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贏,吳海波
(泰來縣國土資源局)
為提高國土資源的利用率,并保證其得到健康的發展,我國制定出了一整套關于土地資源管理的制度,在如何對土地資源進行規劃性管理、加強執法的同時,對農民的利益進行保護,并促進用地的利用率等方面作出了具體的規定。各地區省市的管理部門應遵照該制度嚴格實行土地資源的管理工作。
首先是因土地開發投入資金過大,且開發時間較長,提高了土地收購儲備的困難程度;二是存在著土地使用權或是采礦權的轉讓現象,這些行為對市場水平的推進造成了不良影響。
當前,我國某些用地主體存在著法律知識觀念淡薄,只專注于個人利益得失,對于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視若無睹,任意開采礦山。如此,舊有問題未能得到解決,新的問題就接踵而至。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某些只為自身利益進行考慮,忽視國家法律法規,利用手中權力,通過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和審批來牟取自身利益的領導干部。這些干部為了獲取私利,利用招商引資等冠冕堂皇的理由,為各個企業打開違法亂紀的大門,引起礦業權、土地使用權等市場的秩序的混亂;除此之外,還存在著預用地的問題,由于我國在預用地的審批制度上極為嚴格,因此其程序也非常復雜繁瑣,這也導致了預用地的審批耗時較長,因此存在著某些用地單位或個人為了及早得到投資利益而先占用再上報的現象;還有一個問題是濫用地現象,某些個人因對相關法律的認識不夠,而無法分清土地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的區別,擅自在其所承包的土地上新建房屋設施,致使土地資源受到損害。而某些個人雖辦好了相關的審批手續,卻沒有遵照規定的要求,肆意更改土地的方位及面積,往往導致土地證書與實際用地呈現差異的現象;最后一個問題是某些礦業的亂開采行為,這些企業的領導為了減少經營成本,通過違法的行為來實現目的,以此獲取企業效益的提高,這種行為不僅引起采礦市場秩序的混亂,還開了非法開采的頭,在礦業中形成不良的開采風氣。
一個是某些地區存在著因財政力量不足而對群眾采用單一的方式進行資金補償,沒有從群眾長遠生計的方面進行考慮,導致其補償措施缺乏合理性;一個是補償的標準存在著地域性或是時間、項目方面的差異,極易誤導群眾以為相關部門從補償金中抽取油水,使得工作的執行受到影響;還有一個是群眾普遍對補償金的要求過高,某些地區的補償金明顯高于正常標準仍不能使這些群眾感到滿意。
由于我國在法律及經濟體制等方面還在努力完善當中,因而提高了執法的難度,無法有效的取締違法亂紀的行為,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執法人員的管理不足,某些執法人員在執法時行為粗暴無理,執法能力低下,還有某些執法人員存在著職業素質低下,將手中職權作為工具滿足私利等行為,這些人為了私利或是人情而任意進行處罰、批地,導致執法威信全無,執法效率極低;二是手握行政執法權力的機構過多,使得執法主體缺乏統一的協調性,出現了各個機構為了利益相互競爭的現象;三是國土資源信息員缺乏職業素質,這些人大多數在其所工作的地方生長長大,往往會受到人情的壓力,在利益與關系兩方面的驅使下,這些人員就將國土資源用來做人情;四是執法部門的執法能力缺乏,一些基層的國土資源部門不僅沒有執法用車,所擁有的設施設備也相當落后,無法及時獲得執法相關信息,有的甚至連獨立的辦公場所都沒有,使得其執法效率相當低下。此外,由于國土資源部門的執法人員并不擁有國家給予執行權,因而對于相關的違法亂紀行為,執法人員并沒有足夠的權力去干預和阻止,若是等到法院下達命令,違法人員早已達到目的,然而若是采取強硬的執法措施,又會對干群關系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目前多數地區存在著以補辦手續、批評通知等方式使違法行為合法化的現象。
(1)做好礦產資源的保護工作,一是要使礦山開采規范化,對于不合理的開采行為實行嚴厲的懲治,從而保證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及利用;二是提高礦山開采的管理,將資源開發及環境保護等方向的制度進行完善并切實的實施,以保證礦業朝正確的方向發展;三是對采礦權的更改、注銷等制度進行完善,并提高審批流程的強度;最后是對礦山開采進行優化,以使其利用率最大化的提高。
(2)做好土地資源的保護工作,一是要對用地進行嚴格的把控,防止出現不必要的用地浪費現象,將土地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提高;二是根據國家規章制度制定出一套標準流程,建立起完善的土地登記制度;三是合理規劃土地資源,提高對土地資源的管理能力,將耕地作為前提,對建設用地進行限制,保持二者間的平衡;四是確保耕地數量達一定標準,在發展地區經濟,在土地上大肆興建建筑時不可忽視耕地需要,一定要確保耕地的總數及質量。
一是向群眾說明補償工作流程及細則,使群眾充分享用知情權;二是從群眾的長遠生計進行考慮,將補償途徑放寬;三是提高對補償金的管理力度,防止個別單位或個人貪污補償金;四是按照國家法律,結合當地狀況,制定科學性、合理性的補償標準及補償方式。
一是擴寬有償使用土地資源的范圍,對工業用地采取有償使用制度,同時提高管理強度;二是對礦業權實施有償使用制度,改變出讓現象,利用拍賣競標等方式更改采礦權所有人,從而促進礦業市場水平提高;三是為確保國土資源的保值與增植,礦業權及土地使用權等應將由政府部門掌管。
綜上所述,我國國土資源管理需要樹立正確的觀念,健全制度體系,保證嚴格執法,規范國土資源的開發和使用,以保證國土資源的保值增值。參考文獻:
[1]章葉飛.淺談國土資源管理問題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09,(10).
[2]李鴻雁.穩步推進基層國土資源所的改革與建設[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