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駒
(湖北省荊州市中醫醫院 荊州434000)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因特定頭位改變而誘發的陣發性短暫眩暈,為常見的前庭末梢器官病變,亦稱為管石癥或耳石癥。該病發病率高,占所有周圍型眩暈的15%~17%。自2008 年以來,本人采用動態手法復位治療良性位置性眩暈25 例,效果滿意?,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5 例,男8 例,女17 例;年齡28~71 歲,平均46.2 歲;病程最短30 min,最長12年。合并顱腦外傷病史3 例,高血壓病史8 例,頸椎病病史5 例。所有患者均表現為發病突然,癥狀的發生常與某種頭位或體位活動有關。主訴出現明顯的視物旋轉感,激發頭位(患耳向下)時出現眩暈癥狀,眼震發生于頭位變化后3~10 s,眩暈則常持續于60 s 之內,可伴惡心及嘔吐。變位性眼震試驗可確診,聽力學檢查一般無異常。
1.2 診斷標準 臨床上出現因頭位改變而誘發短暫性眩暈發作。BPPV 的臨床表現有5 個特征:(1)潛伏期:頭位變化后1~4 s 后才出現眩暈;(2)旋轉性:眩暈具明顯的旋轉感,患者視物旋轉或閉目有自身旋轉感;(3)短暫性:眩暈在不到1 min 內自行停止;(4)轉換性:頭回到原來位置可再次誘發眩暈;(5)疲勞性:多次頭位變化后,眩暈癥狀逐漸減輕。Dix-Hallpike 誘發試驗時出現眩暈發作伴特征性的離地、旋轉向下的眼震。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暈,如頸椎病、偏頭痛、椎-基底動脈系統供血不全及體位性低血壓等。Dix-Hallpike[1]誘發測試:患者坐于檢查臺上,在檢查者幫助下迅速取仰臥懸頭位,并向一側偏45°,BPPV 者,頭轉向患側時經數秒潛伏期后出現短暫眩暈和垂直旋轉性眼震,反復試驗有疲勞性。
1.3 治療方法 (1)患者坐于治療臺上,在治療者幫助下迅速取仰臥懸頭位,并向患側扭轉45 °;(2)頭逐漸轉正,然后繼續向健側偏45°;(3)將患者頭部連同身體向健側翻轉,使其側臥于治療臺上,頭部偏離仰臥位達135°;(4)坐起,頭前傾20°。完成上述4 個步驟為1 個治療循環,每一體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
1.4 治療結果 19 例患者經1~2 次手法復位治愈,6 例患者經3~5 次手法復位治愈。3 個月內5 例復發,經再次手法治療后治愈。治療過程中,患者除眩暈癥狀外,2 例出現惡心、嘔吐,5 例出現心慌出汗、面色蒼白等自主神經癥狀,無其他不適。
位置性眩暈分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和中樞性位置性眩暈兩類。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是在某一特定頭位時,激發伴隨有眼震的短暫陣發性眩暈,但不伴有耳鳴、耳聾等癥狀。眼震十分特殊,在坐位訓練改變至激發頭位時出現一種旋轉性的短暫的易疲勞的眼球震動,左耳向下時眼震為順時針方向,右耳向下時為逆時針方向,眼震持續過程中,先是逐漸增強,其后逐漸減弱,當從臥位回至坐位時,出現一種方向相反的短暫低速度眼震。
BPPV 主要是由于耳石器異位所引起,迷路老年性改變,或退行性變橢圓囊斑變性及耳石膜脫落后進入并沉積于半規管,特別是后半規管中。有少部分患者由顱腦外傷、血管病變,如高血壓、低血壓、頸基底動脈供血障礙引起的內耳循環障礙,特別多發于輕度頭顱外傷后數天及數周,或頭部加速減速運動時所致的外傷引起。有報道認為,變性耳石顆粒并非粘附于半規管壺腹脊部,而是游離于半規管長臂的內淋巴中,當頭部處于誘發體位時,耳石向重力方向移動引起內淋巴流動而使壺腹脊受牽引偏移而出現癥狀。BPPV 是一種可自愈的疾病,但其自愈的時間有時可達數月或數年,嚴重的可使患者喪失工作能力,故應盡可能地盡早治療。治療中首先采用心理治療,指出本病為良性過程,無嚴重的后遺癥,以減少患者的精神負擔。當眩暈發作劇烈時,盡量避免采用可引起眩暈發作的體位和頭位??寡炈幬锓悄歉捅韧最?、膽堿能抑制劑類等有一定效果。
手法復位的目的就是把耳石從半規管中旋轉出來,重新掉到橢圓囊中,從而治愈這種疾病。在復位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每個步驟的頭部所處的位置,特別是旋轉的角度,這決定著是否將患者的責任半規管(即后半規管)放置在最利于耳石沉降的位置,為下一步驟的操作奠定基礎。同時,準確的頭位不僅保證了耳石沿著我們預想的方向沉降,也使得耳石誤入其它半規管繼發形成另外類型的BPPV的可能性減小到更低的限度[2]。多數研究者的經驗是轉動角度大、速度快、引發出眼震則效果好。初次治療無效者,可反復多做,效果亦好。傳統的管石復位治療要求患者在治療后2 d 內不能躺下,以避免耳石碎片流回半規管。但近來也有報道在治療后患者躺下也有與傳統方法相同的療效。采用特殊的轉椅緩慢轉動可以避免治療時發生眩暈。用震蕩器震動乳突部,可使耳石碎片從膜或管壁上脫落或崩裂,有助于碎片轉出半規管[3]。
[1]Parnes LS,Agrawl SK.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egine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CMAJ,2003,169:681-693
[2]莊建華,黃堅.前半規管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的診治[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20(7):325-326
[3]Gans RE,Harringtongans P.Efficacy of benignal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with repositioning maneuver and semont liberatory maneuver in 376 patients[J].Semin Hear,2002,23:12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