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碩
(涿州市交通運輸局)
美國對槽形橋梁的加固方法
劉 碩
(涿州市交通運輸局)
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前后建成了很多小跨徑槽形橋梁,現在還有一部分仍在使用中。采用的加固方法有粘貼碳布法、噴涂環氧樹脂法、體外預應力法、埋置剪力鋼筋法。對各種加固方法進行詳細敘述,并對它們進行了比較。
美國對槽形橋梁的加固方法
美國阿肯色州在上世紀50~70年代建成了很多槽形(門形)橋梁。這些槽形梁多用于L=5.8 m的小跨徑。槽形梁橫向密排布置,共7片梁形成7.6 m的橋寬?;炷翉姸葹?1 MPa,鋼筋強度為276 MPa。槽形梁腹板較厚,未配置剪力鋼筋,只在腹板下端配了兩根Φ25鋼筋。直到2003年阿肯色州有389座這樣的橋還在使用。很多橋梁出現了混凝土剝落、鋼筋裸露現象。
對這些病態嚴重的槽形梁,考慮了多種加固方案,以期提高這些橋梁的承載能力。基本思路是增加體外補強材料。首先想到的是粘貼碳纖維布的方法。先在腹板側面粘貼,在一周內即可完成。試驗發現梁中應力和跨中撓度有所減小,但幅度不大,只下降了12%。后來,把“碳纖維增強聚合物”(CFRP)分別貼在梁的側面和底面,則明顯改善了結構內力和變形。最后還采用了噴涂“石墨纖維增強聚合物”,抗彎能力大大提高,高達96%。
埋設剪力鋼筋法是在寬厚的腹板內鉆孔,然后將鋼筋嵌入其中,以期提高結構抗剪能力。結果表明,這種做法明顯改善了結構破壞特征,并減小了跨中撓度。
體外預應力法:先將鋼絞線的兩端錨固在槽形梁端,在跨中設一短頂柱,頂柱被鋼絞線托住。當施加預應力時,頂柱向上升起,相當于給槽形梁施加了一個集中荷載,產生了跨中負彎矩,抵消了結構自重,同時也提高了活載承載能力。以下詳細敘述各種加固方法,并對它們的優劣進行對比。
CFRP材料的抗拉強度為2 800 MPa,彈性模量165 GPa,破斷時的延伸率為 0.016 9,CFRP條寬度為 50 mm,厚1.19 mm。通常,我們多用CFRP進行提高抗彎能力的加固,但這里是為了加強抗剪能力。CFRP條布置分兩種,一是豎向粘貼,另一種是45°斜向粘貼。豎向CFRP條共7種,中—中距離14 cm;斜向條中—中距離為20cm。
用環氧樹脂噴涂后,酷似給構件穿上了外衣,既可以加固構件,又可以防止混凝土腐蝕老化。把環氧樹脂和固化劑混合后加墊至90℃,形成膠狀粘合劑,用噴槍將它噴涂在構件表面上。環氧樹脂初凝時間為6 h,強度增長完成后位8 h。樹脂外衣只穿在腹板內側,自梁端算起1.7 m范圍內,以期增加梁的抗剪強度。樹脂外衣厚度3.2 mm。環氧樹脂自身的力學性能為:抗拉強度 52.4 MPa,抗壓強度124.1 MPa,抗彎輕度90 MPa,抗拉極限伸長率0.015。
為了提高槽形梁的抗剪能力,在腹板內埋置了Φ16(MMFX)鋼筋,這種鋼材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屈服強度為827 MPa,極限抗拉強度為1 220 MPa,極限應力時的應變為0.12,彈性模量200 GPa。它自身有環氧涂層,具有很高的抗腐蝕性能。埋設剪力筋的范圍為距梁端1.3 m,間距30 cm。具體做法如下:
(1)裁剪鋼筋每段長35 cm;(2)在橋面上標出要埋入鋼筋的位置;(3)鉆Φ25直徑的孔眼,深38 cm;(4)用壓力空氣和毛刷清理孔眼;(5)用環氧樹脂槍注入環氧樹脂,至1/2深度;(6)將鋼筋對正插入孔內;(7)轉動鋼筋,使它和環氧樹脂均勻接觸,并將鋼筋完全插入;(8)清理插鋼筋處的橋面,避免車輛顛簸;(9)環氧樹脂養生,氣溫49℃時只需1 h,4 ℃時則需32 h。
有一4孔雙車道橋,1955年建成,L=5.8 m,橫向有7片梁組成,5片中梁,2片邊梁,密排布置,組成7.3 m的橋面凈寬,橋面未鋪設瀝青層。
槽形梁破壞嚴重,混凝土大面積脫落,腹板在鋼筋高度處開裂,設計時鋼筋未充分深入梁端。
剪力筋加固時,兩人為一組進行埋筋操作,其余人管制交通。安裝期間需關閉一條車道,工作人員可以直接在橋面上操作。首先在橋面上定出鉆孔位置,然后從梁端36 cm處開始鉆孔,間距30 cm,孔深38 cm,共鉆4個Φ25直徑孔眼;用刷子將孔眼清理干凈,注入1/2孔深的環氧樹脂;將鋼筋插入并左右旋轉,使鋼筋、混凝土與環氧樹脂充分接觸;最后將擠出的環氧樹脂清理干凈并整平。
為對三種加固方法進行比較制作了大量實驗梁。從造價上看,CFRP法完成一片梁的加固費用大約為$2 000,而埋設剪力筋法,只需$ 575。另外,如更換一片梁則需$3 500。用這幾種方法加固后的梁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強;除了一片用環氧樹脂法加固的梁為剪切破壞外,所有其它的加固梁,在破壞前都表現出較好的延性。
綜合三種加固方法,從造價和加固效果分析,剪力筋加固法為最好。它不但造價低、效果好,而且還可以直接在橋面上操作,簡化了安裝過程。
美國阿肯色州在上世紀50~70年代,建成了很多小跨徑槽形梁橋,槽形梁密排布置,內梁寬1.07 m,外梁寬1.14 m。這種梁腹板很寬,所以沒有配剪力筋。直到2003年,還有389座這樣的橋在使用。其中近1/10的橋混凝土剝落,鋼筋裸露,亟待加固。對槽形梁采用了不同形式的加固,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除強度提高外,還改善了它們的破壞特征,表現出了較大的延性。
進行比較的方案是:碳纖維布加固,噴涂環氧樹脂加固和埋置剪力筋加固。從加固效果和經濟指標看,埋置剪力筋法最好。(原設計未配剪力筋)。
從測得的跨中撓度看,活載的橫向傳遞量很小,在梁的相互作用中,相鄰梁只能提供摩擦力。因此,按常規辦法計算橫向分布系數的做法是偏于不安全的。
卡車81 km/h的速度下,沖擊系數最大(1.24),但該值仍小于規定值。
U445.7
C
1008-3383(2012)07-0108-01
201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