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菊 □張海玉(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水利局)
□許瑞珊(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職專學校)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是我國建設領域最早引進并推廣招投標方式的行業,對當時社會引起強烈影響的工程是:1982年7月魯布格水電工程建設、1986年河南板橋水庫復建工程建設的施工招標。從此之后,許多的水利工程項目在施工中廣泛應用招標投標的方法,這樣既改變了水利工程原來一成不變的建設模式,又保證工程質量、合理縮短工期、降低工程造價、提高工程效益的目的,還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水利工程與其它工程項目不同,是在國家計劃控制下進行的。并且各類水利工程還要接受主管部門、計劃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的管理和監督。所以水利工程對建設的承包單位就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必須具有良好的質信和能力才可以承包相應得分工程。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的頒布實施,水利系統的各級領導都非常重視,要求把貫徹落實招標投標法放到重要位置,并加大對水利工程招投標工作的管理和監督。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工作正在向規范化方向發展。
由于水利工程顯著的公益性,與社會、經濟、自然、地理等條件的密切相關性;另外具有建設條件的多樣性、復雜多變性等特點,水利工程在招投標過程中存在著一些違規范與悖理的現象。
招標文件質量差,只是機械地照抄范本,有些水利工程投標項目文件的標底不按國家規定的預算定額編制,制作不規范。由于水利工程招投標項目還沒有統一的評標標準,因此有的投標項目文件制定的評標辦法不科學、工程量清單描述不細致、材料設備標準界定不準確,可操作性差。
有些水利工程投標項目自行確定預審資格,預審資格的標準、條件、方法直接不在招標公告中載明。有些招標代理機構受招標人控制或地方保護主義,不堅持原則,按照招標人的意愿以及地域的限制,在進行制定評標方法、招標報名、資格預審等方面,限制投標人數量,為個別投標人制定條件,以排斥潛在投標人或外地企業,而是將一些不符合或不具有實力的企業定為中標人。
有些水利工程招投標過程表面上按照程序操作走,并發布公告,按照登記、審查、開標、評標等一系列程序,實際上,私下通過權錢交易、關系交易、領導指定交易等形式已經定好承包商;以明招暗定的方式,互相串標,互相陪標。有的承包商為了中標,私下與業主、評委串通好,在投標過程中以人情分、受賄分中標;還有些中標公司根本不具有實力,而是借用別的公司的實力,由于與業主有更好的關系而中標。正是水利工程中一些投標過程存在的不規范和許多漏洞,更多的人為因素和可操作性,導致陪標、圍標、掛靠投標、串標等現象時常發生。
有些水利工程招投標過程對招標人不按照評標程序或事先未制定公平一律的評標標準,而是草率敷衍的評標。有個別的水利工程招投標過程評委不是從專業庫中抽取的,評委是由一些中庸水平的專家或無技術職稱的行政領導人,以達到受其控制,隨意變更評標原則或評分標準。正是由于評委的傾向性,不堅持原則,為業主意愿服務,可能將最合適的承包人排除在中標之外,因此導致決標不公平、不公正。
追求最低報價是指招標人以最低報價作為評標、授標的唯一標準的招標行為。導致有的施工企業在招標過程中惡意壓底報價,以低于或遠低于成本價格中標,待中標后托關系,以出工程聯系單、變更設計內容、增加工程量等手段謀求利益,在種種方法不奏效之后,必導致偷工減料,豆腐渣工程必然會出現,至于后果,輕則使國家和人民利益受到損失,重則使所建工程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帶來威脅。
施工招投標是工程建筑市場經濟中的一種競爭方式,是雙方當事人依法進行的經濟活動,水利工程招投標應通過公正、公平、公開、擇優確定中標人。既能夠充分發揮價格杠桿和競爭機制的作用,又能夠規范招投標行為,確保國家、社會和招投標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針對水利工程招投標出現的違規與悖理問題,應采取以下有力的措施進行抑制與制約。
水利行業行政主管部門要結合水利行業的特點,要健全完善招投標管理監督機構,理順強化管理職能和權限范圍,協調各職能部門形成嚴密的監督網絡,以加強對招投標活動的管理和監督,進一步加大稽查力度,對符合公開招標范圍和標準的投資建設項目,要公開招投標程序。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和主要設備、材料采購都必須經過項目主管部門或主管地區批準,按照《招投標法》實行公開招標,通過邀請招標和議標形式的,公正的審核招投標資格的單位,對具有咨詢、設計、施工和工程監理的單位要認真審核,并對其單位的資質進行嚴格認定,嚴格把關招投標的準入資格;公平的進行評審,最終確定中標單位。要強化水利工程招投標管理,嚴格把關。
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要求各級水利行業主管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招投標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提高加強宣傳力度,增強法律意識,自覺守法、嚴格執法。堅決抵制招投標過程中的違法違紀行為。目前,水利行業的招投標制度還不完善,要通過制定與完善招投標相關制度和法律、加強對水利建設市場的監管;提高政府監督機構的執法水平,對招投標過程出現中的一些違規和悖理的行為要加大處罰力度,對施工單位掛靠、串標等典型行為進行嚴厲查處,一旦發現,絕不姑息,以起到殺一儆百的效果。
雖然目前許多水利項目招標基本上都采用了招標代理,但有些中介代理公司屬招標人的下屬公司或有經濟關聯的組織,從理論上講,也不能保證招標活動公平、公正和公開。特別是要解決把信息公開當做“障眼法”、“半遮面”和公平競爭中“責權利”、公正交易“相對論”的問題。堅持三公原則即公正、公平、公開,這樣能有效的解決操作執行環節不規范,運行機制不完善,監督處罰不到位等問題。
招投標活動是以利益為紐帶,多方當事人參與博弈的過程。通過對水利工程招投標管理制度比較,可以清楚的判別出不少根本性的優劣,這樣可以對所有的招投標人進行公正公平的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