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銘 王長青 馬 震
(吉林省腫瘤醫院,吉林 長春 130012)
據資料統計,歐美國家60歲以上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占乳腺癌發病率的48.0%〔1〕,在我國隨著老齡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乳腺癌的發病率也逐年增加,由于老年乳腺癌病人卵巢功能銳減,雌激素水平低下,新陳代謝減弱,故此類病人常伴有其他并發癥,使其診治具有特殊性。本文擬探討老年乳腺癌病人的臨床特征及影響預后的相關因素。
1.1 一般資料 本組95例患者,均為女性,占我科同期乳腺癌患者的6.3%(95/1 512),年齡65~84歲,中位年齡71歲。自發現腫物或乳頭溢液至就診時間為3 w~11年,平均22個月。59例病人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栓、肺部疾病等內科疾病。
1.2 病理診斷與臨床分期 本組所有患者均經病理證實(90例)或穿刺細胞學證實(5例),其中浸潤性導管癌72例,浸潤性小葉癌3例,硬癌3例,導管內癌6例,黏液癌4例,髓樣癌2例。根據國際抗癌聯盟(UICC)2002年乳腺癌臨床分期標準進行分期,其中Ⅰ期7例,Ⅱa期25例,Ⅱb期24例,Ⅲa期25例,Ⅲb期9例,Ⅳ期5例。
1.3 免疫組化檢測 本組90例手術病例中,ER或PR陽性36例,ER、PR均陽性37例,ER、PR均陰性17例。C-erbB-2(+)12例,C-erbB-2(?)5例,C-erbB-2(?)3例。
1.4 治療與隨診 本組95例患者中90例接受了手術治療,其中乳腺癌改良根治術58例,乳腺局部切除+淋巴結清掃4例,單純乳腺切除16例,區段或腫物切除12例。術后輔助化療38例,輔助放療8例,術后予以內分泌治療32例,單純化療、放療3例,單純內分泌治療2例,術后未行輔助治療12例。全部病例均定期隨訪,術后2年內每3個月一次,2年后每年對患者行乳腺鉬靶X線拍片、乳腺及腹部B超、胸部CT檢查,隨訪以門診或入院復查及電話聯系的方式進行。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Kaplan-Meier方法對病例隨訪資料進行生存分析,生存時間定義為臨床手術日期至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時間。全部數據處理采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
2.1 治療效果 95例患者1年生存率100%,3年生存率為80.2%,5年生存率為65.6%。
2.2 影響預后的因素 單因素分析顯示,腫瘤分期、淋巴結狀態、脈管瘤栓、C-erbB-2狀態、病理類型、有無進行手術及內分泌治療為影響老年乳腺癌預后的因素,而ER/PR陰性、術后輔助化療、放療對老年乳腺癌的總生存率沒有明顯影響,見表1。對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應用Cox多因素回歸模式分析,發現腫瘤分期、有無進行手術及脈管瘤栓是影響預后的獨立因素,見表2。

表1 各亞組影響生存率的單因素分析

表2 Cox多因素回歸模式分析
老年患者平均的就診時間較晚,他們對乳腺癌缺乏足夠的認識及普查意識,部分患者錯過了手術最佳時機而影響預后,故對老年患者進行必要的宣教與普查是治療乳腺癌的關鍵。Jonsson等〔2〕主張對老年女性進行乳腺鉬靶攝像的普查。老年乳腺癌患者常合并肺部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術前合并疾病較多也是延誤治療的原因之一,對手術及圍術期嚴密監護,多科聯合綜合治療老年乳腺癌患者對降低手術風險、提高生存率尤為重要。
老年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仍以浸潤性導管癌為主,脈管瘤栓是近年比較關注的問題,Wyld等〔3〕認為脈管瘤栓是影響預后的重要因素,這與本研究的結論一致。Diab等〔4〕報道,隨著年齡的增加,雌激素受體表達逐漸增加,故內分泌治療在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綜合治療中占有重要作用,可表現在新輔助、輔助和復發后解救治療各階段。研究表明,芳香化酶抑制劑(AI)在PR或C-erbB-2陽性患者中可能更有效〔5〕。
2010年4月美國公布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美國病理醫師學會(CAP)乳腺癌激素受體免疫組化檢測指南》〔6〕,乳腺癌內分泌治療領域的諸多臨床研究結果也漸次體現在歷次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指南的更新中,內分泌輔助治療在老年乳腺癌的綜合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外科手術仍是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手術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控制原發腫瘤及區域淋巴結,減少局部復發,提高生存率。對手術的方式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認識,筆者認為應該以改良根治為主,早期病例應適當縮小手術范圍。Odendaal等〔7〕認為,對于70歲以上的老年乳腺癌患者,腫塊切除或單純乳腺切除+他莫昔芬是合理的選擇,無需淋巴結清掃及術后放療。由于老年乳腺癌患者身體狀況相對較差,KPS評分偏低,使家屬及醫生對選擇化療存在顧慮,本組資料也未證實術后輔助化療對總生存率有明顯影響。
綜上所述,老年乳腺癌具有獨特的生物學特點,病理類型主要是浸潤性導管癌,ER/PR高表達,而C-erbB-2低表達,手術加內分泌治療可以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加強老年女性乳腺癌的普查工作,早期診斷與治療是提高老年乳腺癌患者治愈率的關鍵。
1 Gennari R,Curigliano G,Rotmensz N,et al.Breast carcinoma in elderly women:features of disease presentation,choice of local and systemic treatments compared with younger postmenopausal patients〔J〕.Cancer,2004;101(6):1302-10.
2 Jonsson H,Tomberg S,Nystrom L,et al.Service screening with mammography of women aged 70-74 years in Sweden〔J〕.Cancer Detect Prev,2003;27:360-96.
3 Wyld L,Garg DK,Kumar ID,et al.Stage and treatment variation with ag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compliance with guidelines〔J〕.Br J Cancer,2004;90:1486-91.
4 Diab SG,Euedge RM,Clark GM.Tumor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outcome of elderly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J〕.J Natl Cancer Inst,2000;92:550-6.
5 Dowsett M,Cuzick J,Ingle J,et al.Meta-analysis of breast cancer outcomes in adjuvant trials of aromatase inhibitors versus tamoxifen〔J〕.J Clin Oncol,2010;28(3):509-18.
6 Hammond ME,Hayes DF,Dowsett M,et al.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guideline recommendations for immunohistochemical testing of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s in breast cancer〔J〕.JClin Oncol,2010;28(16):2784-95.
7 Odendaal Jde V,Apffelstaedt JP.Limited surgery and tamoxife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breast cancer patients〔J〕.World J Surg,2003;27: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