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雪
腦心綜合征(CCS)是指各種急性腦功能損害致繼發心臟損害,其主要變現為心電圖ST-T改變、心律失常、血漿心肌酶升高及心功能障礙等一組臨床癥候群[1]。本文重點分析57例腦心綜合征患者的情況,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269例,其中男157例,女112例,年齡41~82歲,平均62.3歲。按患病性質分組,腦出血患者84例,蛛網膜下腔出血38例,腦梗死147例。診斷經頭顱CT或MRI證實。腦心綜合征診斷標準:原無冠心病及相應的心電圖改變,在腦卒中發作時伴有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相應心電圖改變,且病情和心電圖改變隨腦卒中癥狀的改善而逐漸恢復正?;蜻z留輕度異常[2]。
1.2 方法
1.2.1 心電圖 患者入院后即行常規心電圖檢查,異常者分別于第2、3、5、7天復查心電圖,其后每周復查心電圖。
1.2.2 實驗室檢查 對于入院時心電圖異常的患者分別于入院時及1、3、7、14天清晨空腹采血送檢血清心肌酶譜及電解質,有病情變化的隨時復查。
1.3 統計學方法 定量指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腦心綜合征的發生率比較 全部患者中腦心綜合征發病率為21.19%(57/269),其中腦出血與腦梗死致腦心綜合征發生率比較(P<0.05);腦梗死與蛛網膜下腔出血比較(P<0.05);腦出血與蛛網膜下腔出血比較(P>0.05),見表1。2.2 腦心綜合征心電圖改變 腦心綜合征的心電圖改變主要表現為ST-T改變、各種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見表2。

表1 三種腦卒中致腦心綜合征的發生率比較

表2 腦心綜合征心電圖改變
2.3 病死率比較 57例腦心綜合征患者中死亡22例,病死率38.60%;212例無腦心綜合征患者中死亡27例,病死率12.74%,說明合并腦心綜合征的腦卒中患者病死率明顯高于同期未合并腦心綜合征的腦卒中患者。
腦心綜合征是因急性腦病主要為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急性顱腦外傷累及下丘腦、腦干自主神經中樞所引起類似的AMI、心內膜下出血、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的統稱。當腦病漸趨平穩或好轉時則心臟病癥狀及ECG異常隨之好轉或消失。本文中腦心綜合征的發生率為21.19%,腦出血組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組均顯著高于腦梗死組。腦心綜合征發生時間以1周內最為明顯,可能與此期間的腦水腫較為明顯有關,說明出血性腦卒中患者對心臟的影響比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要大。急性腦卒中患者心臟事件發生率較高,可能與中樞自主神經損傷有關,也可能與卒中早期血液循環中兒茶酚胺濃度增加有關[3]。本組腦卒中患者病死率,有腦心綜合征為38.60%,明顯高于無腦心綜合征患者病死率。腦心綜合征預后不良的原因主要在于嚴重的腦部病變[4,5]。因此在急性腦血管病的急性期,應進行心電監護或及時復查心電圖,尤其對重癥及老年患者,及時發現心臟異常情況;同時要注意保護心臟,慎用增加心臟負擔的藥物,注意補液量及甘露醇等高滲性脫水劑的應用。
綜上所述,腦心綜合征臨床癥狀復雜,且臨床預后差,早診斷、合理治療是改善預后、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1]孔靜波,劉書紅.急性腦卒中并腦心綜合征臨床分析.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12):47-48.
[2]龍潔.腦心綜合征.中國實用內科雜志,1997,17(11):648-649.
[3]陳榮植,朱浩佳.急性丘腦卒中腦心綜合征130例臨床分析.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5,25(7):637-638.
[4]李素梅,王建良,陳帥,等.缺血性腦卒中合并腦心綜合征69例臨床分析.內科,2011,6(1):24-25.
[5]劉雅明,董均樹,吳綏生.腦心綜合征研究進展.中華急診醫學雜,2007,16(1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