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英 □王廣周 □付水田(林州市水務局)□崔志偉(紅旗渠灌區管理處)
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體制自上世紀80年代初期實行改革以來,在建立以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和建設監理制為中心的建設管理體制上,在推廣以應用FⅠDⅠC合同條款為核心的工程管理模式上,取得了一系列較大的成績。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現行的水利水電建筑承包市場運行還遠不夠有序和規范;業主單位在此市場條件下占有絕對的市場主動權,影響了施工承包合同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時,施工企業改革時期各種顯現的矛盾迫切需要施工合同來緩解,所以,施工企業為迎合業主單位取標的意向,普遍低價投標以增加中標的機會(在一些由地方投資的中小型工程上,甚至出現了中標價低于成本價的現象)。在此情況下簽訂的施工承包合同,施工企業若按常規的施工工藝和項目管理方法,必將難以獲得理想的利潤額,甚至連預期的虧損都很難彌補。
成本控制是項目管理的核心。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成本可分為兩部分:施工成本(具體包括直接費、其他直接費和現場經費)和經營管理費用(具體包括企業管理費、財務費和其他費用),其中施工成本一般占合同總價的70%以上,所以,施工成本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內容。通過施工成本控制,可以促使項目節約費用,降低成本支出;可以分析和考核人工、材料和施工機械計劃消耗情況,挖掘降低施工成本的潛力;可以為企業投標和經營管理提供決策和預測的依據。然而,在實際的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中,施工成本控制是相當復雜的。
要想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施工企業必須建立健全施工成本控制體系,必須建立健全各級組織機構,同時還要規劃成本管理流程,設計成本管理運行程序,更要讓每一位員工明確不同級別不同崗位的職責和考核方法,讓企業員工對自己的成本目標和責任把握明確,然后指導性的去安排工程項目的施工。
建立項目經理責任制和項目成本核算制是實行項目管理的關鍵,而“兩制”建設中,項目成本核算制是基礎,它未建立起來,項目經理責任制就流于形式。項目成本核算又是項目成本管理的依據和基礎。企業經營核算部門作為一個施工成本管理與核算的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其職能,真正認識到施工成本管理在項目施工管理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對各項目成本核算員實行統一委派,集中管理,不定期輪崗,定期或不定期學習、交流、考核、激勵競爭上崗,使工程項目成本核算員切身利益與工程項目分離,才能建立健康有序的施工成本管理與核算工作網絡程序。
2.2.1 人員管理:首先,選擇一支具有高性價比的勞務承包隊伍。其次是要根據設計圖紙、工程預算、施工組織設計、人工消耗定額和人工市場單位簽定責任明確的用工合同并做好監督管理。對投入的施工機械首先根據施工需要和強度要求,合理選型,避免不必要的機械資源浪費,盡可能把機械費用降低到最低程度。
2.2.2 材料管理:一般工程項目,材料成本占造價的60%左右,控制工程成本,材料成本尤其重要。材料管理必須是全方位、全過程管理。各項目部的施工預算中的主要材料由公司材料采購部門通過公開招標統一采購,其它材料由項目部自行采購,采購時采用“總量訂貨,分批采購”避免積壓和浪費。材料的采購量和單價要有專門機構監控。項目部委托書中對所委托的采購材料的質量、價格、服務、驗收辦法、交貨時間均應予以約定。項目部要建立嚴格的材料驗收入庫制度,倉庫管理員和采購員要“驗質、驗量、驗品種、驗發票”。要嚴格按照預算中確定的材料消耗定額實行限額發料,物資保管人根據限額領料單進行發料,領料必須嚴格手續,以明確責任。對庫存物資和現場材料定期進行盤點,保證據物相符。同時動員施工人員做好余料的回收工作,減少材料浪費和流失。
2.2.3 機械管理:用主要由臺班數量和臺班單價兩方面決定,為有效控制臺班費用支出,主要是合理地安排施工生產,督促項目加強設備租賃計劃管理,減少因安排不當引起的設備閑置。項目也需協助機械設備的調度工作,盡量避免怠工,提高現場設備利用率。加強監督現場設備的維修保養,避免因不正當使用,造成機械設備的停置或損耗。協助做好上機員工與輔助生產員工的協調與配合,提高機械臺班產量。
工程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與其工程造價有著密切的關系。施工組織設計是施工單位制定的用以指導施工準備和施工全過程的技術經濟文件,施工組織設計既是施工準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指導現場準備工作,全面部署施工生產活動,控制施工進度和勞動力、機械、材料調配的基本依據,對于能否全面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務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只有在方案設計成功后對方案實施的細節部分進行合理的優化。施工之前對各項活動作業全面部署,把設計和施工、技術和經濟、前方和后方、企業的全局活動和工程的施工組織以及施工各單位、各階段、各項目之間的關系更好的協調起來, 使施工建立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才能做到人盡其力、物盡其用、優質、低耗、高速地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建立一個完善的施工成本控制體系,不僅要從技術上下功夫,更要建立以項目經理為主的統一領導的機制。作為項目經理,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專業的工序、設計的要求。由專人統一指揮,解決各施工班組的協調工作,這樣才有可能統籌各專業的施工班組,保證施工的每一個環節實施成本最低化且有序到位,以達到可能實現最低的目標成本的要求。制訂和完善成本管理責任制,制定出一系列規章制度,使成本控制的責任落實到施工管理的每個角落和每一個人。使施工項目成本自始至終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用科學、合理和實用的方法,對工程施工階段的成本進行深層次動態控制。
[1]任漢波.工程項目責任成本管理與控制[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1.
[2]畢紅春.淺議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體系及控制[J].科技創業月刊,2005,(7).
[3]黃相榮.水電工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初探[J].人民長江,2005,(5).
[4]楊莉.項目實施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J].科技情報開發經濟期刊.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