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河南省信陽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信陽河流眾多,分屬長江、淮河兩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98.2%,屬長江水系的流域面積僅占1.8%。信陽地處淮河上游,淮河在河南省境內流長437km,其中在信陽境內長363.5km。淮河支流密集,淮干南側支流占支流總數的2/3,河短流急,水量豐富,淮河支流流域面積在2000 km2以上的有8條,100km2以上的48條,其中一級支流15條。全市河流水面面積共計3.7萬hm2,占全市總面積的1.96%。
信陽年降雨量1300mm左右,年均水資源總量90億m3,人均水資源1230m3,是河南省人均的3.2倍。全市有大型水庫5座,中型水庫13座,小型水庫866座,總庫容40.52億m3,水資源總量占河南省總量的22%。信陽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78.60億m3,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26.85億m3,扣除多年平均重復量17.41億m3,實際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88.04億m3。
信陽市水功能區劃一級區劃涉及12條河流,總長度1425.5 km,計21個水功能區;二級區劃涉及7條河流,總長度616.7km,計有27個水功能區。
河南省水環境監測中心信陽分中心2011年共監測淮河流域2個水系,9條主要河流,43個代表性河段,總長1027.7km。在監測的43個河段中,以《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為依據,分全年期、汛期、非汛期進行水質評價分析。
全年期評價結果:全市水質達到和優于Ⅲ類、符合飲用水源區要求的河長778.7 km,占評價總河長的75.8%;達到Ⅳ類、Ⅴ類標準,符合工農業用水區及景觀娛樂用水區水質要求的河長分別為186km、63km,分別占18.1%和6.1%;遭受嚴重污染,水質劣于Ⅴ類。
汛期評價結果:全市水質達到和優于Ⅲ類、符合飲用水源區要求的河長973.7 km,占評價總河長的94.7%;達到Ⅳ類、Ⅴ類標準,符合工農業用水區及景觀娛樂用水區水質要求的河長分別為47 km和7 km,分別占4.6%和0.7%;遭受嚴重污染,水質劣于Ⅴ類,失去供水功能的河長0km,占總控制河長的0%。
非汛期評價結果:全市水質達到和優于Ⅲ類、符合飲用水源區要求的河長712.7 km,占評價總河長的69.3%;達到Ⅳ類、Ⅴ類標準,符合工農業用水區及景觀娛樂用水區水質要求的河長分別是206 km和5 km,分別占20.0%和0.5%;遭受嚴重污染,水質劣于Ⅴ類。
其中:淮河:淮河干流評價河長306.7km,共有9個河段。除了尤店淮河橋斷面在全年期符合工業用水區水質要求,其他8個河段的三個水情期均能滿足飲用水源區水質要求。
浉河:浉河干流評價河長65km,共有4個河段。南灣水庫段和羅山尤店鄉簡山公路橋段三個水情期均滿足飲用水源區水質要求;平橋滾水壩下5km段和平橋段三個水情期僅滿足工業用水區水質要求。其中平橋段劣于V類水標準的項目是氨氮,超過ⅠV類水標準的項目是揮發酚;平橋滾水壩下5km段超過ⅠV類水標準的項目是揮發酚和氨氮。
小潢河:小潢河干流評價河長44km,共有4個河段。石山口水庫三個水情期均滿足飲用水源區水質要求;信潢公路羅山小潢河橋段三個水情期僅符合農業用水區水質要求;息羅公路羅山小潢河橋段和竹竿鋪鄉河口段汛期均滿足飲用水源區水質要求,非汛期均失去供水功能,主要超標項目是氨氮。全年期分別符合農業和工業用水區水質要求。
寨河:寨河共1個河段。寨河段三個水情期均滿足飲用水源區水質要求。
閭河:閭河評價河長53.0km,共1個河段。閭河段三個水情期均滿足飲用水源區水質要求。
潢河:潢河評價河長144.0km,共10個河段。潢川段、潢川橡膠壩段、潢川橡膠壩下5 km段、潢川縣入淮河口段和新縣下3 km段非汛期分別符合工業用水區水質要求和農業用水區水質要求,主要超標項目是氨氮。其它5個河段三個水情期均能滿足飲用水源區水質要求。
潑河:潑河共1個河段。潑河段三個水情期均滿足飲用水源區水質要求。
白鷺河:白鷺河評價河長141.0km,共2個河段。白雀園段三個水情期均滿足飲用水源區水質要求;白鷺河入淮口段非汛期符合工業用水區水質要求和農業用水區水質要求,主要超標項目是氨氮。
史河:史河評價河長85.0km,共4個河段。史河全河段三個水情期均滿足飲用水源區水質要求。
灌河:灌河評價河長67.0km,共4個河段。除了鲇魚山段三個水情期均滿足飲用水源區水質要求,其余三個河段均符合工業用水區水質要求和農業用水區水質要求,主要超標項目是氨氮。
泉河:泉河評價河長54.0km,共1個河段。泉河段三個水情期均滿足飲用水源區水質要求。
2011年對有供水、養殖、灌溉等功能的5座大型水庫水質進行了監測和綜合評價:南灣、潑河、鲇魚山水庫3個水庫的水質均為Ⅱ類;石山口水庫非汛期和五岳水庫汛期水質為Ⅲ類,其余水期為Ⅱ類。監測結果表明5大水庫水質良好,符合生活飲用水要求。
2011年共監測了信陽市12眼井。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和《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進行評價,其中符合飲用水標準的井6眼,占監測井總數的50.0%,符合灌溉用水標準的井12眼,占100%。大部分井是由于鐵、揮發酚超標而不符合飲用水標準。
2011年信陽市城鎮入河廢污水量13500萬t/a。主要污染物COD11477萬 t/a,氨氮 1428萬 t/a,揮發酚 3.88萬 t/a,BOD5441萬t/a,總磷261萬t/a,總氮1535萬t/a。
由于近年來信陽市城市人口的增長、工農業的飛速發展,信陽市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須加強對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保護。
針對當前普遍存在的水資源意識和環境意識淡薄的現象,每年通過對“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的宣傳教育活動,喚起全社會的水危機感和水憂患意識,不斷提高全社會、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保護水資源的積極性,真正貫徹落實水資源保護的各項政策、法規,滿足社會持續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
5.2.1 完善水資源保護法規∶按照“合理開發、綜合利用、積極保護、科學管理”的原則,根據全國性的法律法規,制定相應的地方性的實施細則或補充規定,健全水資源保護措施,促進其貫徹和落實,為強化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奠定基礎。
5.2.2 加強取水許可水質管理和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各有關部門應嚴格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的明確規定和要求,加大排污口監督管理的執法力度,加強取水許可水質管理。
5.2.3 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對信陽市的水資源管理要嚴格實行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用水定額管理、水資源有償使用四項制度,強化入河排污口管理,優化配置和合理使用水資源,明確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明確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嚴格控制入河排污總量;明確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堅決遏制用水浪費。
5.2.4 多層次、全方位地保護水資源
一是控制污染源。水污染的根本原因是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保護水資源的根本途徑在于控制污染源,對此應采取如下措施:嚴格把關,堅決控制新污染源。限期達標,加快治理老污染源。在污染源未得到徹底根治之前,加強污染源限排也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措施。二是高度重視城市生活污水的治理工作。目前,城鎮人口非常集中,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生活污水量急劇增加。因此,在狠抓工礦企業污染源治理的同時,應高度重視城市生活污水的處理,消除生活污水對水資源的威脅。三是污水資源化。以處理后的復用代替處理后的排放,實現污水的再生利用,既可緩解水的供需矛盾又可減輕水污染,大大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四是優化水資源的調配,改善水質。在調配水資源時,不但要考慮水多水少的問題,同時要考慮水質的優劣,在滿足灌溉、供水的同時,考慮環境用水的要求,把防止水污染事故的發生作為一個重要目標,改進和優化調配方案。五是控制面污染源。面污染源一般來自農業、森林砍伐、礦業、建筑與城市5個方面,其中農業施用化肥、農藥對徑流的污染最為普遍。為控制面污染源,應大力加強水土保持工作,植樹造林,擴大植被綠化面積,積極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肥、農藥,發展生態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