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斌 湯彥生 劉福運 何美香 劉文毅
(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第七地質大隊 河南 鄭州 450016)
礦區位于四川省重要的 “川西北金三角金礦集中區”帶上,地質成礦背景優越,區內分布有多處巖金礦點和砂金礦點,成礦遠景較好。
本區位于揚子板塊與松潘-甘孜褶皺帶的接合部位,不僅地質構造復雜,而且成礦地質背景較好,處于石坎-水觀-平溪成礦帶,這個帶巖石中貴金屬及有色金屬的背景值較高,存在著礦質來源,另從1:200000化探成果得知,相鄰地區石壩-水觀-石坎一帶存在一個Ag的I級異常區,其中的一大部分落在預查區內。綜合各種找礦信息,分析認為,本區是尋找錳、貴金屬及有色金屬礦產的重要遠景區。本文以此區域的地球化學特征為選題,著重對其具有的地球化學異常特征進行總結,以期對本區同類礦床的找礦工作起到借鑒和指導作用。
本區位于揚子板塊與松潘-甘孜褶皺帶的接合部位,不僅地質構造復雜,而且成礦地質背景較好。本區區域構造以復興—曲山—蘇保—線的北川大斷裂為界,南為準地臺區—前龍門山褶斷帶(即前山帶);北為地槽區—后龍門山褶皺帶(即后山帶)。
礦區出露地層為震旦系木座組 (Zm)、震旦系蜈蚣口組(Zw)、震旦系水晶組(Zs)、第四系(Q)。
區域內巖漿巖從元古代至新生代均有發育,具有多期性,為金、銀、鉬、銅、鉛、鋅、鐵等金屬礦床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物質來源,龍門山斷裂帶上的次級構造為各種金屬礦床的賦存部位,本區為銀、鉬的一個重要成礦單元。
根據對礦區1∶1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結果分析統計得知(見表 1),Bi、As、Pb、Mo、W、Sn、Ag、Sb、Zn 九種元素在區內為富集,其中Bi、As元素的富集較為強烈,表明該地區Bi、As元素的地球化學背景較高;Au、Cu、Ni、Mn、Cr、Co 六種元素在本區呈相對貧化狀態,其中Au元素的貧化較為強烈。
從表 1 看變化系數(Cv),Mo、Ag、Zn、Ni元素的變化系數大 (Cv>1),Cu、Mn、As、Co、Sb、Au、Pb 元 素 的 變 化 系 數 較 大(Cv>0.5),表明上述元素在本區的分布具有不均勻性;W、Sn、Bi、Cr元素的變化系數較小(Cv<0.5),說明這些元素含量在測區內分布相對較均勻,沒有較大的起伏變化。

表1 工作區各元素主要地球化學參數統計表
綜上所述,本區元素有以下三種情況:
1)高背景且變化系數較大的元素有 Mo、Ag、Pb、Zn、As、Sb、Co,由于離散程度高,富集系數大,局部富集成礦的可能性大。
2)高背景而變化系數小的元素有W、Sn、Bi,由于分異能力不大,該元素成礦可能性較小或對找其它礦種起指示作用。
3)低背景而變化系數較大的元素有 Au、Cu、Ni、Mn,一般來說,本區內該元素較難具有成礦性,找礦前景不大。

圖1 礦區溝系土壤測量元素R型聚類分析譜系
將本區15種元素做了R型聚類分析得各元素之間的相關關系(見圖1):As、Sb之間相關系數大于0.5,相關關系較密切;W、Mn與其它元素相關關系較遠。化學元素的共生組合關系反映了區內礦化多期次、多階段的特點。
礦區范圍內,單元素異常中元素異常數量較多,且大都面積較大,并具有內、中、外三級濃度帶,元素異常主要分布在工作區的中部、東部及東南部。 Ag、Mo、Cu、Ni、As、Sb、Zn 元素異常面積大、異常數量較多,具內、中、外三級濃度帶且內帶范圍較大,異常較為顯著;其次為Mn、Cr、W元素。而Au、Co、Pb、Bi、Sn元素異常數量雖然較多,但異常面積較小,多無異常內帶且多呈點狀出現。
將該區15個元素進行因子分析,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礦區溝系土壤測量元素因子分析表
圈定該礦區地球化學組合異常共12處,總體來看,礦區地球化學組合異常其異常特征為:規模較大,數量較多,組合復雜,各元素異常套和較好,濃集中心較明顯。結合地質、物探成果,優選出三處綜合異常區,現以其中一處進行評述:
該異常區位于礦區東部,面積0.266km2,此異常規模較小,北東向展布,元素組合為鈷、鉛、錳、錫、鉻、銅、鎢、鎳、鉍異常,且主要以鈷、鉛異常為主,規模相對其他元素較大(見表3)。主要出露巖性為灰綠色千枚巖、石英千枚巖,礦區內見銅、錳礦化體出露,與組合異常所表現的特征不符合,說明該區內有可能發現新礦體,具備一定的找礦前景。

表3 綜合異常元素地球化學參數統計表
根據礦區實際條件,選用1:1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方法,發現平武鳳鶴地區銀、鉬、銅、鎳等元素土壤地球化學測量異常分布明顯,大部分分布在震旦系蜈蚣口組(Zw),主要巖性為灰綠色千枚巖、石英千枚巖,規模較大,與以往工作圈出的化探異常具有一致性,且突出了異常中心,且對進一步找礦工作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根據溝系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元素因子分析結果,結合溝系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元素R型聚類分析,可見元素As、Sb與Ni之間、Mo 與 Ag 之間相關關系最密切;Cu、Ni、Cr、Mo、Ag、
[1]DZ/T 0011-91 地球化學普查規范:比例尺 1:5000[S].
[2]申大元.四川某鉛鋅礦區化探異常地球化學特征及找礦前景[J].中國礦山工程,2009.
[3]周家云.四川會理拉拉銅礦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大陸動力學背景[D].成都理工大學,2009.
[4]戴慧敏,龔傳東,鮑慶中.區域化探數據處理中幾種異常下限確定方法的對比:以內蒙古查巴奇地區水系沉積物為例[J].物探與化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