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棟定,胡錫泉
海軍某部飛行保障機務人員腰腿痛調查分析
陸棟定,胡錫泉
目的 探討飛行保障機務人員腰腿痛高發的原因,為有針對性地做好軍事訓練傷防治工作提供依據。方法采用門診登記、電話隨訪及調查填表方式,進行統一登記分析。結果 所調查的348名機務官兵中,腰腿痛62人,為總人數的17.82%,其中腰椎間盤突出癥23例,患病率為6.61%,患腰肌勞損39例,患病率11.21%;年齡較大的機務人員易患腰椎間盤突出癥。結論 在飛行保障機務人員中腰腿痛發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素是由于體位不良導致腰部軟組織外傷、扭傷勞損及炎癥遷延不愈,在外因潮濕寒冷和飛機的噪聲等不良因素的作用下導致腰腿痛的發生。
機務人員;軍事訓練傷;腰腿痛
隨著部隊保障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地面飛行保障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強度的飛行保障任務和保障任務的特殊性導致機務人員傷痛的發生率隨之增高。為了了解地面飛行保障機務官兵腰腿痛的發病狀況,筆者對海軍航空兵某部的348名官兵進行了調查分析,為今后飛行保障機務官兵的軍事訓練傷的防治工作提供較可靠的科學依據。
1.1 對象 2010年1-6月海軍航空兵某部長期參加飛行保障軍事訓練的機務官兵348名,均系男性,年齡18~40歲,平均年齡29歲。
1.2 方法 采用門診登記,電話隨訪調查填表方式,進行統一登記分析。調查內容為訓練傷的分布和致傷因素。
1.3 診斷標準 參照《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訓練傷診斷分類標準》及有關文獻制定統一診斷標準。明確規定凡在參加軍事訓練中所發生的骨、軟組織或器官損傷診斷為軍事訓練傷,軍事訓練傷是由于軍事訓練直接導致參訓人員組織器官功能障礙,影響正常訓練1 d以上的損傷。按軍事訓練傷的分類[1],急性腰扭傷、慢性腰肌勞損、腰椎間盤脫出屬軟組織損傷。
2.1 患腰腿痛的機務人員人數及患病率 348名飛行保障機務官兵中,患腰腿痛62人,患病率17.82%。
2.2 腰腿痛分布特征 腰腿痛中共發現腰椎間盤突出癥23例,患病率為6.61%,其中18~30歲年齡段6例,患病率為1.72%,31~40歲年齡段17例,患病率為4.89%;腰腿痛的構成另一組中,患腰肌勞損的機務人員39例,患病率11.21%,其中18~30歲年齡段24例,患病率為6.90%,31~40歲年齡段發現15例,患病率為4.31%。機關官兵發現腰椎間盤突出癥3例,患病率為0.86%,中隊官兵20例,患病率為5.75%,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機關官兵患腰肌勞損12例,患病率為3.45%,中隊官兵27例,患病率為7.76%,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軍人是個特殊群體,擔負著高強度的訓練和戰備任務,特別是長期工作在基層作戰部隊中30~40歲年齡段的軍人,年齡因素是他們成為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易發人群,而長期的戰備、訓練加劇了腰椎間盤勞損、退變,從而大大增加了腰椎間盤突出發病可能性。因此腰腿痛在部隊里主要體現為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癥。
筆者通過調查發現飛行保障機務人員腰腿痛疾病發生率較高,由本文統計數據可看出,外場飛行保障的中隊機務人員明顯高于機關人員,分析其原因有:(1)外部因素:外場飛行保障機務人員的工作環境是一個開闊的室外環境,經常風吹日曬,寒冷酷暑交替,工作條件較惡劣,由于其任務的特殊性,導致缺少理想的休息場所等;(2)內在因素:機體解剖學上的缺陷、個體特異性和耐受性以及心理上對疾病缺乏認識,同時缺乏必要的體育鍛煉等;(3)誘發因素:潮濕、寒冷、飛機的噪聲、體力不足、肥胖、情緒低落及精神緊張等;(4)主要因素:由于維護飛機時機務人員的體位不良導致腰部軟組織外傷、扭傷勞損及炎癥,如遷延不愈,會引起組織退行性病變、外傷后黏連、肌間壓力增高,組織新陳代謝失調等;(5)特殊軍訓存在相關危險性,飛機的維護和飛行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在這諸多致病因素作用下,臨床上最常見的是以局部疼痛(外傷、扭傷勞損、退行性病變、炎癥等)及體位姿勢不良表現為主,容易導致腰腿痛疾病的發生。
軍事訓練傷中勞損性腰痛的發生率較高,對軍事訓練影響也較大,是長期困擾軍隊醫務人員及廣大指戰員的一個問題,尤其是在飛行部隊。外軍報道其發生率為18%,我軍報道的發生率為4.3% ~7.6% 不等[2],而本研究報道的腰腿痛患病率為17.82%,遠高于我軍平均水平,而與外軍基本持平。
由于部隊的特殊性,腰肌勞損和椎間盤突出癥對高發群體所引起的危害應引起高度重視。平時,腰肌勞損和椎間盤突出癥影響個人及集體訓練成績;戰時,影響整個部隊的戰斗力,特別是影響一些急難險重任務的完成。因此建議:(1)由于我軍現行的軍事訓練傷防護措施還不夠完善,制約了我軍軍事訓練傷防護理論的發展。為此筆者建議應針對飛行部隊外場飛行保障人員軍事訓練特色,制定相應的軍事訓練傷防護措施。(2)落實軍隊《軍事訓練健康保護規定》,實施科學訓練方法,強調實施“強化循環訓練法”,定期進行軍事訓練各階段的醫學教育與監督,嚴格執行《軍事訓練傷診斷標準及防治原則》[3]。(3)進行有效的醫務監督。有關部門在制定具體訓練計劃時,必須結合當地人文環境、多變的氣候及官兵身體狀況、訓練科目的自身規律,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一套科學的適合當地施行的訓練計劃,并對訓練量和強度的安排進行調控,醫務部門也可適時地參與訓練的醫療評估,防止部隊過度訓練的現象出現。(4)科學地制定相關人員的康復訓練計劃。包括心理疏導和軀體的功能鍛煉。(5)在現階段條件下,還應加強衛生宣傳教育即預防腰肌勞損和椎間盤突出癥的相關教育,以增強官兵預防腰肌勞損和椎間盤突出癥發生的意識。同時,密切關注高危人群,警示他們避免一些不良生活、工作習慣,限制一些易致傷的動作,使得外場飛行保障機務人員懂得保護與自我防護,以減少訓練傷的發生。
[1] 晁福寰.軍隊衛生防疫技術規范[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468.
[2] 范華強,雷偉.軍事訓練致勞損性腰痛傷發生情況調查[J].人民軍醫,2009,52(4):199-200.
[3] 黃昌林,張莉.《軍事訓練傷診斷標準及防治原則》的編制應用研究及其意義[J].解放軍醫學雜志,2004,29(4):286-288.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lumbocrural pain among the flight maintenance ground crew in a certain unit of the navy
LU Dong-ding,HU Xi-quan
(No.91528 Military Unit Hospital,Shanghai 200436,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high incidence of lumbocrural pain among the flight maintenance ground crew and provid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raining related injuries.Methods Medical registry and analysis were made through the access of clinical registry and follow-ups by telephone.Results Of the 348 members of the flight maintenance ground crew,62 had lumbocrural pain(accounting for 17.82%),among whom 23 had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6.61%),39 had lumbar muscle strain(11.21%).Maintenance crew with an older age was more susceptible to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Conclusion Causes of lumbocrural pain among the flight maintenance ground crew were varied.The primary cause was lumbar soft tissue injury,sprain and strain due to poor posture and delayed healing of tissue inflammation.With the combined effect of other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wetness,cold and noise of aircraft,lumbocrural pain was developed.
Flight maintenance ground crew;Military training related injury;Lumbocrural pain
R821
B
1009-0754(2012)01-0009-03
200436 上海,解放軍91528部隊醫院
2011-07-27)
(本文編輯:彭潤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