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瑩浩 林小小 彭濟勇 湯娟 魯志兵
爆發性疼痛(Breakthrough pain,BTP)是指用阿片類藥物治療的患者在穩定疼痛形式(持續性疼痛,presistent pain)的基礎上,出現的疼痛短暫劇烈的發作[1]。由于爆發性疼痛往往不可預測,疼痛劇烈,且能加重持續性疼痛[2],常導致患者對疼痛控制的不滿意。因此,爆發性疼痛的治療是癌癥鎮痛治療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本院自2010年開始使用強痛定治療中度癌痛爆發痛,取得良好效果,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共入選患者60例,年齡>18歲,對于疼痛性質和程度能夠和醫護人員有效溝通,經評估為中度癌痛,在持續性疼痛控制良好情況下發生爆發痛。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63.27±5.29)歲;研究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60.43±5.8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 當患者發生爆發痛時,行疼痛評分。對照組予以鹽酸曲馬多注射液100 mg皮下注射,研究組予以鹽酸布桂嗪注射液100 mg皮下注射。用藥后再次行疼痛評分,并記錄患者疼痛緩解時間,觀察不良反應。
1.3 評價方法 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計為0~10分。依據治療前后VAS評分數值計算疼痛緩解度。0度:未緩解(疼痛未減輕);1度:輕度緩解(疼痛減輕1/4);2度:中度緩解(疼痛減輕1/2);3度:明顯緩解(疼痛減輕3/4);4度:完全緩解(疼痛消失)。疼痛緩解率指中度以上緩解者占全部病例的比率。
2.1 疼痛控制 對照組和研究組的疼痛緩解率分別為80%(24/30)和 96.7%(29/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37),見表 1。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疼痛緩解時間分別為(21.37±4.48)min和(13.57±3.43)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提示鹽酸布桂嗪注射液起效快,鎮痛作用優于鹽酸曲馬多注射液。
2.2 不良反應 兩組惡心、嘔吐、頭暈等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542),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疼痛緩解及不良反應
依據我國的調查結果,癌痛比例可高達51%~61.6%[3]。癌痛分為持續性疼痛和爆發性疼痛。爆發性疼痛是在基礎疼痛穩定或控制的情況下突發出現,發生率高,往往不可預測且疼痛劇烈,給患者及醫護人員帶來極大困擾。在沒有臥床的癌癥患者中,爆發痛的發生率可高達64%[4]。因此,需要快速起效、不明顯增加毒副反應的理想解救藥控制爆發痛。臨床上有不少中度癌痛的患者。對于這部分中度癌痛的患者而言,常無需使用強阿片類藥物控制爆發痛,通過使用弱阿片類藥物即可達到良好的控制爆發痛的效果。鹽酸曲馬多注射液是臨床常用的中度癌痛解救藥。
鹽酸布桂嗪屬弱阿片類藥物,是一種速效鎮痛藥, 皮下注射10 min起效,其鎮痛作用為嗎啡的1/3。與嗎啡相比,布桂嗪不易成癮,但有不同程度的耐受性。本研究結果證實,鹽酸布桂嗪比鹽酸曲馬多起效更快,鎮痛效果更好。同時,僅有少數病例出現惡心、嘔吐、頭暈,患者耐受性良好。
總之,鹽酸布桂嗪具有起效快、效果佳、耐受好的特點,是一種理想的治療中度癌痛患者爆發痛的解救藥物。
[1]李懷東.癌痛患者爆發性疼痛及臨床策略[J].實用醫藥雜志,2007, 24(8):928.
[2]Jacox A,Carr D B,Payne R.New clinical-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i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J].N Engl J Med,1994,330(9):651-655.
[3]劉躍華,黃靜,王雍.芬太尼透皮貼劑治療中重度癌性疼痛的療效觀察[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0,16(5):318-319.
[4]Cleeland C S,Gonin R,Hatfield A K,et a1.Pain and its treatment in out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ancer[J].N Engl J Med,1994,330(9):592-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