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文
(浙江工商大學 經濟學院,浙江 杭州310000)
一直以來溫州都走在我國金融改革的前列。1980年,溫州蒼南的金鄉信用社率先在全國實行浮動利率;1987年,溫州成為我國唯一的利率改革試點城市;2002年,溫州成為我國第一個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明確提出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方案;2008年,溫州啟動“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提出了“個人境外直接投資”。但是,由于我國宏觀金融制度的不匹配,溫州的民間金融改革最終都不了了之。而2011年出現的信貸危機,使得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再次被提上日程,相較于以前的金融改革,這次的改革從政策上來看,更為注重民間金融的規范與自由發展,對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也更加放寬。
2002年,溫州成為我國第一個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但是當時的改革政策規定太嚴,給金融企業的自主權過少,并沒有給民間金融松綁。所以,盡管溫州的民間金融非常活躍,全國第一家私人錢莊、全國第一家股份制城信社都出現在溫州,金融改革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是,民間金融卻始終處于正規金融法律體系的邊緣,一直游離于灰色地帶,沒有獲得國家的正式認可。
因此,2012年獲批的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提出民間金融正規化、陽光化的發展方向,確定了金融改革的十二項主要任務。包括:金融組織和機構改革、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地方資本市場培育、金融風險防范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
溫州金融綜合改革給予了溫州民間金融更多的自主權。但是盡管強調了民間金融的正規化,也放寬了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限制,而利率市場化和建立民營銀行兩項普遍受到關注的內容卻沒有列入其中。
1.關于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沒有出現在2012年改革的方案中,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利率市場化是金融改革的核心,利率若不實行市場化,則金融改革就不會徹底。因此,要想真正改革金融體制,金融改革取得實效,利率市場化是必然要求。但是,利率市場化并不是可以在一個地方實現的,而是需要全國范圍內的共同努力。一個區域的特殊政策會引起資本的大量流動,造成金融的混亂。同時,利率市場化必然要打破某些集團的既得利益,這并不是單靠一個地區的力量能做到的,而是要全國范圍的改革。利率市場化是正規金融體系與民間金融之間的博弈,是中央與地方的博弈,是地方與地方之間的博弈,并不是放開利率管制就能實現的。但是,盡管不能在一個地區率先實行利率市場化,改革也要圍繞著這個目標進行,逐步地放松對利率的管制,逐步推行利率市場化。
2.關于建立民營銀行。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是金融改革的方向。銀行是高利潤的行業之一,非常具有投資吸引力。但是,一直以來,我國的銀行業都是由國有銀行壟斷的,這就人為給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設置了障礙。民間資本不能以正規渠道進入銀行業,造成大量的資金游離在正規金融機構之外。銀行本身就應該是自由競爭的行業,不允許民間資本設立銀行導致國有銀行壟斷,而國有銀行因缺乏競爭以及受到國家保護,經營缺乏效率,對流動性考慮得很少,一旦出現問題,就通過擴張信貸來彌補,最終會導致金融危機。因此,銀行要改革,就一定要打破壟斷,加強競爭,而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銀行,設立民營銀行,是對國有銀行的挑戰,會促進銀行的市場競爭,提高銀行的經營效率。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政策中雖然提到允許依法發起設立或參股村鎮銀行,但依然要求有1家或1家以上的商業銀行作為發起人,并沒有真正給民間資本松綁,銀行的設立依然需要依靠正規金融機構。試驗區鼓勵增加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小額貸款公司的數量,這些機構的設立必然會對民間金融造成一定的影響,擴大民間資金的投資范圍,為民間資金提供更多的投資渠道。但是,這些機構與銀行相比,在業務與經營范圍等方面受到的限制依然比較多,難以像銀行一樣運作。以小額貸款公司為例,至2012年初,溫州有將近30家小額貸款公司,而試驗區的目標是在三年內發展到120家,注冊資本總額800億元左右。小額貸款公司專門為小微企業服務,更為熟悉小微企業的業務運作與資金需求,因此,小額貸款公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小微企業的信貸空白問題,有利于減少地下金融的活動,逐步吸引地下金融陽光化。但是,小額貸款公司的業務擴張能力與負債率等依然受到很大的限制,發展空間有限。因此,試驗區要想真正改革金融體制,必然要逐步放開金融領域對民間資本的限制。
首先,要促進民間金融實現正規化、陽光化,為民間資本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目前,由于競爭的起點、條件和地位不同,民間資本設立的金融機構很難與國有銀行競爭。因此,要改變國有銀行受到保護而形成的壟斷局面,就必須對國有銀行進行改制,形成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事實上,國有銀行的市場化改革一直都是國有銀行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而民間金融機構的設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動國有銀行的整體改革,使國有銀行的經營管理更趨向于市場化。
其次,明確監管機構的職責,減少不必要的行政管制。我國各地的金融監管機構各不相同,而有些地方更是多個部門聯合監管,溫州正是這種情況。而這很容易造成各部門多重監管,增加各部門及被監管機構的運營成本。同時,過多的行政監管也會降低金融市場的效率,阻礙金融改革的健康發展。金融監管的職責主要是監督與協調金融市場的運行,而不是干預破壞金融市場的規則。監管者并不是金融機構的直接經營管理者,并不完全了解金融機構的實際運作,對金融機構內部經營過多的干預無益于金融市場的自發協調運作。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要想根本改革金融制度,讓民間金融發揮作用,就不能重蹈以前金融改革的覆轍,試驗區在制定具體規則時要多聽取金融家與企業家的意見建議,他們才是金融市場的主體,才是推動金融與經濟發展的動力。
第三,完善金融法治建設、誠信建設和道德建設。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是在2011年下半年溫州民間借貸危機的背景下提出的,但是試驗區的設立卻不能僅僅停留在解決危機的層面上,而是要防止危機的再次發生。要在重點實施金融改革的同時,同步進行其他方面的配套建設,營造金融誠信環境,打造金融誠信品牌,以金融誠信建設為基礎,推動整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金融法治建設,完善金融市場體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安全。重視金融道德建設,使金融道德建設與金融法治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培育出社會主義金融體系應有的價值取向。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改革也只有與金融法治建設、誠信建設和道德建設有機結合才能得以進順利進行。
溫州的金融改革自1980年開始至今,已經經歷了32年的浮沉,每一次的改革機遇都振奮人心,但每一次的改革都不了了之。而信貸危機后的金融改革與以往相比,人們的改革熱情更加高漲,政策上更有優勢。各有關部門與金融企業家應認清形勢,把握機遇,結合實際,大膽創新,真正取得成功經驗,為全國金融改革提供參照和借鑒。全國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是溫州再創輝煌發展的機遇,對進一步推進溫州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意義重大。
[1]巴曙松.金融危機中的中國金融政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何信全.哈耶克自由理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3]夏明,楊春甫.奧地利經濟學派視覺下的行為金融學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2007(3).
[4]Jesús Huerta de Soto.Money,Bank Credit,and Economic Cycles[M].Alabama: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