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燕
(新疆喀什公路管理局喀什分局)
計劃經濟時期及很久以后的一段時間內,公路養護行業曾經長期在這種計劃指導下運行,國家給地方撥款投資,設備由行政經過調撥下劃給使用部門使用,是無償的,這樣就使得養護設備的使用不計成本,不注重養護,不計較經濟效益而只管方便的現狀,下級部門經常出現多購、重購,這樣就導致了一些設備的閑置,甚至淘汰,出現了不良資產,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
現代社會,公路建設工程的市場競爭愈演愈烈,這就決定了管理道路工程機械的使用費應該具有前瞻性,這樣才有助于企業發揮長期競爭的優勢。但是截至目前,道路工程的機械的使用費的管理卻僅限于人工費、油耗和維修等直接意義上的層面上,缺乏具有長期性的宏觀戰略上的指導。
設備使用的單位只會關注工程的質量和效益,而忽視了對設備進行合理配置以及及時更新,忽視了在管理層面上對設備進行維修保養、忽視了機械的實際經濟效益。原始的機制上的重裝備和使用、輕視管理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影響和制約了設備的管理的自身的建設,造成筑養路機械的設備管理的機構會不健全、人員也不專業、管理出現混亂、設備來不及保養、維修更是無計劃、基礎的管理數據不全和成本的控制模糊等。
公路養護的部分機械的操作手對現代化機械設備的養護的操作知識知之甚少,實際使用中更是常常忽略機械的性能以及專用的功能等技術要求,他們一味地追求高速度、多數量,根本不具備那些科學操作的能力以及資質。在崗技術工人的日常技能培訓中不涵蓋養護那些機械設備的相關知識,僅僅是憑借長期的實踐操作經驗以及片面機械設施理論,從而進行設備的駕駛操作和維修管理工作,造成某些機械的完整和利用偏低,并最終影響了機械的使用性能的充分發揮。
大型機械的使用是目前產生其損耗的最主要過程。機械的使用不夠恰當,不僅會造成直接縮短機械的壽命,還會增加機械的運行成本以及修理次數和修理費用,還可能會造成公路修理工作以及配件供應的緊張局面,結果是常常影響施工任務的順利完成。尤其是一些進口的關鍵機械,如果對其使用管理的工作做得不仔細,萬一發生了安全事故,不僅僅是難以修復問題,還可能會嚴重影響到施工生產,其損失是難以估量的。因此,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只有使用了機械,才能夠最終體現購置這些機械的目的。而其余的各項工作,比如技術裝備的管理和選購,機械的安裝調試和保養,甚至機械的修理等等,其目的都是為了能夠確保機械的正常運轉和使用。所以,應該重視機械的正確使用和有效的管理。假如機械的使用和管理沒有做好,即使其他各項工作任務做的再好,做的再出色,其最終結果也是不可能發揮機械的最高效益的。因此,要想充分發揮機械的有效運轉,機械的使用和管理工作不僅工程部門要去抓,負責機務管理的部門也要抓,而且部門主管領導也要親自上陣,做好監督和檢查工作,做到管和用有機結合。
現在是市場經濟占據主導地位,新的形勢下傳統意義上的筑養路機械設備的管理觀念必須得到轉變。筑路機械的管理人員首先要考慮單位實際最終的經濟效益,從而提高機械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其次要使得單位能把存量的資產靈活運用,恰當好處,要從減少不必要的機械所占用資產的角度出發。
上級主管單位必須要統一購買統一分配,堅持投資人就是管理者,使用者就是受益者的管理原則;在對購買的機械進行選型時必須要有前瞻性,要克服盲目性,與此同時也要注重設備的實用性,避免只求表面的做法。
有了機械設備才能進行生產建設,前者是后者的物質基礎,發展機械設備不能走單線,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是不能全靠上級的機務部門來調撥筑養路的機械設備,這是不現實的。機械設備越來越趨向大型精密化以及很高的附加值,這樣購置機械設備便順理成章的成為管理中的重大負擔。所以管理者應該要轉變經營機制,積極主動地探索各種形式的管理模式。具體模式可使產權實現多元化和國有資產實現私有化以及設備實現社會化租賃等模式。
管理人員素質與操作人員技能是能夠在直接層面上影響公路養護行業的實際勞動生產力水平。隨著筑養路機械總是不斷發展壯大,新產品設備以及新技術總是日新月異,日趨繁多,機械管理和操作人員也必須要加強學習教育,多多進行業務培訓,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設備的養護要求,提高管理人員的水平和操作人員的技能。
首先,單位要建立一支技術隊伍,他們具有專業的技術知識,能操作,會保養還能修理改造創新。領導者要算好眼前的經濟利益,也要做好長遠打算,一臺價值幾十萬的新設備一旦管理和操作出現不善和不當,損失就大了,但是平時對員工的技術培訓卻是小錢。其次,要對機械和使用人員實行責任制,確保機械的管理和操作人員能夠盡職盡責,同時培養操作人員的多項技能,既能操作又會修理,一技多能,使得每位操作人員具備較強的責任心,而且定期績效考核,競爭應聘上崗,都會使公路養護的機械更好的發揮其經濟效益。
[1]王鴻燕. 論新形勢下公路養護機械設備的管理[J]. 甘肅科技縱橫管理科學,2011,(8).
[2]王海戰. 筑養路機械設備使用管理淺析[J]. 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0).
[3]施萬江.筑路機械設備管理現狀及改革思路[J]. 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學報,2007,(7).
[4]孔令雪.從資產經營角度對筑養路機械實施管理的探討[J].經營與管理,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