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明
耐多藥肺結核(MDR-TB)是指結核桿菌至少同時對利福平(RFP)和異煙肼(INH)2種及以上藥物耐受的結核病?1?。由于抗結核藥物的不合理應用,MDR-TB逐年增多,對結核病的控制造成嚴重威脅。選擇合適的藥物,制定高效、合理治療方案已成為治療MDR-TB的關鍵?2-3?。本文回顧我科對于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選擇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耐多藥肺結核患者52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齡26~62歲,平均47.8歲。入選標準參照參考文獻?1?,所有患者均具有痰結核菌培養加藥敏試驗結果,且鑒定均為感染人型結核分枝桿菌。排除心肝腎疾病及糖尿病史者,無喹諾酮類藥物過敏史。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6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病程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3PaPtZEAK/5PaPtZE/13PaPtE方案治療,其中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鈉(P a)0.3g,口服,3次/d;丙硫異煙胺(P t)0.2g,口服,3次/d;吡嗪酰胺(Z)0.5g,口服3次/d;乙胺丁醇(E)0.75g,口服,1次/d;阿米卡星(AK)0.4g,肌內注射,1次/d。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左氧氟沙星0.2g,口服,2次/d。兩組均以3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及4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價。
3.療效評定 顯效:痰菌轉陰,X線胸片顯示病灶吸收,空洞閉合;好轉:痰菌指數下降,X線胸片無明顯變化;無效:痰菌持續陽性,X線胸片病灶惡化。
4.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耐藥情況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均對異煙肼、利福平耐藥,對乙胺丁醇耐藥者分別為5例、6例,對鏈霉素耐藥者分別為4例、3例。耐三藥者分別為5例、4例,耐四藥者均為3例。
2.臨床療效 治療6個月后,治療組好轉率為84.6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3.8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2個月后,治療組好轉率為92.3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7.6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耐多藥結核病是指結核患者的痰或其他標本分離出的結核桿菌至少耐INH、RFP兩種主要抗結核藥物或兩種以上藥物?4-5?。因此常用一線藥物往往不能取得滿意療效,其治療費用高,治愈率低,病死率高。研究表明?6?,氟喹諾酮類藥物在支氣管黏膜、肺組織、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及巨噬細胞內藥物濃度較高,組織濃度與血清濃度之比>1,說明此類藥物在治療肺結核方面的優勢,尤其在耐多藥結核病治療方面。左氧氟沙星作為新型、高效的氟喹諾酮類藥物,具有較強的抗結核桿菌活性。該藥主要通過抑制細菌旋轉酶而使DNA復制和轉錄受阻,導致DNA降解及細菌死亡,達到抗菌作用。由于結核桿菌對氟喹諾酮類藥物的自發突變率較低,且與其他抗結核藥物之間無交叉耐藥性,是目前治療MDRTB重要選擇藥之一。本組資料顯示,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左氧氟沙星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12個月好轉率達到92.3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7.69%,說明左氧氟沙星是治療肺結核的有效藥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結核病和呼吸雜志,2002,24(2):70-74.
2 項秀珍.左氧氟沙星及力克肺疾治療耐多藥肺結核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08,15(12):15-16.
3 董咸峰.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療耐多藥肺結核46例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6):92.
4 李維芳.左氧氟沙星治療耐多藥肺結核105例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08,5(11):80-81.
5 張向叢,李新霞,王淑平,等.莫西沙星與左氧氟沙星對耐多藥肺結核病的治療效果?J?.河北醫藥,2007,29(6):557-559.
6 黃昌芬.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療耐多藥肺結核近期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7,15(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