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迎春
健美操教學中對學生創編能力的培養
黃迎春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觀察法、分析法,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對大學生健美操創編能力培養進行了探討。健美操教學在傳授基本知識和基本功的同時,應把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創編能力和自學能力上,充分調動大學生從事健美操運動的積極性,以適應現代體育教學及社會的需要,使之終身受益。
健美操;創編能力;培養
健美操是高校體育教學一個重要的基本內容,多學校都開設了健美操選修課。十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培養創編能力是健美操教學中能力培養的重要方面,但健美操創編能力的形成是復雜的,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也是諸多方面能力相互作用、綜合反映的結果。本文試圖通過自己在教學中的點滴體會,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健美操創編能力。
所謂創編能力,是學生把所學到的體育知識、技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進行創造性的發揮,將已學或未學過的動作,重新加以組合和創造,并帶有創造性地編排健美操的一種能力。它可以通過不同的動作或改變身體姿勢、動作方向、動作路線、動作頻率、動作速度和動作節奏進行調節,編排出新穎獨特的適宜于不同人群或個體練習需要的單個動作、動作連接和動作套路,以滿足工作和身心健康的需要,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
(一)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終生健身奠定一定的基礎
在過去的健美操教學中往往都是動作的模仿練習,只注意讓學生復述和復制動作,不注意對已獲得的知識動作技術的運用和創新。這樣造成的結果是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會把在校學到的知識、動作、技術甚至組合和成套練習繼續復制,不會根據學習對象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獨立創編。所以,要提高健美操教學質量,培養創造性健美操人才,不僅要讓學生獲得知識,而且要引導他們學會創造性地運用已有知識,學會創編。
通過教學實踐我們認為,在健美操教學中,不僅要加強健美操動作技術的教學,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對健美操創編能力的培養,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嘗試,豐富和發展健美操的動作內容,提高他們對健美操的練習興趣,而且要引導他們學會創造性地運用已有知識的本領學會創編,為今后自發自主獨立地從事體育鍛煉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培養學生對健美操的興趣及增強自信心
在健美操教學中,創編的過程對學生的思維有很大的啟發,整個創編過程可以歸納為構思、編排、寫、實踐,這一過程要求學生的思維更加清晰化。因此,健美操創編開發了學生的創編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獨特的人格精神。同時,創編過程完成后,學生的自信心將得到極大地提高,對健美操運動的興趣也在創編中得到進一步地提高。
創編健美操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創編的操既要有新意,有獨特的風格和特點,又要動作美、結構美、音樂美、編排美,同時還要有一定的運動負荷,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因此,我們在健美操課教學中,為培養學生創編能力,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一)培養學生音樂感
音樂是健美操動作的靈魂,最能體現動作美的魅力。它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美的情操和鑒賞力,并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樂趣,使優美的動作在音樂的伴奏下得到美的升華。為了解決健美操動作與音樂的協調配合,我們讓學生在課內課外多聽音樂。聽是為了熟悉,熟悉才能理解,只有達到理解音樂,才能掌握節奏,激發學生內在情感表現力和創編靈感。因此,可在不同階段給學生播放不同的音樂。在準備活動階段,給學生播放在教學中教師采用的音樂,讓學生熟悉和適應音樂的節奏和主旋律。到基本階段教學時停播音樂,在教師口令指揮下,學生學習掌握幾個動作或者一段組合動作后,再播放音樂,讓學生將所學動作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反復練習,逐步建立樂感和節奏感。課后要求學生每天能堅持聽20到30分鐘與教學內容不同的音樂,要求與課堂教學音樂的節奏和旋律加以對比,待下次課由教師對不同音樂的節奏與動作的結合進行5分鐘左右的輔導,從而達到讓學生領會音樂旋律、掌握音樂節奏,使所做動作與音樂達到完美結合的目的。
(二)培養學生創編素材積累的能力
創編素材是創編健美操最基礎的條件之一,尤其是對剛開始進行創編的學生來講,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在創編過程中,積累素材越多,創編時形成新的組合式健美操的自由度就越大;對動作內容的選擇余地也就越大。因此,在平時和學習時,我們要求學生做到:多看、多思、多練、多想、多記、多模仿。多看是多看書,多看錄像,多看電視(舞蹈、武術、體操等);多思就是指在學習和練習當中,勤于思考動作與動作之間的聯系,多比較不同結構的動作,以積累同一性質的不同結構的動作形式;多練是上課時多練習,課后多復習,書上、錄像上和電視上的動作要多模仿;多想是指在練習時,多聯想與所練的動作相類似的動作,多想自己所做動作的變化形式和適合于自身特點的動作;多記是指多記錄教師的動作,多記錄模仿的動作,多記錄觀察的動作;多模仿是指讓學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將教學中學過的動作進行重新的編排組合,然后形成新編操。除此之外,在教學中我們還有計劃地安排學生表演所觀察模仿到的動作和自編動作,讓學生感受效果,為鞏固正確動作和提高積累素材能力起積極作用。學期結束時,積累素材的質和量都要作為評定學生成績的一個重要內容,以此來達到對學生積累素材能力的培養目的。
(三)培養學生創編實踐的能力
培養創編能力是一個實踐———理論———實踐的循環過程。教學時以實踐練習為主體,理論是實踐的中心紐帶。在學生掌握了一些健美操動作要素之后,就應該向學生傳授一些相關的理論知識。通過理論教學,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后,運用自己的思維,開動腦筋,分析綜合,加深對健美操自身的理解,再通過實踐,編出適合自己的、各種各樣動作組合的健美操。在教學中我們的具體做法是:第一步,結合新編操實踐。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和練習健美操之后,讓學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從以往所學的動作中選擇適當的動作,經過重新組合,形成新的組合式健美操。第二步,填空式新編操實踐。在教成套組合動作時,我們有目的地空出一段音樂和動作,讓學生自想、自編、自練,然后將其所創編的動作同音樂結合起來,組合成新編操。第三步,完成式新編操實踐。待學生在創編能力有所提高的基礎上我們只教給學生一些有一定難度的動作,讓他們圍繞這些難度動作去設計整套操的結構,并配以各種基本步伐和要素,從而創編出一套完整的健美操。第四步,自編健美操實踐。經過以上三步的創編實踐之后,讓學生按照健身健美操和表演健美操的一般原則、規律和要求等,創編一套完整的健身健美操和表演健美操,開始時可四至六人一組集體創編,以后人數可逐漸減少。為提高學生創編健美操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挖掘其自身潛力,施展其才華,我們每年舉行一次創編操的比賽,要求所有學生必須參加,并將比賽成績作為評定其學習成績的一項組成部分,以達到提高學生創編實踐能力的目的。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
通過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直觀的信息資料,使其思維過程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轉化,達到對健美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從而引導學生開動腦筋、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增強自信,形成良好的心理情感。同時,也豐富了教學內容,增加了反饋效果,為師生提供了更多更直接的信息。所以,在教學中可給學生播放一些國內外健美操比賽的錄像,表演者優美的動作整齊一致、剛勁有力,能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力。培養學生“看、聽、學、仿”能力,對創編健美操動作有啟迪作用。同時,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也會給學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資料,為學生自主探索,進而提高健美操創編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過教學實踐,在健美操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是切實可行的。健美操創編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綜合能力培養的過程,教學難度較大,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創造性地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會創造性學習的方法。在學習創編過程中必須要掌握較多的動作素材和相應的專業知識,這是創編的依據和導向。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要多下功夫,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鼓勵學生主動地參與、探索、創新、團結和合作,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真正的鍛煉和提高,在掌握健美操運動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想象力,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1]江永貞.淺談大學生健美操創編能力的培養[J].井岡山醫專學報,2007(6).
[2]趙曉玉.對大學生大眾健美操創編能力的培養[J].保定師專學報,2001(4).
[3]吳文生.健美操教學中大學生創編能力的培養研究綜述[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2006(2).
[4]徐元玉,楊秀芳.健美操教學中培養學生創編能力的實驗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1).
[5查春華,謝黎紅,張夏榕.對健美操創編者能力要素構成的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6).
責任編輯:郭一鶴
G633
B
1671-6531(2012)04-0094-02
黃迎春/渤海大學體育教研部副教授(遼寧錦州 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