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紅(偃師市水利局)
偃師市轄9鎮2鄉1區,226個行政村,總面積668.58km2,總人口60.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1.2萬人。偃師市地處豫西山地向豫東平原過渡地帶,南部為嵩山丘陵洪積坡地,水資源缺乏,群眾飲水以截取溝谷潛流為主,遇干旱少雨,潛水斷流,群眾飲水困難,需要到幾里地外車拉肩挑;北部為邙山黃土丘陵區,地下水資源有限且埋藏較深,部分人畜飲水工程深度在400m左右;中部為伊洛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水資源含量相對較豐富,但近年來,由于工業及鄉鎮企業的迅猛發展,水資源開采量猛增,且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隨意排放,使淺層地下水逐年下降且污染嚴重,部分人畜飲水工程深度在50m左右。
由于上述地質情況等原因,加之這些地區經濟基礎薄弱,群眾飲水質量和衛生狀況難以保障,飲水已成為當地群眾的巨大負擔。
2005年,按照上級部署,偃師對全市16個鄉(鎮)區的農村飲用水水質進行了全面調查,提取水樣180個,抽檢率54.2%,經檢測分析,水質主要存在高氟、苦咸、污染等三方面的問題,范圍涉及偃師市16個鄉(鎮)區288個行政村的25.7萬人,占全市農村總人口的34.7%。其中隴海鐵路沿線、夾河區為高氟區,南部山前丘陵區為苦咸區,污染區主要分布于伊、洛河兩岸。缺水地帶主要分布在北部邙嶺和南部山區,涉及偃師市8個鄉鎮50個行政村的6萬人,占全市農村總人口的8.1%。
供水形式主要有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兩種:
目前全市有18處集中供水工程,涉及11個鄉(鎮)、110個行政村,供水人口26萬。全市利用分散供水作為生活飲用水的有12個鄉鎮32個行政村10.25萬人,其中自備井供水人口占95%,其它有利用積雨,或利用淺層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源。積雨主要在人口稀疏的山區;打手壓井及自備簡井取水的主要分布在伊洛河兩岸,井深一般在40m左右,最淺的僅有12m,但飲水質量和衛生狀況很難得到保障。
據對全市飲水情況進行重新摸底,目前計劃內尚有4.5萬人飲水問題未解決,另外,新增9.7萬人需要在“十二五”期間解決。存在問題主要是:
偃師市部分集中供水工程規模較小,且多采用深層地下水,揚程高,電費支出大,運行成本相對較高。另外,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如翟鎮鎮、岳灘鎮,許多家庭有小壓水井,洗浴用水還用壓水井,僅生活飲用水才用集中供水廠的水,用水量偏小。
自2005年偃師市建設飲水安全工程以來,為兼顧農民群眾的實際承受能力,結合偃師市實際,經與用水戶商定,核定水價為每噸1.3~1.5元,未按全部成本收費,水價偏低。
目前,偃師市集中供水工程實行公司化管理,為一般納稅人,按照有關稅收政策規定,需繳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及地方教育費附加。以上稅費約占水費收入的10%,稅收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供水成本和農民用水負擔。
由于農村用水量相對較小,集中供水工程實行每雙月收取一次水費。每個供水村設村級管水員一名,管水員工資按每噸水0.2元提取,由于部分供水村偏小,用水量較少,造成管水員工資也相對較低。用水量小的地區,管水員兩個月僅有300元的工資,管水員積極性不高,愿干管水員的人很少。
結合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和發展狀況,明確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以發展集中供水為主、建單村工程為輔的建設方向,逐步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狀況,以此發展農村供水市場、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規劃與新農村建設和鄉(鎮)村現狀相結合,全面規劃、超前布局、為農村供水市場的發展預留空間,根據偃師市農村飲水不安全現狀,編制《偃師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規劃》,規劃集中供水工程16處,計劃解決不安全人口11.7萬人。
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初期,結合農村人口居住情況和原吃水工程狀況,在建設單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同時,以高龍和岳灘集中供水工程建設為試點,探索出“統一建設、產權分屬、合作共管”的建管模式,通過試點的運行,達到了建設時期工程質量有保證,工程建成后產權明晰,管理運行期間成本低,受益村委無負擔,群眾得到實惠的目的。
2008年10月成立了偃師市利農供水有限公司,對全市12個鄉鎮的18個集中供水廠進行統一管理。堅持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以水養水、良性運營”的科學長效發展之路。
一是保障優質水源,取用中深層水;二是保障優質服務,向用水戶發放服務卡,設立24h服務熱線,成立專業維修隊伍,以優質的服務取信于民。
嚴格按照規定,各村、企事業單位、學校均安裝總表,入戶工程由專業隊伍施工,統一加裝符合質量要求的水表,選用合格的入戶材料。在收費過程中遵循以表計量,以量計費制度。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價按照“保本微利、公平負擔”的原則,由水利、物價部門與受益群眾一起,根據工程運行、維修、養護、折舊、人員工資和群眾承受能力等,進行水價科學核定,逐步提高村級管水員的福利待遇。
嚴格落實基建程序,把好施工隊伍選擇關、材料設備采購關和質量監督關,保證工程優良,通過抓工程管理運行和供水服務,讓群眾切實享受了黨的惠民政策。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工程的實施,解決了農村苦咸水、高氟水的問題,減少了各種疾病的傳播,提高了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同時增強了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密切了黨群關系、干群關系。因此,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成群眾滿意、放心的民生工程,并長期發揮效益,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