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娟 □徐宗峰(鄭州水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中國加入WTO,中國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也加快了城市現代化進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城市的美化也提出了高要求,對水利工程建設也提出了新要求,城市水利工程在滿足防洪安全的要求外,還要追求改善和美化環境。生態水利工程是一種綜合性工程,在河流綜合治理中既要滿足人類對水的各種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發電、航運以及旅游等需求,也要兼顧生態系統健康和可持續性的需求。
生態水利工程屬于新新水利工程,也是未來城市水利工程發展的趨勢所在,生態水利工程可以使城市環境得到保護、保持生態平衡、市民生活更趨舒適。而生態水利工程的優勢有很多,主要表現在對地質活動和環境影響小、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等。
所謂的生態水利工程就是指以尊重自然規律為前提,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貫徹到水利工程建設當中。生態水利工程組織、設計、建設觀念中摒棄了一味追求經濟利益,更加重視減少對地質的影響。在生態水利工程組織設計中遵循自然河流的自然屬性和美學價值,探求最好的生態水利工程方案。生態水利工程的建設主要是因地制宜、利用河流自我修復功能的工程理念,這樣就會大大減少人為地提高水平面等破壞地質活動的現象,將會使水利工程對地質活動的影響降到最小。
生態水利工程的建設出發點:以水利建設與生態環境和諧共存為宗旨,以減少對生態環境和生態系統演變的影響為前提對水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在城市生態水利工程建設中對水資源開發、利用、配置和保護的組織設計中,更多考慮的是減少水利工程對周圍生物活動的影響。因此,在城市中發展生態水利工程,可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生態水利工程是在考慮自然界承受能力的基礎上進行各種生態建設,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主要目的是提高自然環境的自我恢復能力,將水資源開發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在水利工程建設中也要貫徹對水資源可持續開發的要求,在城市要大力興建水利工程建設時要大力推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水利工程,實現保持、推動自然環境發展為目標的前提下滿足人類生產生活需要的建設目標。
城市生態水利規劃中要堅持城市水安全原則,就是以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為出發點,根據每個城市在水環境、水資源和水災害等問題的特殊性,保持和維護城市水生態系統的合理結構和科學配置,這也是城市經濟、社會、生態可持續發展所依賴的重要基礎。
為了達到水生態與城市社會、經濟、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在滿足城市及其居民能夠持續地獲得水服務的同時,還要加強城市給排水、水污染治理和抵御突發性涉水災害的水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生態水利規劃中要堅持城市水安全原則,要堅持處理好人與水之間、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尊重地球的生命力和多樣性規律;建立維護水安全的制度和措施。
城市要發展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堅持的原則是:在認識到水質污染防控同時,要堅持水質污染防控與生態修復相結合的原則,還要從流域的觀點和生態系統的角度進行堅持。對水質污染的防控要堅持從控制人類活動著手,控制危害水質和生態系統外部污染物的過量輸入。城市水生態系統對外界干擾具有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并不是無限的,因此要開展生態修復工
HENAN作,以達到改善水體功能和恢復水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目的。
“一龍管水,多龍治水”是城市水務一體化管理最基本的要求。城市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第一,要堅持實行城市水資源統一管理;第二,要堅持政、事、企分開,實現城市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各部門的權責相一致;第三,要堅決堅持依法治水、依法行政;第四,要建立按水資源特點對涉水事務進行行業管理的模式。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生活、生活對自然環境的開發與利用,使其對自然生態環境尤其是對河流水域的破壞越發嚴重。如果仍不給予重視,仍然加大對其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那么其結果必然影響水資源的開發,影響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堅持傳統的水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必定會加重環境負擔,而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是在保護和尊重自然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開發利用水資源,既保護了自然生態環境又滿足了人們對水資源的需要。
現在生態水利工程所具有的巨大優勢,也在部分地區得到實踐,現如今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不斷地增強,在城市未來發展過程中生態水利工程是具有很好的發展應用空間,前途光明。為了實現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在深入了解生態水利工程優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各種生態水利工程,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水利工程除滿足基本生活和生存安全需求外,還要達到“人與自然相和諧”治水階段。
要實現從傳統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生態水利的轉變,城市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應該主動適應這種需求,注重水利工程的景觀和美學要求,要用新理念進行規劃設計,對水利工程要從規劃、設計、施工、運行管理上進行合理的調控。建設生態水利、構筑生態環境友好的水利工程建設體系,實現人與自然由平衡狀態到不平衡狀態再到平衡狀態的發展,才能實現人水和諧、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