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手術室,南昌 330006)
股骨頭壞死及股骨頸骨折是骨科臨床上的常見疾病,隨著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成熟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接受人工全髖關節手術的患者逐步增加[1],為提高生活質量該手術也正被用于更加年輕的患者,因此翻修手術也逐步增加,常見的翻修原因有假體松動、人工關節脫位、再骨折、假體斷裂及感染等[2]。2008年9月至2010年7月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對15例患者實行人工全髖關節翻修手術,取得顯著效果,現將手術護理配合總結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15例實行人工全髖關節翻修手術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齡40~70歲,平均56.5歲。末次翻修距首次手術時間13~18年,平均15.5年。
2)手術方法:手術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患者取側臥位90°,采用原手術切口(后外側入路),切除原有皮膚瘢痕并向上下延長,以擴大顯露范圍。切除關節囊和瘢痕組織,顯露并脫出關節,取出松動的假體。如假體取出困難,經假體-骨界面用細克氏針鉆孔或用有彈性的薄骨鑿分離假體與骨水泥界面,再取出假體,清除假體周圍組織,行結構性骨移植,用同種異體股骨髁修補骨缺損,再用骨水泥固定髖臼假體加植骨、髖臼重建鋼板的方法,安裝上翻修假體,股骨假體選擇廣泛涂層或全涂層的假體,復位,沖洗,縫合切口。
1)術前訪視:翻修手術為再次手術,患者心理復雜。一方面患者經歷了初次手術,但手術后諸多并發癥使其困擾,期望能通過再次手術獲得較好療效,期望值較高;而另一方面翻修術較初次置換術難度更大,結果較初次置換手術難以預測。因此,患者心中存在較多顧慮,擔心手術效果、經濟費用等,易產生悲觀、沮喪、焦慮情緒,這就要求術前1 d巡回護士到病房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了解患者全身狀況,向患者做自我介紹,并介紹手術室環境及手術有關情況,讓患者了解翻修術的必要性及優點,使患者增強手術信心,積極配合手術。
2)手術間準備:手術安排在百級層流潔凈手術間,術前1 h開啟空氣層流凈化系統,室溫保持在20~22℃,嚴格限制手術間人員數量,減少人員流動。
3)用物準備:骨科器械包、專用關節拆卸器械、翻修關節器械、血液回收機、C臂機、骨蠟、0號抗菌薇喬線、2/0滑線等。
4)特殊材料準備:翻修假體、異體股骨踝、重建鋼板、鋼纜等。
1)術前配合:與麻醉醫生核對患者信息,確認患者信息無誤后建立靜脈通路,靜脈滴注抗生素,協助麻醉醫生完成全身麻醉插管、中心靜脈置管、完成留置導尿,根據術者要求固定患者于標準側臥位,常規側臥90°,胸側臂放一啫厘墊,下面的肢體膝關節微屈,在膝關節上放一小軟枕并固定好,患肢伸直,用骨盆固定架固定好恥骨聯合和尾骨處,保護好皮膚,要求骨盆在術中不發生任何擺動,手臂置于擱手架上,防止過度外展,督促醫生嚴格皮膚消毒、鋪巾,并保護好會陰部皮膚。
2)術中配合:由于人工全髖關節翻修手術時間長,操作復雜,出血多,因此術中必須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準確記錄尿量、出血量及輸液量、填充骨水泥后患者有無反應等,及時提供術中所需物品,時刻注意手術進展情況,及時清洗回收的血液并回輸給患者。使用電刀時,保證負極板與皮膚有效的接觸面積,防止患者皮膚燙傷,并根據術者要求調節電刀大小,保證手術的需要。
3)術后配合:手術結束后搬運患者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好患肢,使患肢處于外展位,嚴防關節脫位,搬運時因體位變化常引起患者血壓下降,因此要注意血壓的變化并及時處理。
1)器械護士必須提前30 min洗手,將常規器械及特殊器械擺放整齊有序,與巡回護士核對清點器械、紗布、針線等數目,協助消毒、鋪巾,連接自體血回收機吸引接頭及電刀。
2)器械護士熟悉手術步驟,做到心中有數、主動配合手術,并熟練掌握取出原假體的器械及打壓植骨器的使用方法。術中將原假體取出后,切下的假體周圍組織要妥善保管并送檢,徹底清除假體周圍組織及骨水泥后,用雙氧水、碘伏、生理鹽水反復沖洗,異體股骨髁植骨,安裝上翻修假體,電凝徹底止血,清點器械、物品及敷料,清點無誤后放置引流管,逐層縫合切口。
人工全髖關節翻修術創傷大,手術時間長,手術患者年齡大且伴有其他疾病,臟器功能與抵抗力下降,感染是術后的一個災難性并發癥,手術的成功不僅取決于醫生的技術水平,而且與完善的手術護理密切相關。筆者認為:術前應訪視患者和查閱病歷,高度重視患者的病情;術中應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要把預防感染放在首位。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效果與假體植入位置的準確有直接關系,而手術體位可直接影響手術醫生對髖臼的定位和前傾角度判斷的準確性[3],因此要求擺放的手術體位必須準確,否則會影響手術效果。但在保證手術需要的同時,必須注意患者的感覺舒適,預防因受壓時間過長而引起的并發癥。總之,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巡回護士和器械士要有高度的責任心,確保手術成功和遠期療效。
[1] 陶崑,沈灝,張先龍.髖關節表面置換并發癥及原因分析[J].中華骨科雜志,2008,28(1):68-69.
[2] 李平,倪建國,邱貴興.髖關節置換術后翻修原因淺析[J].骨與關節損傷雜志,1999,14(6):420.
[3] 楊慶銘.全髖關節置換術失敗原因分析[J].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學報,1996,16(6):38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