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
(陜西省寶雞峽禮泉總站 陜西 禮泉 713200)
寶雞峽灌區共有泵站22座,控制灌溉面積113萬畝,多年平均抽水量2.23億m?。其中塬下供水系統11座建于1958年前后,3座建于上世紀60年代;塬上系統6座建于上世紀70年代前后,2座建于1980年左右。22座泵站按用途分為水庫泵站和灌溉泵站兩種,其中水庫泵站5座,總裝機24臺,容量為1.376萬kVA,設計抽水流量52.96m3/s,年均抽水量1.38億m3;渠道泵站17座,總裝機61臺,容量為1.864萬kVA。水泵均為臥式單級雙吸離心泵,設計揚程8m~50m,最大揚程61m。泵站按電壓等級分為高壓泵站12座,低壓泵站10座,全局有35kV變電站11座,10kV變電站10座,35kV抽水專線7條、55km。泵站工程建成投運多年來,有效改變了渭北旱塬農業生產條件,使農作物由一年一熟發展到一年兩熟,糧食畝產由180kg提高到510kg,糧經比例由95:5提高到90:10,在促進農業高產穩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于灌區泵站工程建設中存在邊設計邊施工的問題,加之當時經濟條件和設備制造水平不高,配套供水渠道不暢,土法施工、簡單安裝使用的較多,許多泵站設計不盡合理,運行效率較差。
在多年運行中,泵站設備出現了故障多、維修困難大、效益逐步衰減的情況;各級泵站之間流量不配套,運行時靠頻繁開停機組或閘閥壓閘進行水量大小調節,造成抽水流量減小,效率降低,能耗增加。
由于使用材料和工藝水平低,結構不合理,安裝精度低,導致投運后不能按設計工況發揮效益;經多年運行,軸承固定部位軸頸、軸承體磨損嚴重,大部分電動機帶病運行,變壓器發生漏油、超溫,聲音異常,絕緣套管使用故障較多,無載調壓機構不靈,影響電壓調整,高壓開關設備運行滅孤能力差,分合速度慢,遮斷容量小,可靠性差,危及安全。
鋼板平均厚度已由原來8mm剝蝕為5mm左右,局部已接近蝕穿。預應力混凝土壓力管道表面剝蝕,鋼筋外露,支墩基礎沉陷,管床位移變形,承插接口止水老化,運行中多處漏水,嚴重危及機房安全。
根據泵站實際狀況,應盡快對王家崖、帝王、北昌、板橋、泔河二庫5座問題嚴重的泵站28臺套水泵機組,13臺主變壓器及高壓開關柜、控制保護及配電系統、35kV輸電線路、電纜等在原址拆除重建;對白鶴泵站的高、低壓開關柜、控制保護、電纜等進行改造;對大北溝、信邑泵站的35kV輸電線路進行更新改造;對白鶴、大北溝、信邑、段家灣、南上座、泔河泵站增加微機自動化監控系統和機組單機測流設施。信邑溝泵站通過擴建增加裝機容量,增加抽水濟渠能力,以充分發揮水庫工程效益。
應對王家崖、帝王、北昌、板橋、泔河二庫5座泵站的壓力鋼管道、啟閉機、起重設備、前池攔污柵、真空破壞閥、進出水閘閥等金屬結構全部更新改造,增設清污設備。段家灣、南上座、白鶴泵站需更新前池攔污柵,增設清污設備。信邑溝泵站更換蝶閥一臺。白鶴泵站的起重設備也應進行更新改造。
應對王家崖、帝王、北昌、板橋、白鶴、泔河二庫6座泵站的攔污柵橋、節制閘、前池及進水池、檢修橋、主副廠房、混凝土壓力管道,出水池等泵站建筑物全部進行改造。對大北溝、信邑、段家灣、南上座、泔河泵站的混凝土壓力管道進行改造。對段家灣、南上座的攔污柵橋、節制閘、前池及出水池、檢修橋進行改造。
信邑溝水庫2000年除險加固后,有效庫容變為2670萬m?,較前增加50%。為了充分利用水源,按灌溉有效期抽一庫水25天計算,應擴大信邑溝泵站裝機2臺,增加抽水流量5 m3/s左右,以便更好地服務灌區農業抗旱;根據灌區種植結構變化后用水趨向小流量、長時間的現狀,帝王泵站應在原設計抽水流量不變的情況下,應增加一臺小機組,按三大兩小機組配置,以滿足農灌用水,提高泵站整體效益。板橋、王候抽水站相距600m為兩級抽水,揚程50.79m,為便于管理,提高效益,建議將兩級抽水改為一級抽水設置。
灌區各泵站地理位置均較為偏僻,生產生活交通不便,應對王家崖、板橋、北昌、帝王等泵站通公路或對兩級抽水之間的道路進行改善。灌區泵站工程,由于建設時間早,管理基礎設施標準和質量普遍不高,房屋以磚木結構和土木結構為主,歷經數十年滄桑,目前大部分已成為危房。同時由于多數泵站站址偏僻,職工工作、生活及子女上學存在諸多困難,影響泵站工作開展,應結合泵站改造一并予以修繕或改建。
寶雞峽灌區泵站自動化建設初步規劃9處,實施中應結合實際情況,分別采用分層、分布、分散式計算機監控或分層、分布、分散式PLC可編程工業控制器與工控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自動化監控。泵站自動化系統與灌溉調度中心之間通過網絡實現遙控、遙測、遙調、遙信功能,全面提高泵站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降低運行維護成本,提高抽水經濟效益。
按照省發改委批復,2009年9月~11月寶雞峽管理局對王家崖、板橋、帝王三座泵站改造進行項目公開招標,精心挑選施工企業,2010年3月開始組織實施。局大泵改造辦公室向工地現場派駐得力技術骨干,加強施工檢查督促,進一步細化階段目標,嚴格工期、質量檢查考核,不定時召開現場會議,研究解決技術、進度、檢測調試、配合施工等問題,逐項檢查,落實勞力、材料、機械到位情況,落實調試方案,逐項查漏補缺,力促泵站改造整體推進。至6月7日三座泵站改造已完成全部設備調試和空載運行,隨后投入夏灌抽水,在消除多年安全隱患的基礎上,分別增加抽水能力0.5 m3/s~1 m3/s。第二批北昌、泔河二庫泵站改造項目目前已完成公開招標,定于2012年3月全面組織實施,進一步改造泵站管理運行設施,使其在灌區農業抗旱中更好發揮作用。
實施泵站改造是增強灌區抽水抗旱能力、保障農業豐產豐收的重要戰略和基礎性措施。寶雞峽灌區泵站改造項目,計劃5年內完成,建設資金由申請中央補助和地方自籌解決,工程建成后可改善灌溉面積80.2萬畝,年節電685萬kW·h。目前應繼續按照計劃,扎實有序推進,努力建設優質高效工程,全面提升灌區泵站設施抽水能力,為灌區發展現代農業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陜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