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水利廳廳長 王鋒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解決陜北的水問題,在渭河整治成功開局、引漢濟渭工程全線加快建設、漢江治理前期工作強力推進之后,進一步統籌全省水利建設,把陜北水資源通配統管、解決陜北水資源緊缺的問題進一步提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各級務必要在繼續強化節水、充分挖潛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統一思想,激發能動性,堅定不移地實施陜北黃河引水工程,破解水資源供需失衡這一突出的矛盾,為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可持續發展和老區群眾的幸福生活提供可靠的水資源保障。
我省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資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質性缺水和管理性缺水并存,這些問題在陜北地區表現得尤為突出。一是資源性缺水。陜北總土地面積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48.5萬人,年均自產水資源總量40.4億立方米,人均僅736立方米,約為全國人均水平2200立方米的三分之一,全省人均水平1125立方米的三分之二,低于國際公認的最低需求線,屬于重度缺水地區。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水資源的無序過度開發,造成地下水位下降、部分河道徑流量銳減、紅堿淖等湖泊逐年萎縮,省政府主要領導已經有過批示。加之部分煤礦采空區塌陷,造成水庫漏失或者枯竭,資源性缺水已呈明顯短板。據預測,陜北地區2015年GDP將達到3500億元,2020年超過5000億元,到2030超過8000億元。按照節約用水、高效用水的原則預測,2015年需水量將增加到18.3億立方米,2020年增加到27億立方米,2030年增加到32.5億立方米,需水量遠遠超出了18億立方米的全部可利用量。二是工程性缺水。近年來,陜北加快建設了以瑤鎮、采兔溝、李家梁水庫為標志的一批水源工程,總供水能力達到了11.5億立方米,現狀仍有1.4億立方米的缺口。按照水利部“87”分水方案,榆林、延安兩市耗水指標為10.6億立方米,陜北區域內除了在建的蓄引水工程外,可開發利用的水資源量已基本沒有,支撐陜北當前和今后長遠發展,保障城鄉群眾穩定用水需求,只能寄希望于過境的黃河干流取水。一方面由于黃河引水線路長、技術難度大,前期工作和準備工程建設滯后,導致黃河用水指標沒有用完。另一方面,從長遠用水需求來看,現有黃河干流用水指標難以支撐陜北能源化工基地持續快速發展。三是水質性缺水。近年來,陜北地區經濟煤油氣資源開發迅速崛起,隨之而來的是嚴重的水污染問題,延安市除寶塔區外都沒有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榆林市雖然已有9縣區建成了污水處理廠,由于運行費用問題,大部分沒有正常投入使用,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隨意排放,已經導致一些河流和供水水源嚴重污染,富營養化、高氟水等問題已經露頭,使得本已十分嚴峻的水資源形勢雪上加霜,2008年瑤鎮水庫水質富營養化、2010年的洛河污油泥泄露這就是一些典型的事件。四是管理性缺水。水資源是公共資源,水資源管理是各級賦予水行政主管部門的一項主要職能,由于用水管理方式還比較粗放,用水管理體系還不夠健全,水資源統一管理的法律法規相對缺失,加之水資源許可審批控制不嚴,部分地方水資源過度開發,在建工程提前超額分配供水指標,還有一些水資源為企業和工業園區所有,加之高耗水產業、企業還在繼續發展,缺水與水浪費并存,水權競爭愈演愈烈,管理造成的缺水問題也已經顯露。
由于以上四個問題的存在,陜北地區水安全問題已轉化升級到了水危機的程度。一是影響了群眾生活用水,近年延安、榆林兩市城區出現嚴重用水危機,今年來全省十余縣發生嚴重“水荒”,大部分都分布在陜北地區,主要是清澗、橫山、延長、延川、宜川、子長、安塞等縣,當地群眾不得不到幾十里外的地方拉水或高價買水,群眾的正常生活和社會穩定難以保障。二是嚴重影響了工業生產,水是工業生產的血液,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主要靠水,由于現狀供水能力不足,我們正在研究的美國陶氏化學等項目難以落地,能源化工基地的持續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一旦水危機趨勢加劇,企業停產在所難免。三是成為城市發展的最大“硬傷”,不僅影響城市生態環境、品位和形象,更影響城市投資、繁榮和整體競爭能力,對群眾的自信心和榮譽感帶來很大傷害。四是影響了群眾生活質量和農民收入的提高。水質是群眾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延安城區等地長期飲用受污染水,對群眾健康造成了重大的威脅。水量不足造成灌溉面積逐年萎縮,僅榆林市就有50萬畝農田失灌,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不容樂觀。總之,整個陜北地區已經呈現出水危機的狀態,對經濟發展、生態安全、群眾生產生活造成了全方位影響,下功夫解決陜北水危機問題,已迫在眉睫。
首先,黃河是穩定可靠的取水水源。黃河在我省全長720公里,陜北段多年徑流量240億立方米~260億立方米,豐富的水資源為引黃工程穩定可靠的水源。從全省范圍來看,實施黃河引水,是統籌三大區域水資源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省委、省政府2011年12月8日舉行引漢濟渭工程建設動員大會,實際上是引漢濟渭工程全線開工建設,隨著工程的加快推進,2017年將先期調水5億立方米進入渭河流域,從而為黃河引水提供了最現實的水量置換指標。加之,我省黃河用水指標沒有用完,多年來我省在黃河干流沒有一個重大水利工程,守著黃河沒水吃、鬧水荒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加大黃河引水工程的建設力度,是解決陜北水問題的必由之路,是全省水利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實施黃河引水已迫在眉睫。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地位和作用極其特殊和重要,是我國二十一世紀的重要能源接續地,也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增長極,水資源條件必須服從和服務于這一國家戰略。陜北能源化工基地持續發展對水的依賴加深、需求激增,呈現動態加劇趨勢,水的保障不提速,差距勢必越來越大。項目建設越推后,我們付出的代價和成本就越來越高。沿黃各級黨委、政府提早部署,積極推進,為這一設想做了一定的工作,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技術研究,在體制機制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盡管還需要進行進一步完善,但為推進引黃工程建設奠定了必要的基礎。所以我們要切實增強緊迫感,加快推進黃河引水工程。
第三,引來清水潤民生為各方所期盼。省委、省政府明確將陜北黃河引水工程確定為全省“十大水利工程”之一,要求在“十二五”期間加快啟動和推進,這是立足全省、統籌當前和長遠做出的重大決策,為沿黃各級黨委、政府所期盼。老區人民在過去年代里飽受了缺水之苦,長期以來為解決水的問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也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加快水源項目建設的愿望迫切。眾多的能源化工企業都視水資源為生命線,對水源項目建設都表示極大歡迎,愿意給予大力支持。這些都給黃河引水項目上馬創造了先決條件。我們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搶抓歷史機遇,研究解決體制機制等突出問題,下定決心干成黃河引水工程,引得清水潤民生。
但從目前的工作情況來看,黃河引水工程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思想認識方面有待進一步統一,尤其要對緊迫性的認識要切實的增強;二是要進一步深入研究體制機制的問題,運用好兩只手——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場無形的手,要防止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短期行為,要促進可持續;三是前期工作還相對滯后,從當前形勢對我們提出的高要求來衡量,延川和大泉引黃的前期工作還較滯后,建設、投資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任務仍然十分的艱巨。因此,我們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把實施黃河引水作為破解陜北水危機的必由之路,下定決心,乘勢而上,盡早啟動實施。
綜合分析陜北水資源狀況,科學測算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用水需求,加快解決陜北水危機問題,必須堅持“先生活、后生產、再生態”的原則,走“統一規劃、節水為先、治污為本、引黃開源、優化配置”的路子,充分挖掘現有供水工程的潛力,加快采兔溝、王圪堵、南溝門水庫工程建設,堅定不移地推進延川、大泉引黃工程建設,適度開采府谷巖溶水從黃河干流引水增加有效供給,解決陜北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缺水的問題。
一要認識足夠到位。各地各單位要牢固樹立水危機意識,充分認識水資源的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水資源作為戰略資源進行謀劃。要統籌當前和長遠,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節約保護進行統一規劃,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做到通盤考慮,合理布局,有序開發,科學配置,盡可能滿足各方的水資源需求。要按照分質供水、優水優用的要求,保障重點,統籌兼顧,特別是府谷巖溶水水質優良,是應該留給子孫后代的寶貴資源,開發利用必須首先保證群眾的飲水安全。同時要按照以水定產、量水而行的要求,以每一方水的最大產出效益作為衡量項目落戶的重要指標,堅持有多少水辦多少事,不能以超采地下水、犧牲生態水、擠占農業水為代價。
二要運用好“兩只手”。國家推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要求制訂并嚴格執行總量控制、用水效率、納污限制三條紅線,科學管好、用好水資源。陜北地區要加大用水總量控制力度,建立市、縣(區)分級用水總量控制指標,使每個地區都有明確的用水上限,作為各地需水管理的重要依據,通過總量控制,堅決遏制區域不合理用水需求。各級政府以及水行政主管部門要算好水賬,把好水關,形成服務大局、運行良好的水利體制機制,統一管理和開發利用水資源。尤其要合理運用好政府這只有形的手和市場這只無形的手,既充分調動市場的積極性投資水利建設,又要按照水——這一特殊商品的規律,加強政府的控制統管和監管引導,牢牢掌握水的管理權和水資源的分配權,加快陜北供水網絡建設,加強水資源的統一調度,進一步的優化配置,避免出現壟斷和專用,確保社會各用水單位合理用水的權益。
三要加大節水治污。要大力推廣節水工藝,實施企業節水技術改造,發展循環用水、串聯用水、系統用水,限制高耗水企業進入能源化工區。繼續把節水灌溉作為一項革命性措施來抓,推廣節水灌溉技術,調整作物種植結構,把節約出來的水轉移給工業。繼續深入推行節水型社會建設,實行超強的節水措施,抑制水需求的剛性增長。同時,要下大力氣治理水污染,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提高污水處理率和中水回用率;加強水污染治理,積極推行清潔生產,減少工業廢水排放量,鼓勵企業“零排放”;在縣級以上城市和主要工業區建設污水處理和回用設施,嚴禁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廢污水處理后應達到排入河段的水質標準;嚴密的監測石油開采回注對地下水質的影響,避免地下水源污染事故的發生。
四要落實各級責任。加快推進黃河引水工程建設,需要各級共同參與、合力推動。榆林、延安兩市政府要拿出黃河引水的意見和實施方案,明確黃河引水工程建設體制機制、籌融資及資金構成、工程建設、管理、使用等問題;回答等與干、干與批、批爭干、以干促批的問題。按程序先報送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省水利廳),這個議題將提交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在意見的審定過程中和在會議作出決定前,原來各市安排的工作還要繼續加緊推進,不能因此有所停滯和耽誤。市、縣水利部門要積極行動,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快黃河引水前期工作步伐,重點是加快推進榆林大泉和延安的延川黃河引水規劃及建設。為了使兩個工程前期工作有進度、有質量,水利廳給予每個工程先預撥1000萬元,作為前期工作的補助。
五要加強陜北地區水利系統自身建設。近年來陜北水利發展日新月異,不僅促進和保障了地方經濟發展,同時促進和加快了民生改善。可以說各級水利部門功不可沒,廣大水利干部肩負重任,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加快解決陜北水問題任重道遠,同時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為了適應今后一個時期大規模的水利建設的需要,首先要切實加強水利系統的自身建設,特別是干部職工隊伍的建設,全面提高領導能力和技術能力。要堅持“有為才有位”的原則,進一步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局面。要在陜北地區財政好轉的情況下,加快推進水利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引領水利現的代化,在全省水利系統樹立起標桿。要加強作風建設,樹立苦干、實干、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推動陜北水利事業實現跨越發展。
加快黃河引水工程建設,是全省水利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關系陜北經濟發展的一件實事,任務艱巨,任重道遠。我們一定要認清形勢、理清思路,落實責任、加緊工作,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步伐,強化水資源配置與管理,齊心協力為實現陜北跨越發展提供可靠的水資源支撐。陜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