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強 ,王偉建
(1.淄博供水分局,山東 淄博 255000;2.山東黃河河務局供水局,山東 濟南 250011)
“兩水”是指農業用水和非農業用水。非農業用水是指農業用水以外的包括工業用水、城鎮居民生活用水、生態景觀用水等。“分供”就是通過完善計量方法和管理制度,科學、嚴格、清晰地界定農業用水和非農業用水的界限,實行單獨計量,區別收費。推進“兩水分供”工作有利于規范水調行業的行為,提高供水服務質量,維護用水戶和供水單位的雙方利益,有利于減少水資源損耗,提高有限黃河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
2000年11月,山東省物價局轉發了國家計委《關于調整黃河下游引黃渠首工程供水價格的通知》(計價格[2000]2055號),決定從12月1日起,黃河下游引黃渠首工程供水價格調整為:農業用水4—6月份1.2分/m3,其他月份1分/m3;工業及城市生活用水4—6月份4.6分/m3,其他月份3.9分/m3。由于農業用水與非農業用水在價格上產生差異,用水單位就滋生了“農水非用”的思想。2005年4月,山東省物價局根據國家發改委 《關于調整黃河下游引黃渠首工程供水價格的通知》(發改價[2005]582號)精神,決定從7月1日起,調整黃河下游引黃渠首工程供水工業和城市生活用水價格,具體規定為: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4—6月份6.9分/m3,其他月份6.2分/m3;2006年 7月 1日以后,4—6月份 9.2分/m3,其他月份8.5分/m3。農業用水價格暫不作調整。農業用水與非農業用水的價格進一步加大,用水單位“投機取巧”的思想滋長。
據了解,目前有些引黃閘既擔負農業用水,又擔負非農業用水供水任務。閘后渠道不分,“兩水混供”,引水時若不加強管理、采取措施,農業用水與非農業用水同時段同渠道運行,農非合用,農水非用,要做到嚴格、清晰地區分農業用水與非農業用水的界限,確實有一定的難度。
目前對“兩水分供”工作的研究和探討還處于起步階段。由于受多種因素的限制,非農業用水分水口多數未安裝監測計量設施,計量方法有的是按照用水單位提供的數據,有的是雙方協商的數據,計量手段落后,數據不準確,與實際情況有一定的差距。
在用水單位存有“投機取巧”思想意識,計量設施還不到位的情況下,加強監督檢查,是做好“兩水分供”工作的有效措施。目前,有些供水單位對“兩水分供”工作認識程度不高,片面地認為對用水單位實施監督檢查,會影響供需雙方的關系,在引水期間,沒有對供水單位實施監督檢查。
加強黃河水資源管理和科學配置,提高用水效率,是“維持黃河健康生命”的重要途徑。據調查,目前非農業用水的統計數量與實際用水量還有一定的差距,這是一種很大的損失。假如把1億m3的非農業用水轉嫁為農業用水,按2005-07至2006-06的價格計算,造成的經濟損失在520~570萬元,如果在2006-07以后,這種損失更大。因此,需要提高認識,算好經濟帳,把“兩水分供”放在供水工作的首位,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黃河是一條資源性缺水河流,目前,黃河水資源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黃河下游之所以能用上黃河水,實現黃河常年暢流,這是黃河水量統一調度的結果。各級供水部門要大力宣傳黃河水資源供需形勢和水量調度的重要性、必要性,使各級政府和用水單位真正認識到黃河水來之不易。通過宣傳與溝通,征得地方政府和用水單位的理解與支持。
推進“兩水分供”工作直接涉及到供需雙方的利益,處理不好會影響雙方的關系和黃河部門的權威。因此,要搞好水資源開發利用調研,摸清灌區和用水單位情況,供水部門要組織有關人員采取順藤摸瓜的方式,對各灌區、各取水口涉及的用水戶及需水用途、規模進行全面調查,真正掌握用水戶需水及用水的第一手資料。在摸清情況的基礎上,對非農業用水量較大,具備安裝遠程監測計量設施的非農業分水口,安裝遠程監測計量設施,實現遠程監視和自動測流,達到測驗數據準確可靠的要求,避免雙方爭端。
對非農業用水量較少、不具備安裝計量設施條件的,或當前未安裝計量設施的,采取靈活的運行管理機制,是解決“兩水不分,兩水難分”的有效措施。如淄博河務局采取分時段引水的方法,解決了閘后渠道不分,農業用水與非農業用水同時段同渠道運行的問題:在簽訂供水協議時,雙方要把供水數量、時間、類別、水價等一一講清,引水時,在某一時段要放農業用水,就僅限農田灌溉使用,待農業用水時段結束后,根據需要,簽定協議,再開閘放非農業用水,避免了農非合用、農水非用現象的發生。
強化監督檢查,是堵塞非農業用水滴、漏、跑、冒現象的重要手段。在引黃閘放水期間,尤其是在農業放水期間,供水單位要堅持晝夜監督檢查,杜絕滴、漏、跑、冒現象的發生。1)跟蹤水頭監督檢查,檢查農業用水是否真的把水送到田間地頭,檢查落實是不是農業用水,有無迂回、流失現象;2)巡回檢查,引水期間供水單位要組織人員沿引黃干渠、支渠巡回檢查,檢查各分水口有無開啟跡象、有無漏水現象;3)重點檢查,重點檢查非農業用水分水口、調蓄水庫、抽水泵站,檢查調蓄水庫水位有無上升,提水泵站有無開啟現象,查看引水情況,檢查提水記錄,核實引水量,通過監督檢查,嚴格區分用水界限,樹立黃河部門的權威,保證調度指令的順利實施,提高供水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