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玉秋,王洪瓊,陳華珠
(徐聞縣南山衛生院五官科,廣東 徐聞 524100)
鼻內鏡手術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成為鼻外科手術的常用方法,尤其適用于鼻竇炎、鼻息肉等疾病,具有損傷輕微﹑安全性高﹑治愈率高等優點。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徐聞縣南山衛生院對253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采取了鼻內鏡手術治療,取得良好臨床效果?,F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253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男185例,女68例,年齡23~74歲,平均(45.6±8.6)歲。其中83例單側病變,170例雙側病變。入院前所有患者均有鼻塞、膿涕、頭痛和嗅覺障礙等癥狀,部分患者伴有慢性咽炎等癥狀。所有患者均行CT冠位或冠軸位掃描檢查,根據1997年??跁h鼻竇內鏡手術診斷標準分期[1]:Ⅰ型117例(其中Ⅰ期25例、Ⅱ期44例、Ⅲ期48例),Ⅱ型114例(其中Ⅰ期62例、Ⅱ期34例、Ⅲ期18例),Ⅲ型22例。
根據患者的病情和病變范圍,確定手術種類,所有患者均在鼻內鏡下行鼻部手術治療。術后常規應用抗生素和鼻部局部用藥,并進行相應的術后處理。
觀察患者的鼻塞、鼻腔分泌物、頭痛、嗅覺等的改善程度,并通過內鏡檢查術腔上皮化情況,判斷臨床療效。臨床療效標準參照文獻[1]標準,分為治愈、好轉、無效3個等級。
1.4.1 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由于患者經受疾病的痛苦,加上對鼻內鏡手術缺乏相應的了解,術前常出現一些心理不適或對手術有畏懼心理,術前的心理護理對取得患者的配合和手術的成功非常重要,本院在日常護理操作中貫穿了心理護理,詳細講解手術方案是經醫生討論得出的結果,介紹鼻內鏡手術的成功案例,并介紹手術的過程、注意事項、術后療效以及一些可能的不適與并發癥等,讓患者對手術充滿信心,配合醫護人員積極治療和做好術前準備。
2)術前準備:患者入院后,了解病情,病史及既往史,有無高血壓、心臟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充血性疾病等,并協助患者進行各項常規準備。①術前1 d剪除患者的鼻毛,清潔鼻腔和全身個人衛生,男患者應剃胡須。要注意勿損傷患者鼻黏膜。②術前各項檢查:包括血常規、鼻竇CT、胸部透視、心電圖、出凝血時間、生化等。③指導患者改用口呼吸,以適應術后雙側鼻腔填塞的情況。并教會患者如何沖洗鼻腔和滴鼻藥的用法。④對焦慮患者,術前晚應用適量鎮靜劑幫助睡眠。⑤術日清晨更衣,禁食水,囑患者不戴假牙、角膜接觸鏡、首飾等。⑥控制局部炎癥,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確保適應手術[2]。
1.4.2 術中護理
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動態監測血氧飽和度,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患者口鼻腔的分泌物和血液,保持術野清晰清潔,防止咳嗽、窒息。術中應密切注意出血量。當手術進入動脈區后,及時測量患者血壓,注意止血,少量出血可壓迫止血,失血多時,應給予止血藥物并加快輸液速度。
1.4.3 術后護理
1)一般護理:術后,全身麻醉患者回病房后,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以防嘔吐時發生窒息,6 h后取平臥位或側臥位,術后第1天改半臥位;局部麻醉加表面麻醉的患者取半臥位,可減輕手術區充血水腫,有助于患者鼻腔呼吸,緩解鼻塞癥狀,還有助于鼻腔分泌物和滲血的流出,降低感染的發生。應及時給予患者吸氧,了解術中失血量,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若血壓脈搏異常,患者應平臥,正常后改半臥[3]。術后48 h內給予患者鼻部冷敷,減少組織腫脹,隨后給予熱敷,有助于局部血液循環和修復黏膜組織。囑患者避免大聲講話,勿按壓鼻部,避免出血。術后6 h后,患者可進半流質飲食,2 d后可進普通飲食,囑避免刺激性食物,鼓勵多吃蔬菜水果等。若發現患者生命體征、五官及精神狀態異常,應及時向醫生報告及時處理。
2)術后不適的護理:手術后,患者常會出現不適和手術區疼痛,醫護人員應加強病房巡視,積極給予心理安慰和生活上的幫助,必要時可遵醫囑給予藥物控制。加強患者的口腔護理,避免因張口呼吸而引起的咽干和咳嗽,鼓勵患者多喝水,細心指導患者習慣用口呼吸。
3)換藥:術后24~48 h內應取出鼻腔填塞物,若出血較多,可分次取出。并用1%地塞米松麻黃素每日滴鼻3次,注意防止鼻腔干燥。此外,每日應注意吸引患者術腔內的分泌物和血塊,沖洗鼻腔,把握沖洗液溫度,避免液體太冷而刺激患者黏膜,注意觀察沖洗出的液體顏色和是否有膿液。鼻腔換藥前,應向患者講解可能出現的不適并指導如何配合,可與患者談話,分散其注意力,緩解患者的緊張。
1.4.4 出院指導
患者出院后,鼻腔仍需定期沖洗和換藥,術腔完全上皮化通常需2~3個月,因此術后1個月內,需每周復診1次,2個月內每半月1次,半年后每月1次。并指導患者做好鼻腔的自我護理,注意避免感冒,防止病情復發,并密切注意不適癥狀,及時就診。
經過治療及精心的圍手術期護理,本組253例治愈222例(87.75%),好轉31例(12.25%)。其中Ⅰ型117例患者,治愈112例(95.7%),好轉5例(4.3%);Ⅱ型114例,治愈97例(85.1%),好轉17例(14.9%);Ⅲ型22例,治愈13例(59.1%),好轉9例(40.9%)。術后隨訪3~12個月,均未發生嚴重并發癥。
慢性鼻炎、鼻息肉病情容易反復,在治療的早期,患者癥狀改善明顯,但效果隨時間推移呈下降趨勢[4]。術前有效的心理護理能減緩患者的焦慮、恐懼和緊張等情緒,積極配合治療,確保了手術的順利進行。術中針對性護理措施,可使手術平穩、順利地進行。術后的精心護理鞏固了手術效果,有效地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手術的療效。
患者行鼻內鏡手術前后,本科護士進行了上述的系統護理,提高了治療效果。通過上述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本組253例患者在術前能夠積極配合進行各項術前準備,情緒平穩,手術安全順利;術后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未發生因護理不當而導致的并發癥;有針對性的出院指導,使患者自我保健意識得到提高,自覺做到定期復診,確保了治療效果。
筆者體會:1)術前要注意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基本資料,在此過程中,貫徹心理護理,安慰患者,體貼和同情患者的痛苦,體現人文關懷,讓患者擺脫焦慮緊張和恐懼等不良情緒,激發患者戰勝疾病的信息,這能很好的促進后續的手術和康復過程;2)術中護理非常重要,良好的護理能有效提高手術的成功率,要注意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和失血量,避免因護理不當而導致手術失敗;3)術后護理動作要輕柔,關心體貼患者,視患者為親人,以良好的護理服務幫助患者順利康復,出院時應有針對性的做好院外指導,以鞏固療效。
總之,護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良好的鼻內鏡行鼻部手術圍手術期護理,對提高手術效果非常重要。
[1]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臨床分型分期及內窺鏡鼻竇手術療效評定標準(1997年,海口)[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98,33(1):134.
[2]趙永昌,張春明.功能性內鏡鼻竇手術圍手術期護理[J].護理研究,2005,19(8):1565-1566.
[3]徐君.鼻內鏡手術治療鼻竇炎鼻息肉圍手術期的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9,16(6):41-42.
[4]臧永幸.鼻竇鏡下鼻息肉85例的術后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6):6473-6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