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輝
(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城建學院 電氣信息工程系,吉林 長春 130111)
指紋特征提取的目的是要獲得真正的細節特征,同時去除由噪聲或污染等因素所造成的偽細節特征。細節特征是指在指紋拓撲圖中的幾種有效的特征,它是指紋識別的最基本的依據。即使兩枚指紋的總體特征相同,但是它們的細節特征卻不可能完全相同。美國國家標準測量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sting,NIST)提出一種指紋細節分類方式,將指紋特征分為4類[1]:端點、分叉點、復合點和未定義特征。而最重要的細節特征就是端點和分叉點。大量的統計結果表明,使用這兩類特征點就足以描述指紋的唯一性[2]。
文中在ARM平臺上使用美國Veridicom公司生產的FPS200傳感器進行活體指紋采集[3],分別針對清晰的指紋圖像和模糊的指紋圖像應用了8鄰域指紋細節特征點提取和SUSAN指紋細節特征點提取方法對指紋進行分叉點和端點的提取。實驗證明,SUSAN指紋細節特征點的提取算法可以直接從二值圖像中提取特征點,且此算法中建立的USAN區域的求和相當于求積分,簡化了編程和計算過程,且對較清晰的圖像和模糊的圖像有較強的魯棒性;傳統的8鄰域指紋細節特征點提取對預處理的質量要求嚴格,對清晰圖像的特征提取效果較好,抗噪聲能力強,但對模糊圖像噪聲干擾嚴重,紋線修復困難,而改進的8鄰域指紋特征點提取算法可從二值圖像[4]中直接進行特征提取,紋線修復簡單,抗噪性強,大大減少了偽特征點。
像素的8鄰域點定義如圖1所示。

圖1 像素的8鄰域點定義
設P點為目標像素點(即待處理的圖像點),其周圍相鄰的8點P1,P2,…,P8被稱為P點的8鄰點。基于對該8鄰點的統計分析,可定義指紋細節特征點提取算法為:

其中,P9=P1。
常規的細節特征提取算法是先將圖像進行預處理、細化等步驟后,再采用式(1)提取細節特征點。對圖像中任一目標點P,如果TSum(P)的值等于1,則該點為紋線端點;如果TSum(P)的值等于3,則該點為紋線分叉點。
式(1)對指紋紋線的預處理和細化的結果有很強的依賴性,對于質量較好的圖像可以很準確地提取其細節特征點,但當噪聲干擾比較嚴重、指紋圖像采集質量不好時,此常規算法的特征提取效果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式(2)對式(1)進行了改進,即使對于未完全細化的指紋圖像也可以正確地提取細節特征信息。如果TSub(P)的值等于2,則該點為紋線端點;如果TSub(P)的值等于6,則該點為紋線分叉點。
SUSAN特征檢測原理如圖2所示。

圖2 SUSAN特征檢測原理
用一個圓形模板在圖2所示的圖像上移動,若模板內像素的灰度與模板中心像素(稱為核Nucleus)灰度的差值小于一定閾值,則認為該點與核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灰度,由滿足這樣條件的像素組成的區域稱為USAN(Univalue Segment Assimilating Nucleus)。
觀察可知,當圓形模板完全處在圖像或背景中時,USAN區域面積最大(見圖2中a和b);當模板移向圖像邊緣時,USAN區域逐漸變小(見圖2中c);當模板中心處于邊緣時,USAN區域減小到模板面積的一半(見圖2中d);當模板中心處于角點時,USAN區域最小(見圖2中e)。可以看出,在邊緣處像素的USAN值都小于或等于其最大值的一半。因此,計算圖像中每一個像素的USAN值,只要通過設定一個USAN閾值查找小于閾值的像素點,即可確定為邊緣點。
用圓形模板對整幅圖像中的所有像素進行掃描,比較模板內每一像素與中心像素的灰度值,并將其與給定的閾值比較,來判別該像素是否屬于USAN區域,如下式:

式中 :c(r,r0)板內屬于USAN區域的像素的判別函數;
I(r0)——模板中心像素(核)的灰度值;
I(r)——模板內其它任意像素的灰度值;
t—— 灰度差門限。
圖像中每一點的USAN區域大小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D(r0) 以r0為中心的圓形模板區域。
得到每個像素的USAN值n(r0)以后,再與預先設定的門限g進行比較,當n(r0)<g時,則認為所檢測到像素位置r0是一個邊緣點。據統計規律,門限值g一般設定為整個模板面積的1/3左右,而t的大小與對比度和噪聲情況有關,所以本實驗選取不同的t值。
根據指紋圖像的特點,選擇正方形模板進行實驗,指紋圖像中USAN的4種情況如圖3所示。

圖3 指紋圖像中USAN的4種情況
觀察圖3可發現角點必為邊緣點,所以當掃描遇到角點時,為了簡化計算,就先執行SUSAN算法。由于本實驗采用的是活體指紋采集,采集技術和條件也不同,所以紋線采集質量差距較大,有些采集到的紋線比較細,USAN區域很小,由圖中分析可知,這樣的非角點很容易被錯判成角點,因此,對紋線特別細的地方,本實驗采用計算特征點距離的方法去除偽細節點。實驗中取特征點的距離值為脊線寬,如果距離值小于選擇的脊線寬,則認為是偽特征點,予以刪除。
文中采用了8鄰域特征提取算法和SUSAN的特征提取算法,分別對較清晰圖像和模糊圖像進行特征提取,如圖4所示。




圖4 指紋特征提取結果
傳統的8鄰域特征提取算法對指紋的采集質量有較高的要求,要嚴格依賴前期的指紋預處理效果,即二值化和細化的結果(見圖4(b)),對于清晰的圖像而言,由于預處理結果理想,傳統的8鄰域特征提取算法提取指紋特征點的效果較理想,具有很強的魯棒性,但對于模糊的圖像易出現偽特征點(見圖4(f)),抗噪性能差,預處理過程出現嚴重的紋線缺失現象,直接影響了指紋的匹配結果,但是它的編程是相當簡單易懂。而改進后的8鄰域特征提取算法,不像傳統的特征提取算法那樣對細化結果要求很高,它可以不經過細化的過程直接進行指紋特征提取,滿足了實時性,但是效果沒有細化后再進行特征提取的效果理想(見圖4(g))。改進的8鄰域特征提取算法編程比較簡單,在Matlab上調試也比較容易。
SUSAN特征提取就是一種角點檢測算法,它對邊緣點反應比較靈敏,可以直接從二值化圖像進行特征提取,省略了細化的過程,滿足了嵌入式系統的實時性,大大節省了匹配時間。SUSAN計算、編程也較簡單,對于模糊的圖像,抗噪能力強,能準確地對指紋特征點進行定位(見圖4(e)),SUSAN特征提取算法采用動態變化的閾值選取,增強了本算法對角點的敏感性,但對清晰圖像(c)來說,對于端點部位反映太過靈敏,易出現偽特征點,所以不如傳統的8鄰域算法特征提取的效果好。但是,從二值化的圖像直接提取特征點易出現環孔狀的偽特征點,這一點還要繼續進行研究優化處理。因此,各自算法有各自的優缺點,對于不同質量的圖像,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編程方法。
分別應用了改進的8鄰域指紋特征提取算法和SUSAN指紋特征提取算法,對清晰的指紋圖像和模糊的指紋圖像進行指紋特征點的提取,在
ARM系統下驗證了其實時性,在MATLAB下仿真的效果比較理想,保證了算法的效率,并總結了各自算法的優缺點,對于不同質量的圖像,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編程方法。這樣使特征點的定位更加準確,抗噪能力強,有利于實現算法的穩定性、有效性、魯棒性。
[1]何天文.微機指紋識別技術的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重慶:重慶大學,2002.
[2]尹義龍,寧新寶,張曉梅.改進的指紋細節特征提取算法[J].中國圖像圖形學報,2002,7(12A):1302-1306.
[3]游林儒,丁飛,勞中建,等.基于ARM的指紋特征點快速提取改進算法[J].計算機應用,2007,27(1):88-90.
[4]劉躍鋒,宋永霞,李松濤.一種基于直方圖對二值圖像進行處理的方法[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1(5):554-558.
[5]文瀟,華驊,徐安士.基于SUSAN的指紋細節點提取算法[J].四川大學學報,2005,42(5):952-956.
[6]馬桂珍,房宗良,姚宗中.SUSAN邊緣檢測算法性能分析與比較[J].現代電子技術,2007,247(8):189-191.
[7]張從力,王述勇,王蓮.一種具有保留邊緣信息的改進SUSAN去噪方法[J].國外電子測量技術,2007,26(10):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