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明,左玲玲,張春青
(萊西市水利局,山東 萊西 266600)
萊西市位于膠東半島中部,總面積1 522 km2。降水和徑流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冬春少,夏秋多。汛期降水集中,容易形成徑流和洪水;非汛期干旱少雨,河道經常斷流無水。由于工程條件等限制,對汛期的雨洪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低,大量的雨洪水由于無法攔蓄而白白流失。利用大中型水庫深化雨洪資源調度,用于干旱季節農業和生態供水,可以使雨洪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這對于缺水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具有重要意義。
萊西市境內河流61條,其中大沽河、小沽河、洙河、五沽河4條河流較大。建有大型水庫1座(產芝水庫),中型水庫3座(北墅水庫、高格莊水庫、堤灣水庫),小型水庫51座。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78.8 mm,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3.12億m3,其中:地表水2.13億m3,地下水1.47億m3,兩者重復量0.48億m3。水資源可利用量平水年2.46億m3,枯水年1.68億m3,特枯水年1.31億m3。人均水資源量430 m3,畝均443 m3,是全國人均的19.5%,是世界人均的4.5%。據測算,平水年水資源總量基本能夠滿足用水,但在枯水年將缺水0.7億m3,特枯年缺水1.3億m3。由于水資源在地區之間、年際之間、季節之間分配不均,行業之間需水量和需水時間也存在差異等原因,在總量缺水的情況下,表現在局部余水和缺水現象比較突出。由于缺水,農業產量、工業生產、城市供水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約。
據統計,萊西市汛期4個月徑流量占全年徑流量的84%,而非汛期8個月僅占16%,汛期大量降水形成洪水后,很難攔蓄或因無工程措施而白白流走,能夠攔蓄利用的不足65%,雨洪資源利用率較低。多年來,萊西市的產芝、北墅和高格莊3座水庫對攔蓄洪水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從多年運行情況看,棄水也較多。2001以來,年均棄水9 851萬m3。其中產芝水庫年均棄水4 939萬m3(部分棄水是由于工程建設);北墅水庫年均棄水3 940萬m3;高格莊水庫年均棄水972萬m3。據了解,以上3座水庫近幾年都沒有較大數量的農業和生態供水,如果通過采取合理調度,深化豐枯調節與互補措施,可以避免汛期洪水集中下泄,并將洪水攔蓄用于干旱季節農業生產和生態供水,其潛力和效益是明顯的。
1)管理體制。大中型水庫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統一調度,汛期按照上級防汛要求進行控制運用,非汛期執行調度令,調度權在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2)調度制度??刂七\用指標靈活性不足,以豐補歉、豐枯調節的調度方法有待完善,對農業和生態供水考慮不足。3)單位編制。大中型水庫都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正常運行管理經費不足,導致管理過程中重視經濟利益,忽視社會和生態環境效益。4)資金保障。水庫農業和生態供水基本無收入,在下游需水季節,水庫放水不但沒有收入,而且可能因蓄水減少而損害水管單位利益,農業和生態供水積極性不夠。
1)調度方法。大中型水庫在滿足城市生活和工業供水的基礎上,非汛期和干旱季節應實施農業和生態供水,以提前騰出部分庫容用于汛期攔蓄洪水,改變汛前水庫高水位運行狀態,減少棄水。具體實施過程中,水庫可以在留足2年城市和工業用水的基礎上(考慮水庫蒸發、滲漏和不來水),擇機實施農業和生態供水。農業供水從干渠中以小流量下泄為主,生態供水可以從干渠和河道中小流量下泄,以達到節約放水、保障用水、補充地下水、改善水環境和汛前騰庫汛期攔蓄洪水的目的。
2)爭取支持。大中型水庫調度管理和控制運用,接受青島市水主管部門的統一領導。應積極協調爭取上級支持,為科學決策、適時調度創造條件。
3)完善制度。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調度管理制度,逐步提高綜合調度、聯合調度和統一調度水平,確保調度運用科學合理高效,確保調度能充分挖掘雨洪潛力,發揮水資源綜合效益。
4)資金保障。產芝、北墅和高格莊3座大中型水庫作為萊西市的骨干水利工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水庫的管理應綜合考慮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效益。但由于水管單位的自收自支性質和資金困難,難免把追求經濟利益放在首位,從而影響到水庫綜合效益的發揮。尤其在農業和生態供水方面更應該給予關注。因此建議:水庫管理單位管理經費由財政負擔,實現運行管理從注重經濟利益向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轉變。同時,對農業和生態供水給予財政補貼或從水資源費中給予補助。
5)實施聯合調度工程建設。萊西市為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全力構建了4座大中型水庫串聯調度體系,可增大調蓄能力,對挖掘雨洪資源潛力也很大。主要工程措施有:北墅水庫向產芝水庫輸水暗渠加固工程;高格莊水庫向產芝水庫引水工程;產芝水庫向堤灣水庫調水工程。工程以產芝水庫為中心,向周邊3座中型水庫輻射,形成調、引、蓄、存的骨干水源網,使4大水庫連為一體,提高調節能力,減少棄水,實現水資源的跨區域、跨流域調配,滿足貧水區用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