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410131)徐新明
標準化規模養豬場建筑設施應按生產區、生產管理區、隔離區和生活區4個功能區分區布置,各功能區之間界限分明,聯系方便。生產管理區應位于生產區主風向的上風向及地勢較高處,隔離區應位于場區主風向的下風向及地勢較低處。具體要求簡介如下:
1.生產區主要包括種公豬舍、母豬舍、產房、保育舍、生長舍、育成舍、測定舍及有關生產輔助設施,這是豬場中的主要建筑區,一般建筑面積占全場總建筑面積的70%~80%。種豬舍要求與其他豬舍隔開,形成種豬區。種豬區應設在豬場的上風向,種公豬舍設在種豬區的上風向,分娩舍要靠近妊娠舍和接近培育豬舍,育肥豬舍要設在下風向,而且離出豬臺較近。在生產區的入口處,應設立專門的消毒間或消毒池和人員更衣淋浴消毒室,以便對進入生產區的人員和車輛進行嚴格的消毒。嚴禁外來車輛進入生產區,也禁止生產區車輛外出。飼料庫房應設在生產區與管理區的連接處,場外飼料車不允許進入生產區。種(肥)豬裝豬臺設置在生產區靠近圍墻處,出售的種(肥)豬只允許經裝豬臺裝車外運,避免外來車輛進場。生產區要分設繁殖區、保育區、生長育肥區等,生長育肥區宜靠近生產管理區,育肥舍和育成待售舍宜置于最外面。
2.生產管理區主要包括工作人員的生活設施、豬場辦公設施及與外界接觸密切的生產輔助設施,如:飼料加工調配車間、飼料儲存庫、水電供應設施、車庫、雜物庫、消毒、更衣消毒與洗澡間等。該區與日常飼養工作關系密切,與生產區距離不宜遠。場內運輸車輛要專車專用,不能駛出場外作業。場外車輛嚴禁駛入生產區,如遇特殊情況,車輛必須經徹底消毒后才準駛入生產區。成品飼料庫應靠近進場道路,場外飼料一律由卸料窗入飼料庫。進入生產區人員一律經消毒、洗澡、更衣后方可進入。
3.隔離區包括獸醫室、隔離豬舍、尸體焚燒處理和糞便污水處理設施。該區設在整個豬場的下風或偏風方向、地勢低處,以避免疫病傳播和環境污染。
4.生活區主要包括職工宿舍、食堂、文化娛樂室等。一般應設在生產區的上風向,或偏風方向且地勢較高的地方,注意其位置應便于與外界聯系。此外豬場周圍應建圍墻或設防疫溝,以防獸害和避免閑雜人員進入場區。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