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明,魯 煜,蔣紅梅,韓 海
(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新疆 庫爾勒841000)
關于新形勢下提高企業勞動競賽辦賽水平的思考
李建明,魯 煜,蔣紅梅,韓 海
(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新疆 庫爾勒841000)
企業勞動競賽具有廣泛性、實操性、競爭性的特點。目前勞動競賽在目標、內容、形式、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其原因主要是企業員工綜合素質不高、主管部門對勞動競賽工作指導不力、勞動競賽缺乏創意、勞動競賽的理念滯后。要提高勞動競賽辦賽水平,必須樹立科學組織勞動競賽的理念;增強勞動競賽的指導服務職能;用新形式豐富勞動競賽;用新內容充實勞動競賽;完善運行機制,確保競賽良性發展;落實激勵措施。
石油企業;勞動競賽;工會工作
準確把握勞動競賽的定位,對于有效開展勞動競賽意義重大。所謂勞動競賽,就是通過競賽的形式來調動廣大職工的勞動熱情,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進一步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從內涵來講,勞動競賽應定位在通過提高隊伍素質,改變生產環境,增強企業效益,讓職工在競賽中體現自身價值,以此找準個人進步和企業發展的結合點,實現人企雙贏。
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是為了激活勞動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工作效率為目的的群眾性競賽活動。勞動競賽既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現代企業內在發展的本質要求。
勞動競賽是增強企業活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拓寬員工成長通道的有效辦法。通過勞動競賽,可以營造一種“比學趕幫超”和“創先爭優”的勞動氛圍,增強職工的成就感和榮譽感;通過勞動競賽,不僅可以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也可以使員工的競爭意識和效益觀念得到進一步強化。
1)廣泛性。競賽的顯著特點就是它具有廣泛的參與性。我們往往稱勞動競爭為群眾性勞動競賽,這充分說明了勞動競賽的參與面之廣,群眾基礎之大,同時涉及的參賽工種之多。
2)實操性。勞動競賽的內容一定要緊密聯系工作實際,平時在練習過程中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的精神,有助于提高員工的實際工作能力。
3)競爭性。任何一項競技運動都具有競爭性,勞動競賽也是如此。正是這種競爭性才使勞動競賽充滿活力,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根據近些年來中國石油企業大量的勞動競賽成果顯示,成績十分喜人,例如“中國石油西氣東輸工程勞動競賽”得到了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大力支持和表彰等。但與此同時,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目前石油企業勞動競賽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現在:
1)勞動競賽無論從內容到形式都局限于生產環節上,還沒有完成從體力型向智力型、單純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復合型的轉變。
2)少數石油企業的勞動競賽還存在著目標大、內容虛、管理松的問題。有的流于形式,敷衍了事;有的只說不做,應付上級;有的雖然做了,只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不深入、不扎實。
3)少數石油企業勞動競賽形式千篇一律,大同小異。年初發文件、中間喊口號,年底報結果,疏于檢查指導、總結推廣經驗。
4)沒有使企業文化與勞動競賽有機融合。現實中企業文化與勞動競賽往往是“兩張皮”,彼此脫節,沒有做到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透過現象看本質,出現上述問題必然有其深層次的原因:
1)企業員工綜合素質不高。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企業的快速發展,客觀上要求我們在開展勞動競賽時要變體力型為知識智能型。但從目前大部分員工的綜合素質來看,還不能完全滿足知識型勞動競賽的需求,這就導致許多企業在開展勞動競賽時,仍然采用傳統的競賽模式,使體力型競賽占主導地位。
2)主管部門對勞動競賽工作指導不力。由于工會不是直接主抓生產的部門,對基層的生產經營實際情況掌握不準確,對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工種不能有效指導,勢必造成“大、虛、松”的問題,從而影響競賽效果。
3)勞動競賽缺乏創意。勞動競賽年年搞,競賽的內容大同小異,“穿舊鞋走老路”,沒有新鮮感,導致組織者和參與者均采取應付態度,造成競賽效果不佳。
4)勞動競賽的理念滯后?,F代企業需要的是一種“技術創新、管理科學、服務超前”、有深度和內涵的勞動競賽,而傳統的競賽更注重物質成果的量化和勞動場面的壯觀,這使得大部分人對勞動競賽的認識還停留在“加班加點”上。競賽理念的滯后,使勞動競賽的真正意義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勞動競賽的深度展開。
完善的競賽機構和工作制度是勞動競賽“科學”的必要保障。在組織勞動競賽時,必須從實際出發,改變過去“人海戰術”競賽模式,自覺轉變競賽職能,還權于基層單位。工會組織應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導和服務上,為競賽創造良好環境,最大限度發揮基層單位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首先要加強指導服務。工會組織要在競賽上進行宏觀指導,從競賽內容到競賽形式和規則的設計都要統一部署,對競賽的考核制度、獎勵制度等都要統一規劃,給基層單位提供優質服務,加強督導,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優勢。其次要在勞動競賽的考評條件上搞好服務。開展勞動競賽,需要有一個科學的考評制度和方法,彰顯考評條件的規范導向作用和競賽方法的指導作用。要建章立制,提高競賽結果的公信力。
首先要在競賽的形式上做到靈活多樣。采取師徒結對賽、夫妻對抗賽、班組競賽等形式,分層次、按類型、有針對性地開展競賽。要形式多樣,不拘一格,真正把勞動競賽搞好搞活,出現你追我趕的生動局面,掀起“比、學、趕、幫、超”的勞動熱潮,讓尊重勞動、尊重創造蔚然成風。
首先要突出技術創新。中國石油企業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過程中,提高競賽項目的科技含量是關鍵。所以我們要把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融入勞動競賽,用技術創新來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其次要突出企業文化特點。中國石油企業文化是石油員工在長期艱苦創業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價值體系和行為規范,所以勞動競賽內容要突出石油企業文化特點,做到二者和諧統一,使石油企業文化在競賽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再次要突出重點和特色。競賽活動要緊緊圍繞企業的重點工作和發展走勢,同時結合員工成長成材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使勞動競賽“企業組織起來有勁頭,員工參與進來有干頭”。
首先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黨、政、工、團及有關部門參加的勞動競賽委員會或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強對勞動競賽的組織領導。逐步形成黨政領導掛帥,工會牽頭,各職能部門分工合作,上下結合、縱橫交錯、合力推進、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其次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勞動競賽管理制度。要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使勞動競賽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做到有章可循。讓制度外化于形,內化于心,固化于行。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權。最后要制定科學的勞動競賽方案、考核標準和方法,建立勞動競賽的公平競爭機制。針對市場經濟的競爭性,在競賽內容設計上,必須始終如一地為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服務,要有挑戰性和創新意識。競賽的評比,要堅持嚴格規范的考核,力戒形式主義。要公開競賽評比方案,加強過程管理,堅持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要把競賽評比的各環節納入企業日常管理的全過程,創造平等的競賽環境。對競賽成果的評定要遵循價值規律,進行效益分析。
建立物質與精神聯動的立體化競賽激勵機制。改變以往側重經濟獎勵的模式,通過激勵機制激發參與者的責任和熱情,發揮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發揮人才的作用,促進競賽持續開展。首先,科學考核競賽工作,強化競賽責任。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標準,切實規范考核方式,嚴格執行考核程序。其次,嚴格實施獎懲措施,提升競賽熱情。要改變過去講平衡、“撒胡椒面”的做法,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要通過各種媒體進行廣泛宣傳,突出精神激勵,擴大他們的美譽度。
[1]曹斌.淺談新形勢下勞動競賽的創新求變[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09,22(3).
[2]晏奉梅.后危機時期的勞動競賽研究[J].新西部,2010(20).
[3]王崴.新形勢下石化企業勞動競賽探討[J].石化技術,2010,17(1).
On Improving Corporate Labor Emulations under New Circumstances
LI Jian-ming,LU Yu,JIANG Hong-mei,HAN Hai
(Talimu Oilfield Company,CNPC,Korla,Xinjiang,841000,China)
Corporate labor emulations cover a wide range of highly competitive practices.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regarding the target,content,form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mpetitions due to workers'lack of competence,poor instructions from relevant authorities and obsolete competition events.To improve the labor emulations,the department in charge should keep the scientific views in mind,make full use of the competitions'role of instructing and serving,diversify and innovate the competition content,and improve institutions and implement incentives to guarantee a sound development of labor emulations.
Oil Companies;Labor Emulations;Union Work
D412.64
A
1009—301X(2012)04—0096—02
勞動競賽作為工會組織的一項重要的群眾性生產技術實踐,幾十年來,已成為提高職工崗位專業技能、促進生產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和營造勞動氛圍的有效工作方法。它不僅有利于職工掌握先進生產技術,充分調動職工勞動的積極性、創造性,對促進各項管理工作亦能發揮巨大的作用,也是提高國有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
2012-03-22
李建明(1975-),男,大學,工程師、經濟師,現在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職工教育培訓中心培訓科從事培訓管理工作。魯煜(1973-),女,大學,經濟師,現在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人事處勞動組織科從事人事管理工作;蔣紅梅(1972-),女,大學,助理政工師,現在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職工教育培訓中心綜合管理科從事政工管理工作。韓海(1965-),男,大學,工程師、技師,現在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職工教育培訓中心技能培訓站從事技能培訓管理工作。
[責任編輯 趙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