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
(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寧波 315100)
除了黑心企業,還有誰應該為毒膠囊事件買單?
周軍
(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寧波 315100)
近日,持續深入報道的毒膠囊事件使中國的醫藥行業再度蒙羞,面對近幾年來不斷出現的醫藥企業違法違德、損害公眾生命健康的惡性事件,人們不禁要追問醫藥企業何以如此大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一而再、再而三地“以身試法”?除了企業自身、直接可見的原因外,還有沒有更大的導致醫藥企業作惡的幕后黑手?
偷工減料、摻雜使假,做出這樣的行為,涉案企業自身首先應負主要責任。但是,社會整體意識的落后和對生命敬畏的缺失無疑是某些企業“一切向錢看”的企業價值觀產生的溫床。不久前,人們在激烈爭論“活熊取膽”是否應當被禁止時,某中醫藥協會不是就高調倡導“動物保護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被人類利用嗎”?實際上動物也是生命,整個社會對動物的生命不敬畏,強調為己所用,那么,一部分人為了獲得需要的利益,漠視他人的生命,是否可以看做是我們對生命不敬畏的另一種表現?這其實就是一種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必然。無獨有偶,毒膠囊事件發生后,媒體上仍然有衛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系統的專家宣稱“一個人每天吃6個毒膠囊沒事”的論調,這位專家的“高論”再次折射出我們這個社會缺少敬畏生命的意識。在這樣一個缺少對生命的敬畏、漠視生命價值的社會中,醫藥企業用毒膠囊制藥也就是順乎邏輯的事,發生毒膠囊這樣的事件不過是早晚而已。
今天的社會,老實做人常常被看做迂腐木訥,巧言令色、虛與委蛇則被當作善于溝通交際的人才。過去,梨園弟子不甘于為人玩物還爭個戲德藝品,現在娛樂界靠潛規則上位則是不爭的事實,為了出名獲利,多少人爭先恐后地出賣身體吸引眼球,主動娛樂大眾。道德、責任、名譽對很多蕓蕓眾生仿佛是天方夜譚,迷惑者有之,嗤之以鼻者更是不在少數。同樣為了逐利,企業將責任、道德拋置九霄云外;為了迎合世俗,學校將責任、道德教育束之高閣。在現實中,追求責任、恪守道德者,往往吃虧被邊緣,美德不被認可和贊賞;而那些巧于鉆營、慣于投機取巧,無視責任和道德者則每每平步青云、一夜暴富、占盡風光。這種畸形的價值評判體系與流行的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互相呼應,迫使更多的人放棄對原則的恪守,而隨波逐流。部分醫藥企業就在這種墮落的社會道德風氣中“理所當然”地拋棄責任,背棄原則,毫不羞愧地、無所懼怕地干起黑心營生。
畸形的價值評判和急功近利的價值導向也表現在政府匆匆忙忙出臺的相關政策和制度中。如“基本藥物競標制度”出臺后某些地方“惟低價是舉”的政策,促使了一批無德藥企不擇手段地降低藥價,以便在競標中以低價勝出,最終獲得基本藥物的采購權。“安徽模式”招標遭到醫藥界眾多質疑,稱其為“劣幣淘汰良幣”制度。在這樣一個混淆了基本價值取向的制度環境中,降低成本、制假售假、成為一部分藥企確保達到目的的不二選擇,“降低藥價,保住生存”也成為不法醫藥企業最堂皇的理由。
據媒體報道,浙江省新昌縣共有43家膠囊生產企業,年產膠囊1 000億粒,膠囊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一。毒膠囊事件被曝光后,已有7家企業被查實涉嫌生產毒膠囊。在這樣一個“膠囊之縣”中,有這么多企業存在著嚴重的違法生產行為,為什么只有被媒體曝光后才去檢測、處理相關人員,之前難道不知道或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政府監管部門是如何監管的?新華社新聞稿中提到,在這些違法企業中去年已有兩家企業上了縣藥監局的黑名單,但是,僅分別被處以2萬元至5萬元的罰款以及沒收了問題原料,當場銷毀了一部分成品。但是,這種不痛不癢的處罰對于違法企業根本起不到震懾作用,事后這些企業依舊重操舊業。而藥監部門既沒有繼續跟蹤監測已經發現問題的違法企業,也沒有順藤摸瓜展開更大范圍的對違法企業的監管打擊。正如一位當地的膠囊廠商的話:“抽檢‘中招’損失撐死不過10萬元,用三四噸工業明膠代替藥用明膠這些錢就賺回來了。”當地藥監部門的領導介紹他們的工作是“藥監部門對當地企業每年一般進行兩次抽檢,分為計劃性檢查和突擊檢查,”缺少時時監控是目前政府監管部門對一些重要行業監管不力而失職的最重要的原因。正如知情人士所說:“使用工業明膠早已是這個行業‘公開的秘密’,但藥監的抽檢就像懶貓捉老鼠,一年捉兩次還大喊一聲‘貓來了’,真正有問題的企業肯定多于查出來的企業。”因此監管部門未擔當應盡的監管職責,缺乏責任感,日常監管缺位或查而不處、罰而不嚴的失職、瀆職現狀導致違法企業違法成本過低,是很多企業產生“大家都這樣”、“罰得起”心態的主要原因,而監管部門如此不給力的監管背后,是否還隱藏著權力尋租、權錢交易的丑聞也有待進一步調查。
醫藥產品關乎社會公眾的生命健康,要使醫藥事業健康持續發展,就必須從源頭進行管理,這種管理既要有強化法治管理的硬手腕,也要重視和強化道德、責任、政策等軟環境的改變。
201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