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潔
(中國三峽集團公司建設管理局,四川成都610041)
“川滇康藏擎天脈,邛崍烏蒙雪峰皚。群山連綿氣勢雄,長河逶迤奔騰來。千里波光映暮靄,萬仞絕壁升煙霾。后人指點青嶂處,誰鎖金沙展雄才?!?/p>
這是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考察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壩電站后寫下的詩句??疾炱陂g,張國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開發金沙江流域水電資源是我國推進西部大開發、調整能源結構、發展清潔能源、履行碳減排承諾、實施國家能源戰略的必然之選。
張國寶具有豐富的能源領域管理經驗,他于1999年出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時就分管能源工作,并在2008年出任國家能源局第一任局長。在任期間,保障能源安全、調整能源結構、大力推進清潔能源、開展國際能源合作成為張國寶主推的政策方向。他親率考察隊伍住工地、盤山路,到金沙江向家壩、溪洛渡壩址調研,批準了溪洛渡、向家壩兩個電站,并為開工建設揭幕,多次主持會議確定建設方案,協調移民工作。張國寶退出工作一線后,除繼續擔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又擔任了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在能源研究及決策支持領域仍然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記者:在主持國家能源建設工作期間,您多次在講話中把能源和糧食問題提升到民生的層面上,提升到國家能源戰略的層面上,引導社會公眾正確認識金沙江水電開發。向家壩、溪洛渡兩座電站對水電建設、西南大開發及國家能源建設具有哪些示范性意義?
張國寶:國際社會普遍關注能源對社會、經濟、生活、環境的影響,這種關注也包括了社會公眾對水電的關注。金沙江作為長江的上游河段,其梯級開發與三峽工程一起論證了幾十年。金沙江的水量相當于長江水量的三分之一,入庫泥沙占長江泥沙的二分之一,三峽庫區每年平均入庫泥沙達到5億多噸。金沙江的治理顯得非常迫切。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一直到1990年的長江流域規劃、三峽工程論證,都提到要建溪洛渡、向家壩工程,來攔蓄長江的洪水和泥沙。同時,這兩座電站也和三峽一樣,有巨大的發電功能。上世紀90年代后,對金沙江流域水資源開發的論證有了進一步深化,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規劃。
我一直主張:一條河流最好進行流域梯級開發。美國田納西州原來是一個非常貧困的農業州,經濟不發達。經過流域開發以后,田納西州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田納西流域一共建了29座水電站,還建了一批火電站和3個核電站。開發的水電站梯級數量比我們現在提到的金沙江上中下游梯級數量還要多。
有一些同志講,天然河流不開發行不行?讓金沙江繼續自由奔流不是很好嗎?大家都知道,國際社會對于溫室氣體排放、地球變暖非常重視。我國也向國際社會作出了莊嚴承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達到15%,單位GDP排放在2000年的基礎上要降低40%到45%。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面臨國際承諾的社會責任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目前,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但人均用電只有3400度。而美國人均用電為14000度,英國、日本、法國、德國等發達國家人均用電為8000到9000度。如果我們的用能水平或者是用電水平要進一步提高、而又不能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同時要滿足13億人用電的需要,有效利用和開發水能資源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當前我們可以做到的非化石能源主要是靠水電來達到的。不搞水電,非化石能源達到15%是不可能的。
有人說可以去搞風能、太陽能、核能。這些能源開發同樣要占用土地,也會帶來種種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核能也有資源消耗和核廢料處理問題。我們要做的不是批評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而是要利害相權,把“害”降到最低程度。同樣,開發水能也是如此,要盡量把水能對人類有利的那一面保存下來。對人類不利的那一面,要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通過重視降到最低程度。
記者:您所說的利與害主要指哪些方面?水電開發建設過程中如何把“害”降到最低呢?
張國寶:水電開發面臨兩個重大問題。第一、如何重視和保障在水電開發過程中離開家園,重新安置的移民的利益,真正做到開發一方,給一方經濟帶來發展,而且要使移民群眾不返貧。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要實實在在地落到實處。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包括移民群眾在內)對水電開發的擁護。
對于水電開發的認識,對于水電開發的理念也要從根本上實現轉變。水能資源開發不僅僅是只要一點能源,而是要在獲取能源時讓地方經濟得到發展,使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讓老百姓從中受益。對于重點工程建設,不僅僅只關注對GDP、對稅收的貢獻,還要重視能解決多少人就業這些因素。水電開發也一樣,既要通過開發取得能源,同時要給地方經濟和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建設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改善一片環境,造福一批移民”要從理念上確立這個目標,而不是停留在口號上。如果企業能把水電開發所在地的人民群眾生活改善好,也是企業對社會的另一種貢獻。特別是國有企業,更加要樹立這種觀念。這也是我們水電開發企業的社會責任,要真正落到實處。
水電開發對社會的貢獻也是非常顯著的。2011年四川省發電量是1700億度,其中水電有1200億度,水力發電占到了四川省發電量的三分之二強。四川省沒有那么多煤,所以不可能搞大量的火電站。再一個,四川省火力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是一度電0.49元,而水電上網平均電價是0.288元。一度電就差了0.2元,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水力發電給當地經濟發展和百姓生活所帶來的貢獻。
第二是關于環境保護。社會公眾對環境保護的議論很多,包括會不會誘發地質災害,包括生物的洄游,等等。這些在水電建設過程中,要科學地、客觀地進行分析,要使“害”降到最低,利益要發揮到最大。批評意見確實值得水電開發者重視。
我們有沒有條件使得這些工作做得更好呢?我認為,只要思想上重視了,我們應該有這個條件把這兩方面的工作做得比過去更好。
記者:向家壩電站已經實現了初期蓄水目標,溪洛渡電站明年上半年也將蓄水發電。您對金沙江下游四個電站的開發建設有何評價?
張國寶:正在建設的兩座電站我來過多次,看到中國三峽集團把三峽工程建設中積累的一些經驗都運用到了金沙江下游水電開發中,并又有很多的創新做法,有些還申請了技術專利,我相信這些工程的質量會比三峽更好。移民工作在中國三峽集團與四川、云南兩省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不僅滿足工程建設需要,后續工作也會在“長期合作、融入當地、平衡兼顧、互利共贏”的思想指導下做得更好。中國的輸變電技術水平也提高得非?????陀^來看,也還有要改進的地方。包括對水電建設提出善意批評的人,無論是環保人士也好,還是地質工作者也好,凡是合理的意見都要充分地聽取、改進。另外要正確地引導輿論,提高人們對水電開發的認識和正確評價。我們也應該有信心,通過兩個電站綜合效益的持續發揮,使金沙江下游水電開發越來越為廣大人民群眾所了解,也越來越體現工程建設對地方經濟建設提供的發展機遇及帶來的實惠,同時越來越得到各級政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