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2012年7月9日,農業部辦公廳以農辦漁[2012]83號文印發了《全國漁業互助保險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了“十二五”期間我國漁業互助保險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重點和目標。要求到“十二五”末,實現漁業互助保險業務規模20億元、為漁業行業提供風險保障4000億元、年均增長率達20%,漁業互助保險運行機制逐步完善,政策性漁業保險制度逐步建立。《規劃》提出,要確立互助保險組織的法律地位,納入國家保險業監管,爭取財政保費補貼,建立政策性漁業互助保險制度,豐富保險險種,加強業務建設和提高漁業防災減災能力等。
漁業互助保險歷經10多年發展,現已得到農業部的高度重視。漁業互助保險組織是漁業企業與個人自愿組成、實行互助共濟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組織。機構性質為社團事業編制,實行會員代表大會制度,設理事會和監事會,日常工作由秘書處負責。宗旨是通過組織漁業系統會員互助共濟,為會員生命財產損失提供經濟補償,并向會員提供安全服務,提高會員防災抗災能力等。
因此,農業機械安全協會開展的農機安全互助保險應學習借鑒漁業互助保險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