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孔暉 張金華
(福建省福州市第二醫院 福州350007)
2007~2011 年本院對126 例低位肛瘺患者采取切除一期縫合療法和切除敞開引流療法的療效進行比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7~2011 年對126 例低位肛瘺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其中男82 例,女44 例;年齡18~71 歲,平均40.5 歲;病程2~13 年,平均2.8 年;其中低位單純性肛瘺98 例,低位復雜性肛瘺28例。126 例按入院先后分為兩組,切除一期縫合組60 例,切開引流組66 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上差別無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1.2.1 術前準備 縫合組術前1 d 半流飲食,晚上泡服番瀉葉15 g,術晨清潔灌腸。引流組術前半流飲食,術晨開塞露40 mL 灌腸。
1.2.2 手術方法 兩組均采用局部麻醉。縫合組:由瘺管外口注入美藍溶液,確定內口位置,探入探針,沿肛瘺外口皮膚作梭形切口,用組織鉗夾住并提起瘺道的外口,用手術剪沿瘺道硬索表面切開肛管皮膚及皮下組織,將瘺管完整的剝離直到內口,切除整個肛瘺的內外口和瘺道及周圍的瘢痕組織。止血后,雙氧水、碘伏沖洗傷口,強生4-0 快薇喬可吸收線縫合創口至齒線下0.5 cm,全層連續鎖邊縫合不留死腔,肛緣外創面4 號絲線褥式縫合,傷口蓋紗布。術后半流飲食2 d,控制排便,常規靜滴抗生素,微波照射,術后每日換藥。術后1 周拆除絲線。引流組:與縫合組同法確定內口,沿探針方向切開全部瘺管,將腐敗組織清除干凈,雙氧水、碘伏沖洗傷口,創面以凡士林紗布填塞,紗布覆蓋傷口。術后傷口每日換藥。
1.3 結果 兩組治愈率均為100%。縫合組59 例7~9 d 拆線出院,1 例創口輕度感染,21 d 內痊愈。引流組66 例15~35 d 痊愈。兩組均無1 例復發。愈合時間縫合組(9.2±5.2)d,引流組(20.5±10.2)d,縫合組創面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引流組(P <0.05)。肛門變形:縫合組無,引流組18 例。
低位肛瘺采用切除一期縫合,療程短,痛苦小,較好地保持了肛門的外形與功能,療效確切,但術后易發生感染而導致手術失敗。故目前多數肛腸科醫師對低位肛瘺多采取傳統的切除敞開引流,手術切口開放,療效確切,但療程較長,愈合慢,術后瘢痕收縮可引起肛門變形,嚴重時妨礙肛門的功能。我院在治療中注意以下幾點,使縫合術的成功率明顯提高:(1)術前腸道準備充分,以防止其內容物污染切口[1]。(2)瘺管及周圍的瘢痕組織要剝離干凈,嚴格消毒,術中切口修剪完畢縫合前要用雙氧水、碘伏洗傷口。(3)使用美國強生快薇喬4-0 可吸收線,快薇喬-可吸收線可在14 d 內被人體吸收,避免長期線頭殘留引發傷口感染及復發,提高縫合技巧,關閉好內口,應用連續鎖邊縫合,創面縫合時不能留有死腔,黏膜及皮膚應對合整齊,使肛門創口術后平整,瘢痕組織少,外形無外翻及內陷,縫合完后緊貼縫合處覆蓋一碘伏紗布,對防止細菌侵入傷口有意義[2]。(4)術后控制排便,術后48 h 創口表面即被重新上皮化,48 h 后排便,細菌不易侵入創口內。(5)嚴格掌握適應證,感染明顯、有較多的膿液及壞死組織時不宜用本術式[3]。
[1]劉天威,張根福.低位單純肛瘺一期切除縫合27 例[J].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2001,7(2):27
[2]Marvin L.Corman.結腸與直腸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834-835
[3]張東銘.大腸肛門局部解剖與手術學[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