何構建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的維穩工作策略,切實做好高校維穩工作,是高校亟待解決的新課題。
目前,高校在維穩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總體是穩定的,廣大師生員工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思想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必須看到,高校仍然存在不安定因素,主要表現在:(1)國內外敵對勢力滲透、顛覆和破壞。(2)涉及國家主權、尊嚴問題上的偏激行為。(3)高校在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收入分配、教學質量、后勤服務質量、大學生就業等問題。(4)校園弱勢群體,主要指貧困生、大學生心理健康等問題。(5)校園及周邊的安全問題,主要包括食品衛生、消防、交通和治安問題等??傊绊懜咝7€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對此要有正確的認識和全面的分析,并制定相應的維穩策略,以促進高校穩定工作。
高校無小事,穩定是大事。做好高校維穩工作,需要高校構建促進穩定、維護穩定的工作策略,找準維穩工作的著力點和切入點,增強維穩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確保高校穩定。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維穩的基礎
實現高校穩定首先要思想穩定。思想政治教育是維穩的先導,它能夠統一認識,協調行動,為高校穩定奠定思想基礎。
1.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師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高校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校園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形勢政策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增強師生的道德、法制和安全防范觀念,提高師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和辨別能力。把依法治校與以德治校結合起來,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積極擴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蓋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進公寓、進社團、進網絡工作。讓廣大師生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倡導文明新風,學會運用法律武器同危害校園穩定的現象作斗爭,消除校園穩定隱患。加強對師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做到思想上不信謠,行動上不造謠不傳謠。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發揮校園文化的的熏陶作用,讓師生在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中受到教育和啟發,在潛移默化中培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價值認同。
2.牢牢掌握高校輿論宣傳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動權。把握正確的思想輿論導向是有效引導高校輿論的基本前提。在社會發生深刻變革、人們思想空前活躍、信息傳播途徑日益多樣化的新形勢下,必須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努力營造顧全大局、珍視團結、維護穩定的良好氛圍。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原則,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用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的東西占領高校思想文化陣地,加強對熱點、難點問題的引導,積極理順情緒,主動釋疑解惑,努力營造健康向上、開拓創新的輿論環境。同時要加強網絡文化建設,用有益于師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思想文化占領網絡陣地,把網絡辦成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新渠道,保持正確的思想輿論在高校生活中的主導地位,促進高校穩定、改革和發展。
(二)制度建設是維穩的根本
高校穩定根本要靠制度。維護高校穩定,必須依靠制度來協調、引導和化解矛盾。健全的制度有利于高校維穩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和常態化,避免隨意性。
1.領導目標責任制。穩定是政治,是大局。高校黨委要把維穩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建立黨委負責、協調各方的工作體制和責任制,形成多層次、分工明確、職責清晰、高效運行的工作機制,同時要制定維穩的部門領導責任制、目標責任制、責任追究制和考核評價機制,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確保維穩工作落到實處。
2.信息收集與預警機制。建立暢通的信息網絡和信息反饋渠道,做好預警工作,是維護高校穩定的基礎工作。高校必須建立多渠道、深層次、多觸角的信息網絡,收集深層次的重要信息,及時準確掌握熱點問題,尤其在敏感日期前后,要做好師生思想動態信息的收集工作,及時分析,快速決策,以掌握維穩工作的主動權。學校各級黨團組織、學生工作部門、保衛部門、輔導員隊伍要建立師生的思想動態收集與反饋網絡,實現信息范圍全方位、立體式的覆蓋,及時把握師生的思想動態,使經過分析處理的信息變成決策部門強有力的依據。同時要定期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基層,及時搜捕捉情緒熱點,準確分析思想動向,預判其發展趨勢,并及時發出預警。
3.排查制度。高校維穩工作重在平時和預防。堅持定期的排查,“關口前移”,做到提前預防,及早發現,及時處置,超前化解不穩定因素。在高校要建立定期排查制度,構建以各院系黨團組織、學生工作部門、保衛部門、輔導員隊伍為主體的排查機制,全力做好校內不穩定因素的排查工作,使各種不穩定因素被及早掌握。排查工作要實現全覆蓋,其中,要注意排查重點區域,如校園網絡、食品衛生、消防、校園交通、實驗實訓設施等;要排查重點人群,如貧困生、心理異常的師生、就業困難的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等;要排查重點時段,如敏感時段和大型活動期間,通過排查適時掌握熱點、敏感問題,把握師生的思想動態、事故苗頭和不穩定因素,以便及時采取干預措施,消除不穩定因素。
4.干預機制。對于在排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干預,及時化解,杜絕安全事故和群體事件。干預要及時,方式要得當,態度要熱情,力爭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堅持以人為本,著力完善高校關懷幫扶激勵機制,關心師生實際困難,積極為師生排憂解難,切實為師生辦實事、辦好事,為教師教書育人提供優越條件,為學生成才創造良好環境。拓寬民主渠道,維護師生合法權益,保障師生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和申訴權。切實做好教學、服務、就業和資助等工作。要針對師生中存在的不同問題采取不同的干預方式,通過諸如座談會、調解、經濟資助、心理輔導、就業推薦、安全整改、申訴等干預方式達到學習解惑、工作解憂、生活解困、心理解壓、就業解難的目的。教師是維穩的中堅力量,要切實解決好教師關切的人事分配問題,以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讓人文關懷激勵教師愛崗敬業,激勵學生立志成才,促進校園的和諧與穩定。
5.防控制度。在校園及周邊,常見的有交通、食品衛生、火災和治安等安全問題,這些問題突發性強,對高校穩定危害極大。安全責任重于泰山。要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大力加強校園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實行人防和技防相結合,加強警校共建,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經常了解排查影響治安和穩定的因素,及時整改。加強校園治安環境的綜合治理,營造良好的治安環境。學校要力爭社會的關心和支持,尤其是公安、衛生、工商、城管等有關方面的支持,優化校園周邊環境。學校保衛部門要加強對師生的法制安全教育,動員師生共同營造和諧校園、平安校園,形成和諧校園人人有責、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
6.完善的應急預案。面對突發事件,只要事先有應急預案,就能從容處置、及時化解。只有未雨綢繆,超前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根據不同的問題拿出不同的處理辦法,在出現問題時才不致于手忙腳亂。高校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分門別類地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為突發事件做好思想、組織和物質準備。要積極接受公安、衛生、消防等部門的業務指導,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從容應對各種復雜局面。高校應當針對常見的突發事件制定完善的應急預案,應急預案必須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其內容應當包括啟動條件、領導機構、責任部門、協調部門、處理程序和解決辦法等。完善的應急預案,讓突發事件的處理變得快速、合情、合理、合法。
(三)正確處置突發事件是維穩的關鍵
在高校出現突發事件是難免的,關鍵在能否正確處置。如果處置不當,加之網絡的負面作用,事件會失控、擴大和升級,危及學校穩定。正確的處置,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確保穩定。
1.做好突發事件的定期模擬演練,提高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要按照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做好模擬演練。要重點針對比較容易發生的突發事件做好演練,如消防演練、急救演練等,通過演練讓師生受到安全教育,讓學校相關人員得到鍛煉,提高學校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2.遵循正確的處置原則,提高處理突發事件的實效。突發事件發生后,高校因遵循高度重視、真誠溝通、勇于擔責、快速處置的基本原則,以贏得社會各界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突發事件發生后,高校應當通過媒體公開發布事件真相,表明態度和立場,以掌握好輿論主動權,以正視聽,防止流言蔓延、輿論失控。要及時向主管部門和地方相關部門報告突發情況,以取得各方的大力協作和支持,以利于事態的控制和矛盾的化解。一旦出現突發事件,學校領導要靠前指揮,沉著冷靜,嚴肅對待,在弄清事實真相、正確判斷問題性質的基礎上,依法妥善處理。處置得當,引導正確,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實踐證明,出現一點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事情采取官僚主義的態度,使簡單的問題復雜化,甚至釀成大事。
(四)發展是維穩的保障
穩定壓倒一切,但不是為穩定而穩定,穩定是為了更好地發展。解決中國的問題最終要靠發展。只有發展了,才能實現真正的長治久安,才能實現真正的穩定。穩定是發展的條件,發展促進、鞏固穩定,二者相互促進,互為條件。發展是解決高校問題的根本途徑,是維護高校穩定的重要保障。只有發展了才有物質基礎,只有發展好才能更好地解決廣大師生的實際問題和困難,化解影響穩定的諸多因素,如教師待遇、辦學條件、資助以及大學生就業等問題。所以,高校必須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學校發展了,不僅能鼓舞人心,提振士氣,增強凝聚力,而且能從物質上解決師生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改善教育民生,增進和諧,促進穩定。反之,如果高校發展問題沒解決好,勢必造成辦學質量下降,生源萎縮,教師收入減少,學生就業困難,弱勢群體得不到更好的關懷,師生的安全感和信心下降。這些問題的積聚,會造成師生怨氣增加,給校園穩定埋下隱患。近年來,有高校教師因待遇問題、學生因就業問題引發群體事件。高校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在競爭中實現發展、通過發展來促穩定,需要得到高度的重視。
高校在發展上的當務之急是著力解決好教育民生。要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制定體現自身特色、定位準確的發展規劃。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以改善教育民生、保障教育公平。總之,高校發展中的問題從根本上講要靠發展來解決。沒有發展,穩定就沒有保障;沒有發展,就沒有真正的穩定;沒有發展,穩定就是一句空話。高校必須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穩定,一手抓發展,才能實現二者的良性互動,推動高校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綜上所述,高校維穩工作需要從多方入手,標本兼治,旨在形成長效機制,確保高校和諧與穩定。
[1]高岳侖,姜曉麗.論思想政治教育在維護高校穩定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導刊,2009(5).
[2]蔣冀騁.影響高校穩定的幾個因素及其對策[J].湖南社會科學,2002(1).
[3]宋寧波.維穩工作對構建和諧校園的意義與舉措[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10,8(10).
[4]孫海.新時期高校穩定工作論略[J].許昌學院學報,2010(1).
[5]張曉波,謝衛正.關于高校危機管理的研究[J].文教資料,2009(19).
[6]毛欣娟,楊亮.論高校穩定預警機制的構建[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7(6).
G647
A
1008-178X(2012)10-0129-03
2012-04-21
彭 容(1968-),女,四川眉山人,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