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才
(甘肅省臨夏州公路總段工程處)
模板是獲得理想橋梁墩柱尺寸及質(zhì)量的前提條件,也是施工的基礎因素,因此在制作模板的時候,一定要按照以下技術標準來施行:(1)在投入使用之應該嚴格檢查驗收模板,確保能夠滿足標準的要求。(2)使用的模板表面應該保持平整,不存在縫隙及漏漿危險。(3)模板應該具備理想的剛度、強度、穩(wěn)定性、及強大載重能力,滿足施工過程中的各種需求,同時各個部分的尺寸和形狀都應該滿足準確要求。(4)模板的制作工序應該盡可能簡單,方便支拆,在拆卸的時候要避免桿件與模板發(fā)生損傷,提高模板周轉(zhuǎn)率。(5)在搭建模板的時候,應該注意其搭設的順序。混凝土完成澆筑后要等到其滿足拆模強度,再使用塔吊將一、二層模板拆放在第二個橋墩中,第三層預留著支撐模板,然后按照這個方式完成橋墩的建設。
橋墩的墩柱都是較高的,無法一次完成鋼筋的制作,所以應該按照模板的高度情況進行分段來制作成型,成型之后使用分區(qū)域綁扎、焊接等方式來進行施工,結合預埋定位筋來確保獲得鋼筋位置理想的準確性。嚴格按照標準技術程序來進行鋼筋焊接,使用的各種零部件尺寸都應該符合標準要求,構件采用的鋼筋編碼是否出現(xiàn)重復,每個不同鋼筋編碼的長度、直徑、總數(shù)是否與施工材料相符,如果存在不符現(xiàn)象應該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整改,按照施工設計圖標來使用各種規(guī)格及類型的鋼筋。經(jīng)常使用抹布擦拭鋼筋,采用機械或手工方式清除陳銹,讓混凝土和鋼筋之間保持良好的嚙合力。切斷鋼筋的長度由配料編號中注明的長度來確定,使用調(diào)直機對盤條鋼筋施行切斷。按照圖表與配料表的要求,明確標記每個彎曲點的所處位置。要特別注意第一根成型鋼筋各項參數(shù)的復核,要經(jīng)過反復核查之后才能進行批量生產(chǎn)。
鋼筋在進行焊接或綁扎的時候應該契合施工的潛在需要,焊接可以劃分區(qū)域進行,其尺寸必須要滿足標準質(zhì)量的要求。使用施工現(xiàn)場已有的設備,預彎鋼筋,兩根鋼筋各自的軸線應處于同一部位,選擇兩點將其穩(wěn)固起來,搭接的部分應該嚴格按照標準要求施行,截面積的一半應該屬于鋼筋接頭區(qū)域。在同一個斷面部分的應該在薄壁空心橋墩的主筋上標出鋼筋所處的位置線條,采取反十字與十字花扣作為綁扎的方式,綁扎的時候要注重主筋所處的正確位置,使用鐵絲將各個交叉的部分綁扎牢固,如果有需要還可以選擇使用點焊獲得牢固的效果。鋼筋骨架的四個豎筋無比要準確垂直,避免成型之后骨架發(fā)生傾斜。為了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滿足標準要求,可以在模板和鋼筋縫隙間放置異型砂漿墊塊,或者將鋼筋綁扎部位錯開放置,也可以將木楔作為支墊放置在鋼筋頂面,完成澆筑之后應確保拆除混凝土表面不出現(xiàn)墊塊印記。
混凝土的澆筑和養(yǎng)生是薄壁空心橋墩施工技術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對其整體質(zhì)量產(chǎn)生著巨大的影響。薄壁墩壁的厚度在40~110 cm之間,鋼筋密度高,施行振搗及下料的難度系數(shù)比較大,因此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要求來進行。施工的時候要全面了解混凝土垂直或水平運輸方式可能會受到的影響,一般情況下,選擇使用泵送混凝土方式。在澆筑的過程中,應該控制施加于模板上的側壓力,避免短時間內(nèi)迅速升高,同時要注意澆筑的速度與每層混凝土的厚度。澆筑的速度控制在25 m/h內(nèi),每層混凝土的厚度應該在30 cm左右,混凝土高度增長的同時應降低其拌合物的坍落度。插入振搗器速度要快,但是注意拔出時的速度要緩慢,混凝土時應快插慢拔,避免出現(xiàn)空洞;插入的時候要保持垂直,并注意與前面一層已經(jīng)澆筑完成的混凝土結合,深度在50~100 mm之間;振搗器移動的范圍應該控制在振動半徑的1.5倍之內(nèi),操作時避免觸碰預埋件與鋼筋;在模板區(qū)域中,不能使用振搗器運輸混凝土或讓其處于長距離流動狀態(tài),防范離析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混凝土停止下沉,表面平坦,沒有泛漿或冒泡情況,說明已經(jīng)獲得理想的振搗效果。
混凝土的澆筑工序完成之后,要準確把握拆模的詳細時間。避免過早拆模引發(fā)混凝土強度的丟失或出現(xiàn)裂紋;也要注意不要過晚,時間過長不僅會使混凝土發(fā)生損傷,而且拆模的難度系數(shù)也會因此提升,阻礙模板的正常周轉(zhuǎn)。混凝土的強度符合25%設計要求的時候,就應該施行拆模。選擇使用薄膜覆蓋的方式來對混凝土進行養(yǎng)護,養(yǎng)護的時間不少于14 d之內(nèi)。
[1]朱彬.薄壁空心墩柱外掛托架式翻模施工技術及質(zhì)量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09,(15).
[2]崔海琴,賀拴海,趙小星,可路.CFRP約束空心薄壁墩抗震性能試驗[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
[3]袁三三,俞洋.關于薄壁高墩柱施工的翻模施工工藝探討[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1,(2).
[4]羅學強.淺談薄壁高墩施工過程中的質(zhì)量控制[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0,(9).
[5]陳康能.大跨度薄壁箱梁質(zhì)量控制要點及施工措施[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