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倩,韓 晨
(貴州師范大學 大學外語部,貴州 貴陽 550001)
從高語境和低語境文化視角淺析英漢句型結構
楊曉倩,韓 晨
(貴州師范大學 大學外語部,貴州 貴陽 550001)
語言和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語言的產生和發展使人類文化得以產生和傳承,同時文化在詞匯的發展和使用,講話規則,篇章結構文體風格等方面也影響著語言。在文化領域的研究中,Edward T. Hall從感知和交流方面研究文化之間的異同,歷史性的提出文化具有語境性,根據交流中所傳達的意義是來自交流的場合還是來自交流的語言將文化分為高語境和低語境,其中認為中國文化是典型的高語境文化,美國文化是典型的低語境文化。本文則試圖從高語境和低語境文化的視角出發,來分析英漢句型結構的差異。同時,解析造成這種差異的深層原因。
高語境和低語境文化;中英句型結構
自從美國人類學家Edward T. Hall歷史性的提出了高語境和低語境文化這一概念之后,大多學者就跨文化交際中的行為差異及其文化沖突論證并運用了此模式,鑒于以往對語言結構的研究都是基于純粹的語言學層面,本文則試圖從高語境和低語境文化的視角出發,來分析英漢句型結構的差異,在進一步論證霍爾關于高低語境文化的觀點的同時,試圖解析造成高低語境文化下漢英句型結構差異的最終原因。
人類學家霍爾從感知和交流方面研究文化之間的異同,根據交流中所傳達的意義是來自交流的場合還是來自交流的語言,將文化分為高語境和低語境兩種。他在《超越文化》一書中提到:高語境的交流或信息是絕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質語境中,或內化在個人身上即指大多數信息都已經體現出來了,只有極少的信息清楚地以編碼的方式進行傳達。低語境交流正好相反,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編碼中即大多數信息都是通過外在的語言方式進行傳達。
根據霍爾的定義,我們可以知道,由于高語境行為源于過去,受傳統和歷史因素的影響,變化緩慢,具有高度穩定性,所以在高語境環境下,人們進行日常交流時,他們并不需要詳細深入的背景信息,一致的信息會獲得對外環境的一致反應,句子的意義沒有必要一定包含在話語之中,人們可以通過手勢,空間的使用甚至沉默等非語言交流的方式來提供信息,所以在高語境環境下,通過環境以及其他因素就可以獲得信息,沒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用話語的形式表達出來。
而在低語境環境下,人們缺少相同的經歷,所以人們在交流的過程中需要詳細的背景信息,相比之下它主要依靠邏輯、推理、思維和語言表達,是一種直接的外在的言語交流,話語本身幾乎包括了所有的信息,語境和參與者方面只包含極少的信息。所以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低語境環境下人們的表達方式比較直截了當,從字面就能理解說話人的意義,交際信息對語境的依賴性小。
霍爾模式在跨文化交際領域的理論價值顯而易見,而很少從語言角度來審視文化語境性,霍爾指出任何事物都被賦予了高、中、低語境的特征,文化也不例外,不同語境下的文化,其文化觀念、思考模式和語言結構也必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同時每一種語言又都與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對應,該語言的語言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作為該語言上層文化的影響。語言有共性結構也有異性結構,共性結構體現文化的共性,異性結構體現了它們的差異性,所以下文將從高低語境文化的視角來剖析漢英句型結構的差異。
2.1 句型結構
在某種程度上說,英語有綜合語的特征所以它的語法是硬的,漢語是分析語所以語法是軟的,反應在句型結構上,英語句子偏語法,受形式邏輯制約,在結構上可以分為SVO三部分,因此英語句型必須有主語作為說話人的陳述對象,說話者必須向聽者講明自己要敘述的對象,將信息清楚地顯露在語言結構中,聽者可以直接理解說話人的意思,主謂結構是其句子的核心。漢語句子結構偏語義,受陰陽邏輯的制約,結構上可分為話題和說明兩部分。下面從高低語境的角度來剖析兩者的差異。
2.1.1 主語顯著和主題突出
1)(你又找老王借錢了?)這樣的事情T,你不能總麻煩他C。
2)(..)You can’t always bother himCwith such mattersT.
3)有飯T大家吃C。(=如果有飯的話,那就讓大家吃吧)
4)Let everybody share the foodC if there is anyT.(連淑能,1993)
句1)的話題“這樣的事情”同述題沒有語義限制關系,因而不用是嚴格的主語。但是這樣的結構無疑是正確的,能有效地傳輸信息。句3)為緊縮句,雖無明顯的句法標志,同樣能表達明確的語義關系。這兩個結構之所以成為普遍接受的句子是因為符合話語原則:有話題及其評述的內容。但是,句2)則采用主語You及相應的動詞詞組構成句子,后補的話題用介詞詞組,由于整個句法框架的制約只能充當附加語。句 4)采取復句形式(借用連詞 if),表示一定的句法語義關系。通過比較可以看出,漢語傾向于按照話題和述題來構造句子,英語則突出結構形式規則,主語加動詞的框架和形式特征是句法結構的基礎。
所以英語主語顯著而漢語主題顯著。英語句子中必須有主語,多由具有名詞特征的詞或者短語充當。漢語句子側重使用主題—述題結構,而不是主謂結構。漢語句子的主題是句子討論的中心,而不必是句子的主語或者施事者,多置于句首。英語比漢語使用更多的表示從屬或者并列的連接詞。因為以英語為母語的人處在低語境文化下,因此借助大量連接詞理解語言單位之間的邏輯關系,而且傾向于將詞、短語以及句子之間的關系外顯,言語符號中包含了大部分信息,很少信息包含與環境或是參與者身上,是“直接表意”的,而處于高語境下的中國人,習慣整體性思考,漢語語法注重句義的表達與傳遞,對句子的外在形式關注較少,更注重意思的一體化,注重含蓄,而不注重形式的統一強調句子意思的內隱性,包含在言語信號中的信息很少,大部分信息存在于環境中或者是參與交際的人身上,是“上下文表意”的。
2.1.2 聚集與流散
英語句子有嚴謹的主謂結構。主語謂語是構成句子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以主語和謂語為中心來聚集各種關系網絡。因此,英語句子主次分明,層次清楚句式呈“聚集型”。相比之下,漢語的主謂結構要復雜得多。主語形式多樣:它可表示施事、受事,也可表示時間、地點;可用名詞、動詞,也可用形容詞、數詞;而且句子可以沒有主語,或省略變換主語。所以漢語句子構成不受形態的約束,沒有主謂形式協調一致的關系,其主謂結構具有很大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因而句式呈“流散型”。
5)現在正下著毛毛雨。(時間主語)
It’ s drizzling at the moment.
6)他出國留學去了。(連動式謂語)
He has gone abroad for further studies.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漢語的主語和謂語是多樣化的,不需要形式一致,重在內容表達,而英語句子主語謂語都是代詞和動詞來充當,并且形式要統一。
由于英漢語的這一特點就造成了漢語脫離一定的語境的語句容易產生語法歧義,而英語受形態變化規則的約束,有不少詞性標記,常用關系詞和連接詞,語句的結構關系比較清楚英語一般不會產生語法歧義。
7)他欠你的錢(他+欠你錢/他欠你的+錢)
He owes your money.
英漢語的這種句式特點,折射出了不同的語境文化的特點,因為漢語高語境文化的特點,所以一般句子不包含太多信息,要完全理解一個句子消除歧義就必須借助一定的文化背景,所以漢語句子重在表意并不注重形態的一致性,強調內涵。而英語是低語境文化,所以反映在句子結構上就是聚集型的特點,整個句子表達嚴謹,幾乎所有內容都顯示在句子的變化中,不易產生歧義。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處于不同文化語境下的語言結構的差異,這種差異體現了高低語境文化的特點。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同時文化的產生又和人們的思維模式密不可分,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文化模式和思維模式是相互影響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強調“天人合一”,在思維認知上強調整體把握和領悟的精神,這種精神影響著漢語的語言結構,所以雖然漢語句型結構流散,但只要借助一定的上下文,在整個語境中理解單詞和句子的意思,就不會產生歧義。相反,西方傳統文化中邏輯學發達,重視分析和思辯。所以英語語言結構聚合嚴謹,句和詞,句和句環環相扣。而這種思維模式也導致文化語境性上的差異。
英漢兩種語言在結構上的差異是兩種文化特征在語言層面的反應,通過以上分析也可以體會到語境對文化的影響,在具體的交際場合,把漢語作為母語的人可以充分利用語言環境和語言結構內部相互襯托的條件來了解句子的含義。而英語句子嚴格按照語法,句子信息表達明確,人們完全可以從句子層面來理解意義。這些都說明中國文化是高語境的,英語文化是低語境的。而最終導致高低語境文化這種不同語言結構產生的原因則是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模式。
[1] Hall,E.T,Beyond Culture[M].Garden City,NY:Doubleday& Company,1976.
[2] 連淑能. 英漢對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 陳安定. 英漢句子結構比較:兼論英漢句子互譯[M]. 香港:中流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
[4] 張魯寧. 淺析語言結構棱境下的高語境和低語境文化——兼談其對翻譯、教學的啟示[J]. 四川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1).
[5] 吳愛珍. 談HC和LC文化——Hall文化模式述評[J]. 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8,(4).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 from High Context and Low Context Cultures
YANG Xiao-qian,HAN Chen
Language and Culture have the close relationship,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causes the creation and heritage of the human culture,at the same time,culture also influences language in many aspects: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words,the rule of speech,the structure of discourse and the style.In the culture research field,Edward T. Hall studied culture differences from the pe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 aspects and put forward the new opinion that the context can reflect culture.Based on this theory,he divided culture into 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convey meaning is from communication occasions or from the language.And Chinese cultur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typical high-context culture and American culture is regarded as low-context culture.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sentence structure from this perspective.and try to find the reason.
High-context culture; low-context cultur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0
A
1008-7427(2012)02-0089-02
201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