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
推行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是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客觀要求。自該項工作開展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在上級部門的關心和指導下,積極行動,精心組織,科學安排,規范運作,緊緊圍繞“讓群眾知情,為群眾解惑,保證群眾滿意,接受群眾監督”的工作目標,經過全區各相關部門和單位的通力協作,集中攻關,共同努力,日益將洪山區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精心打造成湖北省的品牌工程、政府與群眾溝通的連心工程、財政與編制部門的形象工程。卓有成效的努力,為有效建設陽光政府,構建和諧社會起到良好作用。
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涉及政策面廣、工作量大、內容廣泛、操作復雜、技術性較強,為了全面做好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洪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以常務副區長為組長的專班工作領導小組,區屬各相關部門和單位根據工作需要,分別成立了財政與編制工作專班,負責組織落實本單位、本部門的政務公開工作。同時,將政務公開工作情況納入各部門、各單位的全年工作目標績效考核范圍,量化考核指標,嚴格考核兌現。
與此對應,為有效提升廣大群眾對該項工作的關注度與參與度,該區積極實施各個層面、各種形式的宣傳發動。六年來,該區先后邀請電視臺、報社等新聞媒體單位,宣傳報道洪山區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分別在《洪山動態》、《長江日報》、《財政監督》、《武漢宣傳》、《中國財經報》等報紙和雜志上發表關于該項工作的跟蹤報道;邀請湖北楚天電視臺“楚天經緯”欄目組、武漢電視臺“百姓連線”欄目組,對該項工作進行了全面、廣泛、深入、細致的宣傳;并積極組織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下鄉村等各種現場宣傳、咨詢活動,通過發放宣傳頁、現場答疑等方式,使得該項工作在老百姓心中深深扎根。
致力于全面保障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內容全面、重點突出、渠道暢通,信息上傳及時,全面提高工作質量,該區以制度規范了“增強公開信息的權威性、完善網上訴求的互動性、提高公開結果的應用性”的工作標準,并從以下幾個方面嚴格把關收口。
該區在全面梳理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軌跡的基礎之上,以方案的形式明確,從各項政策、法規的收集歸類,到政務新聞、信息采集、編輯;從資料、數據的收集、審核、驗證、上報,到專項資金的匯編整理錄入,整個政務公開工作全程必須嚴格遵循 “收編——預審——核實——審批——錄入——發布”的操作程序,各司其職,協調配合。
該區堅持用制度規范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的運行。先后制定了《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網預審管理規定》、《政務公開聽證制度》、《政務公開投訴舉報規定》、《政務公開責任追究暫行規定》、《政務公開告示制度》、《政務公開評議制度》、《政務公開工作量化考核暫行辦法》等各種工作運行制度。
該區建立了網上檢查制度,加強日常檢查,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堅持做好與公眾的網上互動,及時處理網上舉報投訴。將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納入電子監察實時監督的內容。并積極開展“萬人查詢”活動,組織有關領導到現場答復和處理群眾提出的問題。
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該區在強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的同時,由區財政局切實履行牽頭組織實施的職責,統籌協調,督促各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負其責,著力探索流暢有序的工作運行機制。
一是依法公開原則。除國家明確規定不宜公開或限定在一定范圍內公開的事項以外,其他事項一律要向社會公開。二是真實準確原則。所有公開的內容必須實事求是、全面真實、準確客觀。三是注重實效原則。從實際出發,扎實推進,講求實效,避免圖形式、走過場。四是及時便民原則。公開的事項和內容要及時更新,公開的形式要方便靈活,便于群眾知情、方便群眾辦事。
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采用直接在因特網公開的形式,按照上級要求,該區統一設置了主頁欄目,包括政務公開新聞、財政政務信息、編制政務信息、財政專項資金、部門預算、人員編制情況、財政服務指南、編制服務指南、咨詢投訴、網上回復等十個方面。建立了覆蓋所有鄉鎮街辦的免費查詢點。不斷完善“公開網”的硬件建設、積極進行操作系統軟件升級、增進和改善網站服務功能,提升網站知曉度。
對照上級公開要求,該區確定了全區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的內容、范圍和形式。財政公開的主要內容包括,財政機構設置及工作職責、財政主要業務流程和辦事程序、財政法律法規與規章制度、財政管理制度、財政年度預算、行政許可和審批、財政專項資金分配使用與管理情況以及監督投訴等11項內容。重點將與人民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諸如涉及到“三農”、義務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社會就業等方面的財政專項資金的分配政策、分配方式、資金額度、分配結果一一透明化。
通過六年的努力,截至目前,洪山區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已逐步步入正軌,人民群眾網上點擊次數達281099次。累計已采集公布各類財政與編制政務信息2660條;收到網上群眾提出的咨詢、建議、投訴171條,已按照要求全部進行了回復處理,咨詢、投訴回復率為100%;涉及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財政專項資金52項、部門預算59戶,合計金額108483.2095萬元,其分配政策、分配方式、資金額度、分配結果等內容已全部在網上公開,其中:到人(戶)資金金額29577.7495萬元,到項目資金金額9957.75萬元,部門預算金額68947.71萬元。編制政務公開工作,按照省、市編制辦公室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洪山區編制政務工作的實際,針對不同單位不同程度存在的超編和混崗現象,把編制政務公開與規范編制管理結合起來,在編制公開過程中推行“三先三后”工作程序,(即:編制政務公開先行政領導部門、后機關事業單位;先財政供養事業單位,后非財政供養單位;先易后難),實行編制管理規范化,主要是嚴格把握好三個口徑,一是公開的行政單位,編制數必須在核定的編制范圍內;二是公開的財政供養事業單位編制數必須控制在2004年底核定的財政供養控制系數以內;三是非財政供養事業單位公開的編制數必須控制在2005年底統計年報的編制數以內。目前全區編制政務公開工作正沿著健康有序的軌道發展,截至目前,全區應公開的57個行政機構和296個事業單位,按照擬公開的內容要求,已全部進行了公開,上網公開的機構達99%,同時對已上網公開的行政機構和事業單位人員編制情況、職責范圍和辦事程序等內容全部上網實行了實名制公布,以利于公開接受社會和人民群眾的監督。
區財政局對開展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建立了較完善的運作、考核、激勵機制,為全區開展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起到了較好的典范作用。
洪山區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經過全區各相關部門六年的積極工作和不懈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洪山區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網”的全面建設與完善,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首先,開展財政政務公開,更增添了財政資金的使用與管理的透明度,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財政專項資金的分配政策、分配方式、資金額度、分配結果在網上向人民公開,增強了財政部門工作人員執政為民和廉潔從政的責任意識,促進了財政資金的規范和合理使用,從而可以更好接受人民群眾監督,更加有效地遏制了違規違紀問題的發生。
其次,開展編制政務公開,規范了各級政府部門、行政機關依法執政行為,網上公開政府部門、行政機關的編制情況,更利于在人民群眾的監督下,建立一個清正廉潔的“陽光政府”。網上公開政府各部門的職責范圍、辦事程序、辦事結果,一方面使廣大群眾對政府部門的工作職責、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有利于群眾對政府部門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實行監督,另一方面,隨著辦事程序的公開化和簡單化,政府部門和機關工作人員在人民群眾的有效監督下,工作作風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自我約束意識明顯增強,工作效率、服務意識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第三,開展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開通公開網絡,人民群眾關注和關心的熱點問題,只要上網查詢,就能“一目了然”,拉近了人民群眾和政府之間的距離,更增添了人民群眾參政議政的熱情,正如有的群眾所說“湖北省開展政務公開就是好。以后找政策、有意見、要投訴不用上訪,只要上網”。實行政務公開更增強了有效的監督機制,增強了區政府各級部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執政為民和廉潔從政的責任意識,提高和改善了政府部門和機關工作人員為人民服務的整體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