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琴
(鹽城師范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1)
英文經典原聲電影視聽說教學的內容策略
張月琴
(鹽城師范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1)
文章以《魂斷藍橋》、《泰坦尼克》、《阿甘正傳》和《音樂之聲》等四部英文經典原聲電影為例,從經典對白、歌曲音樂、人物塑造和唯美畫面等四個角度,探討了英文經典原聲電影作為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的內容選擇策略,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經典原聲電影;視聽說;對白;音樂;人物;畫面
進入21世紀后,隨著政治、經濟、文化領域交流的日益繁榮,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電影,這種與人類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藝術形式,正在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途徑。對于中國的英語習得者而言,采用觀看英文原版電影是迅速提高英語水平的有效學習手段之一。經過十多年的探索,中國高校的英語《視聽說》教學,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鮮明的特色。但由于英文經典原版電影“娛樂”的共性,決定了在從事《視聽說》教學工作,必須注重對電影內容加以精心取舍,再輔之增添其他的音頻、視頻材料,從而建構“視”、“聽”、“說”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內容。本文中,作者挑選了《魂斷藍橋》、《泰坦尼克》、《阿甘正傳》和《音樂之聲》等四部英文經典原聲電影,從經典對白、歌曲音樂、人物塑造和唯美畫面等四個角度,詳細地探討了如何構建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的內容體系。
《魂斷藍橋》是一部蕩氣回腸的愛情經典之作,其纏綿悱惻的悲劇情節和時代道德的催淚效果,在價值觀截然不同的東西方都大受歡迎。美麗的芭蕾舞女演員瑪亞(費·雯麗飾演)在倫敦滑鐵盧橋偶然邂逅了帥氣的高級軍官羅伊(羅伯特·泰勒飾演)。但就在婚禮即將舉行的前一天晚上,羅伊突然接到命令隨部隊當晚開拔。戰爭中兩人失去了聯系,瑪亞無意中看到了羅伊的名字在陣亡名單中。為了維持生活,瑪亞被迫淪落風塵淪為街頭應招女郎。戰后兩人再一次重逢之后,瑪亞來到滑鐵盧橋,毫無畏懼地向一輛輛飛馳的軍車走去。
凡是看過影片的觀眾,無不對浪漫的羅伊在雨中向瑪亞求婚的場景記憶猶新。這個經典的求婚場景分為三個部分,之間都是以兩人一問一答的方式環環相扣,漸入佳境。
第一個部分是羅伊直白式的求婚為切入,瑪亞女孩子般羞澀地婉拒:
羅伊:Myra, what do you think we’re going to do today?
瑪亞:Well, I… I…
……
羅伊:You’re going to get married.(此處為指點主題,羅伊向瑪亞求婚了)
瑪亞:Oh, Roy, you must be mad! (如果能將瑪亞的表情結合在她的話語中,更能體現出女孩子的那般羞澀)
第二個部分是羅伊為主體的宣言式的表白展開愛情攻勢,瑪亞經過很長時間的思想斗爭,才彷徨般地接受了心中愛人的似火一樣的熱情:
羅伊:I know it! Marvelous sensation!
瑪亞:Oh, Roy, do be sensible.
……
羅伊:Because you feel that. You must spend the whole of your life in forty-eight hours. We’re going to be married. It’s you. It’ll never be anyone else. (這是羅伊第一處經典的愛情表白)
羅伊:None of your quibbling! None of your questioning! None of your doubts! (這是羅伊第二處經典的愛情表白,一次性用了三個None of(不許),語氣也更加激烈)
羅伊:This is positive, you see? This is affirmative, you see? This is final, you see? (這是羅伊第三處經典的愛情表白,也是最為高潮的部分,連續地使用了三處This is…, you see? 讓瑪亞根本無力回絕他的追求)
第三個部分是順理成章式地回應,文字雖然不多,但也是最讓觀眾們陶醉的:
羅伊:You’re going to marry me, you see?
瑪亞:I see. (隨著瑪亞對求婚的應允,這場浪漫的扣人心弦的喜劇情節在觀眾的不斷回味中結束了)
這段雨中的浪漫的對話或許到了百年以后,還會讓人牢記在心。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觀賞經典原聲電影的首要目的在于,通過聆聽影片中人物地道的英語發音和純正的口語表達,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英語聽說技能和知識,從而進一步了解英語國家的語言和社會文化。
《泰坦尼克》是一部史詩式的電影巨作。自從她 1997年12月19日華麗首映以來,立即引起全球轟動。無數人驚嘆于“泰坦尼克號”的宏壯奢華,無數人被帥氣不羈的杰克(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與高貴美麗的露絲(凱特·溫斯萊特飾演)的經典愛情所吸引,無數人陶醉在以“海洋之心”為標志的凄美悲劇和生命真諦中。這部影片最大的成功之處在于她的音樂,采用了交響樂、合成器樂、流行樂、愛爾蘭樂、管弦樂等聯合配樂,音樂在空靈中引發人們無限的思緒,徹底引爆了人們的感情。尤其是加拿大著名歌手席琳·迪翁演唱的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永恒》),讓我們永久地記住了這曾經的輝煌、殘缺的美夢、心靈的震撼和定格的永恒。
Every night in my dreams
I see you, I feel you
That is how I know you go on
Far across the distance
And the spaces between us
You have come to show you go on
Near far whenever you are
I believe that the heart does go on
Once more you open the door
And you’re here in my heart
And 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
這首歌的整篇歌詞給人的印象就是它用詞簡單、句子精練、曲調柔和、節奏緩慢。她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巧妙運用了頭韻(I see you,I feel you)、押韻(You're here,There’s nothing,I fear)和反復(go on and on)等多種修辭手法,在直白的言辭和纏綿的音調中反復表達內心熾熱的感情,傾訴一腔執著的怨情,強烈地抒發至死不渝的愛的心聲。再加上席琳·迪翁那沙啞磁性、熱情而富于魅力的歌聲,發自肺腑的裂吼和搏動心靈的顫音唱法,更是將這個悲傷的愛情故事和歌詞傷感酸澀的內蘊表現得淋漓盡致,使人沉醉,及給人身臨其境之快。這樣的英文原版經典電影的主題曲,往往都借助于歌詞的敘事特長和音樂馳張的旋律,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影片的思想內涵,進一步深化了影視的主題,讓觀眾從音樂的角度欣賞影視的藝術價值。
《阿甘正傳》是根據溫斯頓·格盧姆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其實很簡單。一根羽毛在空中隨風飄舞,飄過樹梢,飛向青天……最后,它落在福雷斯特·甘(湯姆·漢克斯飾演)的腳下。阿甘坐在亞拉巴馬州的一個長椅上,滔滔不絕地訴說著自己一生的故事:阿甘的媽媽要求自己的兒子自強不息,鼓勵他“傻人有傻福”;上帝賜予阿甘一雙疾步如飛的“飛毛腿”和不存半點邪念的頭腦;阿甘應征入伍參加越戰,獲得英雄稱號,受到約翰遜總統的接見;阿甘心愛的女人——珍妮,自甘墮落并與他之間分分合合的愛情故事……最后,珍妮過世了,某天阿甘送兒子上了校車,這時,從兒子的書中落下了一根羽毛,一陣風吹來,它又開始迎風飄舞。影片中,阿甘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也從不介意別人拒絕,是一個充滿美德的人物形象。“跑”,是反映阿甘人物特質的最大賣點,阿甘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上。可以說,阿甘其實什么都不會,他只會什么都不顧,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在兒時,為了躲避同學的追打,他從高中的橄欖球場跑進了大學;作為新兵,部隊中了埋伏在撤退令下,跑出了越戰泥潭;作為戰爭英雄,他跑到了中國,成為中美建交的功臣;作為民權勇士,他瓦解了一場一觸即發的大規模種族沖突,并無意中導致美國總統的垮臺……
最終有一天,當他醒來時,發現珍妮已經離去,于是他開始了一次歷時3年2個月14天16小時的跑步。
那一天沒有什么特別的原因,我決定小跑一下,跑到路的盡頭,心想還是跑到鎮的邊緣,我到那里時又想不如橫越了格林鮑縣,又想到既然跑了這么遠,干脆跑步橫越了亞拉巴馬州,我真的做了,橫越阿拉巴馬州,沒有特別的原因,我一直往前跑,我跑到了大海洋,到了那里既然跑到了這里,我索性回頭再跑下去,到了另一個海洋,心想已跑了那么遠,干脆回頭繼續跑……
要往前走就要忘記過去,我想這就是跑步的用意。
上帝和幸運女神為什么會那樣地眷顧阿甘?其實每一個看過《阿甘正傳》的人都會從中得到些許感悟:生命就像那空中飄揚著的白羽毛,而人生就像是一次沒有特別原因的跑步,沒有既定的終點,阿甘也不過是一種偶然的注定路過人間的小人物。當一個小人物的生命詮釋得到英語學習者的充分理解后,作為英語視聽說教學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音樂之聲》是電影史上傳頌最廣的一部活潑、溫馨的音樂電影,好萊塢音樂歌舞片經典中的經典。見習修女瑪利亞(茱莉亞·安德魯飾演)是個性格開朗、熱情奔放的姑娘。她愛唱歌、愛跳舞,還十分喜愛大自然的清新、寧靜和美麗。她被修道院院長介紹去薩爾茨堡擔任前奧地利帝國海軍退役軍官馮·特拉普上校(克里斯托弗·普盧默飾演)家 7個孩子的家庭教師。馮·特拉普是個善良勇敢的愛國者,他的妻子早逝。他完全按照軍隊的方式來管理孩子,方法簡單而粗暴,因此家里沒有歌聲,也沒有笑聲。剛開始,孩子們對瑪利亞的到來帶有極大的排斥情緒,總是想方設法捉弄她。在上校離家去維也納期間,瑪利亞和孩子們排練歌曲、做游戲、去大自然中游玩,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很快就成了他們的知心朋友,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整個家庭平添了許多笑語、歡樂和生氣,充滿了音樂之聲。當上校帶著準備與他結婚的男爵夫人回來時,發現家中呆板、冰冷的空氣完全變了,他的“水兵們”已被訓練成一支很有素養的家庭合唱隊。男爵夫人的到來,迫使瑪利亞留下一封信離開了上校家,回到了修道院。由于瑪利亞給這個家帶來的變化激起了上校對生活的熱愛,喚回了逝去的幸福,也喚起了他對瑪利亞的愛情。于是上校最終拒絕了男爵夫人,他來到修道院找瑪利亞,他們終于結成了美滿的伴侶。影片中,阿爾卑斯山中的薩爾茲堡曠世絕倫的自然風光與恢宏壯麗的交響樂效果融為一體,生動地向觀眾展示了劇中人物活動的背景——和平而美麗的奧地利。電影中大量使用的史詩般的電影場景和唯美的畫面,在這部影片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影片的劇情內容,又是表現劇情的重要手段。
場景之一:
瑪麗亞和孩子們唱著《Do-Re-Mi(哆來咪)》的米拉貝爾花園。綠茸如毯的草坪,人在其中,猶如置身大草原。花園的中央是個噴泉,瑪麗亞和孩子們在這個花園里,圍繞著那座飛馬噴泉跳舞,并唱著那首著名的《Do-Re-Mi》。
場景之二:
特拉普與瑪麗亞舉行婚禮的月亮湖教堂。瑪麗亞的到來,使這個家里有了笑聲,有了歌聲。最后瑪麗亞成為特拉普的妻子,并在美麗的月亮湖教堂舉行了婚禮。婚禮上,瑪麗亞身穿一襲潔白的婚紗,頭戴由橄欖葉編織的花帽,無不給人一種和平之感。
場景之三:
特拉普家庭合唱團演唱《雪絨花》的巖石騎術學校。在特拉普彈唱《雪絨花》之時,他深情地凝望瑪利亞,這種凝望中有感謝,有欽佩,有愛慕;同樣在合跳奧地利民俗舞曲過程中,他們通過眼神深情地傳達了彼此之間的愛。
隨著鏡頭的移動,我們看到了翠綠的草地,清澈的溪水,遠處綿延的青山,高遠的天空,到處充滿陽光氣息與溫馨浪漫,使觀眾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很輕松地就完成語言學習的任務,很好地體現出英語學習和影片欣賞相互依托的關系。
[1] 張妍. 淺析英文影視在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 電大理工,2010,(1).
[2] 劉洪泉,明小成. 淺談英文電影主題歌曲的語言特色[J]. 電影評介,2008,(21).
[3] 高睿. 英文電影對白的語用分析[J]. 語文學刊,2010,(4).
G642
A
1008-7427(2012)02-0134-02
2012-01-01
本文為作者主持的鹽城師范學院教育科學研究課題——“以英文經典原聲電影優化英語視聽說教學效果的實踐研究”(項目批準號:10YCTCJY02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鹽城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