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斐
肱骨髁間骨折為臨床常見的骨折之一,是肘關節的一種嚴重損傷,這種骨折常呈粉碎性,閉合復位困難,開放復位缺乏有效的內固定,從而造成肘關節功能障礙、骨不連或畸形愈合者并不少見,對肘關節功能將有嚴重影響[1-2]。因此其治療工作得到更多的關注,筆者借助本研究探討雙鋼板內固定治療肱骨髁間骨折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60例肱骨髁間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肘后正中切口入路的78例患者為A組,采用尺骨鷹嘴V形入路的82例患者為B組。A組男42例,女36例;年齡17~65歲,平均(37.2±2.9)歲;致傷原因:車禍傷31例,摔傷19例,其他28例;左側34例,右側44 例;骨折按AO/ASIF分類C1型21例,C2型32例,C3型25例。B組男45例,女37例;年齡18~67歲,平均(37.5±2.6)歲;致傷原因:車禍傷34例,摔傷21例,其他27例;左側35例,右側47例;骨折按AO/ASIF分類C1型24例,C2型35例,C3型2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取仰臥位,臂叢或全麻下患肢置于胸前,對照組取肘后正中弧形切口,從內側繞過尺骨鷹嘴切開皮膚皮下,分別從肱三頭肌的內側和外側肌間隙入路剝離,顯露肱骨下端并切開關節囊,內側沿尺神經溝與尺骨鷹嘴之間切開,外側沿肱骨外髁外側緣與尺骨鷹嘴之間銳性分離,屈曲肘關節并牽開肱三頭肌,充分顯露肱骨遠端及滑車。觀察組取肘后正中縱行切口經尺骨鷹嘴截骨入路,尺骨鷹嘴關節內“V”形截骨,將截骨后肱三頭肌附驪處的尺骨鷹嘴翻向近端,顯露肱骨髁間及遠端的關節面。兩組均在手術視野顯示良好情況下進行解剖復位,先以克氏針固定克氏針臨時固定,使骨折轉化為髁上骨折,復位后半管狀鋼板或重建鋼板塑形后、貼附于肱骨內上髁的嵴上,重建鋼板塑形后固定在肱骨遠端的后外側,固定滿意后放置負壓引流管后逐層縫合,術后屈肘位三角巾懸吊于胸前。術后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及時開始主動活動,術后6~10周復查X線片。
1.3 療效判定 參照Jupiter肘關節評分系統進行療效判定,優:伸肘15°屈肘130°,肘關節無癥狀;良:伸肘30°屈肘120°,肘關節無癥狀;可:伸肘40°屈肘90°~120°,肘關節無或有癥狀;差:伸肘40°屈肘小于90°,肘關節功能受限。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進行 字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A組優良率為91.0%,略低于B組的92.7%,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字2=0.1471,P>0.05),見表 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恢復時間比較 B組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A組,且早期功能鍛煉時間及出院時間均明顯早于A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恢復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恢復時間比較(±s)
組別 術中出血量(ml)早期功能鍛煉時間(d)出院時間(d)A 組(n=78) 143.6±12.5 13.1±2.4 15.3±3.0 B 組(n=82) 135.2±10.8 11.0±2.6 12.7±2.9 t值 4.5551 5.3014 5.5740 P值 <0.05 <0.05 <0.05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A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8%,B組為3.7%,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字2=0.1252,P>0.05),見表 3。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肱骨髁間骨折主要是指肱骨內外髁上下2 cm范圍內的骨折,好發于青年和壯年。這種骨折常呈粉碎性,閉合復位困難,開放復位缺乏有效的內固定,從而造成肘關節功能障礙、骨不連或畸形愈合者并不少見,對肘關節功能有嚴重影響,且該骨折位于關節內,較難治療[3-4]。手術入路優缺點對于肱骨髁間骨折的手術入路選擇,本文涉及有經鷹嘴入路、肱三頭肌兩側入路兩種。肱三頭肌兩側入路在肱骨髁間骨折暴露和固定方面都存在缺點,其主要是破壞了肱三頭肌的連續性并增加了肌肉斷面滲出、纖維化及周圍粘連等。本文B組采用經鷹嘴入路使術野完全解除遮擋,可以完全顯露肱骨下端,便于骨折整復,還可提供穩固的固定,解剖復位、堅強固定和早期的功能鍛煉。其中解剖復位和堅強固定是該技術的關鍵[5]。但是,一些嚴重粉碎、有缺損或喪失正常復位標準的骨折,解剖復位非常困難甚至難以進行。筆者的經驗是,對于干骺端有嚴重缺損或無法解剖復位的患者,強調對干骺端進行截骨短縮,以保證骨折端有足夠的接觸面積,這不但有利于堅強固定和滿足早期功能鍛煉,同時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效果[6]。經鷹嘴入路其缺點在于:手術及外固定時間的延長,內固定物的增加,而且截骨后可影響肘關節穩定,導致尺骨鷹嘴不愈合。關于尺骨鷹嘴截骨塊的固定,有研究顯示用克氏針加鋼絲張力帶法固定對尺骨鷹嘴橫形骨折的位移最小,但選擇皮質骨加壓螺釘固定最適宜,既有利于骨折愈合,又具有相當大的抗張力,可減少外固定時間甚至不用外固定[7-8]。手術過程的關鍵在于重建肱骨小頭和滑車結構,恢復正常的解剖關系,術中應注意盡量將骨折塊全部并準確復位,注意恢復肱骨遠端關節面的平整性,以減少導致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率。早期功能鍛煉,術后關節功能恢復的好壞,不僅在于骨折復位及固定,而且更取決于正確的功能鍛煉。屈伸關節可使滑車切跡對肱骨遠端產生擠壓,使髁上骨折處產生壓應力,有利于骨折愈合,又可通過研磨使關節面更加平整,有利于肘關節功能更好的恢復[9-10]。
綜上所述,雙鋼板內固定治療肱骨髁間骨折臨床療效滿意且安全性好,尺骨鷹嘴V形入路更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復,是首選的手術方案之一。
[1]劉亞,張永先.肱骨髁間骨折的治療進展[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7):1530-1532.
[2]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778-779.
[3]張爽,李治偉,畢偉,等.雙鋼板法治療肱骨髁間骨折[J].中華骨科雜志,2005,25(1):46-49.
[4]馬維虎,徐榮明,周雷杰,等.C型肱骨髁間骨折的手術治療[J].實用骨科雜志,2004,11(3):193-194.
[5]貢小強,張亞俊.尺骨鷹嘴截骨與肱三頭肌入路治療肱骨髁間骨折方法與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35):132-133.
[6]陶玉平,王靜成,馮新民,等.三種入路治療成人肱骨髁間骨折療效比較[J].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4,19(5):328.
[7]朱方明.肱骨髁間粉碎性骨折的手術治療及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9):35,37.
[8]靳峰,羅良雨,吳長江.尺骨鷹嘴截骨入路雙鋼板治療肱骨髁間骨折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09,6(31):145-146.
[9]Osti M, Benedetto K P.Results of arthroscopically assisted refixation of fractures of the intercondylar eminence [J]. Z Orthop Unfall,2010,148 (3):288-291.
[10]賀輝波,胡國華,盧圣榜.42例肱骨髁間骨折手術治療的臨床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9):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