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
(湖南城市學院商學院,湖南益陽 413000)
新型數字娛樂產業人才培養途徑探析
王 莉
(湖南城市學院商學院,湖南益陽 413000)
數字娛樂產業在我國方興未艾,但數字娛樂產業人才稀缺。我們可以通過要求經營管理者樹立正確理念、建立從業人員準入標準、建立合理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加強對院校與企業間相互合作的有效指導、加強學校學科建設、增強產學研合作力度等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
新型;數字娛樂產業;人才培養途徑
數字娛樂產業指以網絡游戲、網絡文學、數字短片、數字音樂、數字電視電影、動漫和數字出版物等為主體內容的,通過數字技術為人們提供娛樂服務的產業[1]。傳統的數字娛樂產業人才,是指在數字娛樂產業經營中,從事數字娛樂產品的策劃、制作、銷售、管理等工作的專業人員。本文所研究的新型數字娛樂產業人才,是指能利用數字娛樂產業傳播先進文化的人才。
目前,數字娛樂產業專業人才相當緊缺,利用數字娛樂產業傳播先進文化的新型數字娛樂產業人才缺口更甚。
發展數字娛樂產業對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數字娛樂產業以純娛樂化為主要導向,雖然滿足了消費者在娛樂中消磨時間的要求,但沒有使其可以承載的積極的文化價值得以彰顯。這主要是由于文化產業的管理部門沒有樹立正確的理念,沒有意識到數字娛樂產業可以承擔傳播先進文化的歷史使命,以致在這一產業發展過程中沒有把握其導向。由于管理部門對數字娛樂產業的社會責任沒有正確的認識,以致在人才培養方面也沒有加入對這方面素質的要求。
在數字娛樂企業中,擔任管理與經營工作的人有相當一部分是計算機類專業和藝術類專業出身,他們沒有經過系統的工商管理培訓,經貿、金融、法律等相關知識相對缺乏,而管理營銷專業出身的經營管理者則普遍缺乏數字娛樂行業的基礎知識,因此他們制定的相關企業管理制度常常不能適應數字娛樂產業的發展。現有數字娛樂產業人才的年齡主要集中在30歲以下,30~39歲年齡段的很少,40~49歲的數字娛樂從業人員更是寥寥無幾。年輕化的人才隊伍雖然有利于保持旺盛的創造力和敏銳的時代感,但是他們社會經驗和人生閱歷的缺乏,容易導致創意產品內容傾向上的低齡化和膚淺化。從專業結構來看,數字娛樂產業的從業人員所學專業主要集中在藝術類、計算機類和管理營銷類,既懂藝術又懂創意策劃、既懂計算機程序開發又懂項目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稀缺,從業隊伍還很不成熟。
在新興的文化產業價值鏈中,數字娛樂產業是創新性最強、對高科技的依存度最高、對相關產業帶動最廣、發展潛力最大的部分。中國的文化產業能否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文化產業,中國能否通過展示國家軟實力而擴大國際影響力,數字娛樂產業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數字娛樂產業的經營管理者必須樹立娛樂性與先進性相結合的理念。
1.建立從業人員準入標準。政府要制定數字娛樂產業從業人員的準入標準,從業人員只有通過考試取得資格證書方可進入這一領域。首先,針對數字娛樂產業的特殊性,規定數字娛樂產業人才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能,如網絡技術和文化水平等,對準入資格嚴格把關。其次,根據人才不同的能力層次制定相應的技術等級,以區分同類人才的不同層次水平,從而達到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的目的。
2.建立合理的評價、激勵機制。政府作為激勵的主體,應致力于政策的制定與監督實施,從宏觀上把握數字娛樂產業的發展方向。要激勵數字娛樂產業擔負傳播先進文化的使命,要有強有力的評價、激勵機制,使企業激勵員工積極、能動地創新產品,使資本投資者愿意把資金投向這類產品,使員工自覺地在創意和制作過程中引入先進文化。這個評價、激勵機制應包括如下內容:一是通過設定獎項,對單位、作品評優;二是選拔在此方面有一定成就的人,使他們優先獲得培訓、晉級的機會;三是對粗制濫造、有損社會文明的作品、作者、單位進行批評、懲罰。
3.加強對院校、企業間相互合作的有效指導。政府部門應督促校企合作培養能利用數字娛樂產業傳播企業文化的人才,其指導原則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責任共擔,互利雙贏”。政府部門要做好這項工作,可從如下幾方面入手:首先,根據當地產業發展布局和企業實際需求以及學校資源現狀,制定推動數字娛樂產業人才校企合作培養發展規劃;其次,建立校企合作培養數字娛樂產業人才的研究機構,成立數字娛樂產業人才培養校企合作委員會,委員會成員由政府管理部門、行業、院校專業骨干組成。
1.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數字娛樂產業管理與策劃專業是新增設的專業,師資力量尤為薄弱。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走出去”就是把現有的專任教師,特別是那些沒有實踐經驗的老師派往世界數字娛樂產業名校留學、進修或派往國內先進企業接受專家指導、培訓,以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水平;“請進來”就是充分發揮企業人才優勢,聘請國內外行業專家和技術人員擔任專業技術指導或兼職教師,以培養大量原創、企劃、行銷、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2.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要使數字娛樂產業擔負傳播先進文化的使命,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可以通過優化課程設置和教材建設,培養精通各個產業環節,能從事項目策劃、創意和營銷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從而推動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提供專項培訓資金。企業要加大對人才建設工作的投入力度,設立人才開發專項資金,為培養數字娛樂產業人才提供經費保障。每年都要制定數字娛樂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對數字娛樂產業的領導人、中層管理人員、技術人才、創意人才分批開展專業培訓,對不同層次的人才采取不同的培養方式。
2.定期與學校展開研討。企業與學校間定期展開研討,有利于學校師生及時掌握行業發展動態,有利于企業充分發揮學校師生的智慧,借助高校的資源進行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
3.為學校提供實驗基地。企業可以通過如下方式增強產學研合作力度:與學校簽訂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協議;允許學生進行實踐技能實習;為學生配備實訓老師;與學校師生探討專業實踐能力培養規律等。
數字娛樂產業帶給普通民眾的不僅僅是技術,而且是整個生活方式與生活態度的改變。數字娛樂產業的發展過程不僅是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過程,而且可能是一個民族精神的重塑過程,是一個保護和提高國家“軟實力”、塑造國家形象的過程。[2]因此,利用數字娛樂產業傳播先進文化是現階段國家發展文化產業的題中應有之義。在其中,尤其要注意新型數字娛樂產業人才的培養問題。
[1]林賓華.數字娛樂產業概述[J].裝飾,2007(6).
[2]李思屈.中國數字娛樂產業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G124
A
1008-178X(2012) 02-0125-02
2011-12-25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點課題(11ZDB052)。
王 莉(1971-),女,湖南益陽人,湖南城市學院商學院副教授,湘潭大學博士研究生,從事農業經濟與農村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