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言軍
(阿克蘇公路管理局烏什公路分局)
(1)的生態破壞,主要是對道路周邊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影響,公路在建設的過程中,尤其是一些鄉村公路建設橫跨面積廣,很多時候會大量砍伐樹木、挖土填土、占田占地、改變原有天然排水系統、清理表土,造成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惡化了生物棲息的生態環境。
(2)為提高通行能力,拓寬路基,施工隊養護人員本著節省費用,往往就地取材,隨意挖掘周圍兩側的大量石料或土質,用來充當地基,大量的開采挖掘導致土壤結構的改變,對原有山體綠化、天然景物和地貌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如臨雨季,雨水帶走大量泥沙,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很容易引起滑坡、地基下陷、邊坡溜坍失穩現象。
(1)公路運輸中汽車裝載的有毒物體或者攜帶的有機質溶劑、化學儲劑等,因交通事故或者其他原因滴漏出來,滲入河內對水源造成污染。
(2)建設的不合理,公路建設借土棄土、改移河道、改變自然流水形態,加劇水質惡化。隨意砍伐周圍的樹木,植被覆蓋率過低、路基排水不暢、養護不及時或不合理,都有可能引起水資源的污染。
(1)筑路材料的運輸裝卸、各種混合料拌和、土石方調運等活動會造成短期內粉塵污染。
(2)砂石路面上的面砂在行車的碾壓作用下被碾壓成粉狀,飛散到空氣中,對周邊環境及沿線居民區造成污染。
(3)公路養護無論大、中修工程,都需要大量瀝青,瀝青加熱時,溫度一般達到1 300 ~1 600 ℃,會產生有害氣體,散入空氣中導致環境污染,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也危害了工人的身體健康。
(4)車輛過往,大量尾氣排放,也會造成空氣污染。
(1)噪聲來自往來的機動車輛。機動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由于路面平整度等原因,車輛的發動機、冷卻系統、傳動系統等部件均會產生噪聲,車輛行駛中輪胎與路面的摩擦等也會產生噪聲。
(2)噪聲來自大型機械作業。在進行公路小修養護中,需要動用大型的機械以確保施工作業的正常進行,為了保證白天的公路通暢,大量的養護工作都會放在晚上進行,噪聲對周圍居民的影響尤為明顯。
綠化養護工作是一項投入成本高、養護難度大、短期見效慢的養護項目,只有靠不斷的增大投入,循序漸進才能逐漸顯示其成果,才能最終達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公路周圍的綠化帶,對于周圍環境的保護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加強公路綠化建設的具體辦法可以與當地政府部門合作,根據公路沿線路堤邊坡的環境特點、地質情況與土壤性質,選用最佳的綠化形式,密植喬木灌木,種植花草等,這樣即可減少邊坡裸露面積,防止雨季帶來的水土流失,可改善景觀和維護生態,同時,植物綠化帶還可以起到降低噪音,吸收汽車尾氣的排放,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
近年來一些傳統污染大、能耗高、噪音大的施工設備已經逐漸開始淘汰了,必須加快引進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要使用噪音較低的新機械,減少噪音污染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大范圍推廣稀漿封層、瀝青再生等新工藝新技術,既可節約資金,提高養護效率,又能減少加熱瀝青對環境的污染;同時要增加養護機械的投入,推行養路機械化,提高路面鋪裝率,對于現有的養護設備進行節能環保改造,采用新的燃料,對現有燃料進行前處理,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
要重視環境保護,各級公路養護管理機構要站在可持續發展的立場出發,重視和強調公路養護中環保這一重要環節,要讓大家清楚目前養護工作中環境保護存在薄弱環節,以及環境破壞會造成的后果及影響,有關部門還應該加大宣傳,并積極采取措施,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讓公路養護人員都意識到養路護路必須同保護環境相協調發展,從而自覺樹立牢固的環保意識,增強環保觀念
加強公路巡查執法力度,對于公路兩旁堆積垃圾、將公路作為曬場、亂設標語廣告等行為嚴格制止,提高路面通行能力,對汽車尾氣排放進行抽樣檢查,嚴格執行汽車尾氣排放標準,禁止超標車輛上路行駛,對造成污染的運輸車輛,收取一定的賠償費用做公路養護和環保建設,裝載機土石方汽車行駛路段,需要加強的管理,對于散落的土料、石料,要及時進行清除,以避免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對于運送有毒有害化學品車輛的管理,應該制定應急預案,一旦發生事故,可以及時進行處理。
環境保護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環境保護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公路環境關系著公路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加大公路養護中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近幾年,人們環保意識已經有所提高,對于公路養護中存在的環境破壞問題也越來越重視。只有想著環保優先,基于環境保護方面出發,公路養護事業才能做到最好,我國的公路環境治理水平才能與發達國家相提并論。
[1]游緊梅. 高等級公路養護與管理[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2]劉兆金,朱瓊.公路環境評價發展現狀及對策初探[J].交通環保,2002.
[3]孫乃芹. 基于環境保護的公路養護策略探討[J]. 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