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昊 孔麗麗 劉樹軍 羅 萍 苗里寧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腎病科,吉林 長春 130041)
腎性貧血是促進慢性腎衰竭(CRF)進展、增加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及病死率的重要危險因素。鐵缺乏是導致腎性貧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約25% ~33%的CRF貧血患者合并鐵缺乏。有研究發現,在糾正鐵缺乏及改善紅細胞的生成方面靜脈鐵劑優于口服鐵劑,因此K/DOQI工作組建議采用靜脈補充鐵劑的方法治療腎性貧血〔1〕。本研究對維持性血液透析(MHD)貧血患者采用兩種不同的方法靜脈補鐵,觀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1.1 試劑及藥品 右旋糖酐鐵(科莫非)注射液由丹麥Pharmacosmos A/S提供。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益比奧)由沈陽三生制藥有限公司提供。
1.2 對象 收集吉林大學第二醫院腎內科40例MHD患者,男23例,女 17例,年齡 25~72歲,Hb<90 g/L,Hct<30%,TS<20%,SF<200 ng/ml。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0例。A組采用大劑量鐵劑治療,其中2例因皮膚過敏反應而停藥,退出試驗。B組20例采用常規鐵劑治療,其中1例因胃腸道過敏反應停藥,退出試驗。兩組患者均同時使用常規用藥。
1.3 用藥方法 補鐵總劑量(mg)=〔正常血紅蛋白-患者血紅蛋白(g/L)〕×體重(kg)×0.24+500 mg〔2〕。右旋糖酐鐵采用靜脈輸注。先給予試驗劑量25 mg溶于5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5 min以上,觀察15 min,如無過敏反應,再將剩余劑量靜脈滴入。根據已經計算好的補鐵總量,A組給予右旋糖酐鐵500 mg溶于500 ml生理鹽水,靜脈輸注4 h,1次/w,直至補鐵總劑量。B組給予右旋糖酐鐵100 mg溶于100 ml生理鹽水,2次/w靜脈輸注,直至補鐵總劑量。
1.4 檢測方法 測定用藥前及用藥4、8、12 w后Hb、Hct、TS、SF的變化。
1.5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
2.1 血常規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治療4、8、12 w后Hb、Hct均顯著增高(P <0.05)。治療前、治療 4、8、12 w 后兩組之間上述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患者Hb、Hct、TS、SF的變化(x±s)
2.2 鐵代謝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4、8、12 w后兩組TS、SF均顯著增高(P<0.05)。治療4、8 w后A組上述指標較B組顯著增高(P<0.05)。治療前及治療12 w后兩組間上述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大多數慢性腎臟病患者存在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長期貧血可以導致組織氧運輸和利用障礙、心輸出量增加、左心室肥大、心絞痛、心力衰竭以及認知和反應性等腦功能下降、免疫反應低下〔2〕,是促進患者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危險因素。
鐵缺乏是導致貧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每年丟失1~3 g元素鐵。尿毒癥患者多數伴有胃腸道癥狀、進食限制或使用制酸劑等導致鐵攝入不足;消化道出血或頻繁抽血化驗等造成體內微量元素鐵丟失;EPO使用增加紅細胞合成時骨髓鐵耗竭。鐵缺乏是導致EPO治療初期療效差的最主要原因,也可與EPO長期治療失敗有關〔3〕。多項研究顯示靜脈補鐵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4〕、胃腸道反應少〔5〕,療效明顯優于口服補鐵,因此K/DOQI工作組建議采用靜脈的方法補鐵〔1〕。
長期以來,對于靜脈補鐵的給藥方式存在爭議。Prakash等〔6〕研究表明,大劑量蔗糖鐵或右旋糖酐鐵(500 mg)4 h靜脈輸注,總量1 000 mg,可發生各種不良反應。而Singh等〔7〕研究發現,蔗糖鐵300 mg1.5 h及400 mg 2.5 h靜脈輸注較安全,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也有學者認為大劑量靜脈鐵劑治療簡便易行,并可減少患者隨訪次數。2007年 K/DOQI指出,對于MHD患者,可以考慮給予單劑量500~1 000 mg右旋糖酐鐵,稀釋于250 ml等滲鹽水中緩慢靜滴〔8〕。右旋糖酐鐵的一次性用量可達1 000 mg,蔗糖鐵可達500 mg。Sav等〔9〕研究發現,低分子右旋糖酐鐵的安全性和其他靜脈鐵劑相比無明顯差異。
本研究結果提示大劑量鐵劑靜脈輸注較常規劑量鐵劑靜脈輸注在提高MHD患者TS、SF方面顯效更快,且并未明顯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能夠減少住院時間,是治療腎性貧血的一種安全、有效、經濟、簡便的方法。
1 王海燕.腎臟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32-3.
2 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51-2.
3 黎磊石,劉志紅.中華腎臟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201-2.
4 Li H,Wang SX.Intravenous iron sucrose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with renal anemia〔J〕.Perit Dial Int,2008;28(2):149-54.
5 宛家奎,水潤芝.靜脈鐵劑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安徽醫藥,2010;14(5):607-9.
6 Prakash S,Walele A,Dimkovic N,et al.Experience with a large dose(500 mg)of intravenous iron dextran and iron saccharate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J〕.Perit Dial Int,2001;21(3):290-5.
7 Singh H,Reed J,Noble S,et al.Effect of intravenous iron sucrose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who receive 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 for anemia: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Clin JAm Soc Nephrol,2006;1(3):475-82.
8 NKF-K/DOQI.慢性腎臟病貧血治療的臨床實踐指南〔J〕.中國血液凈化,2007;6(9):507-13.
9 Sav T,Tokgoz B,Sipahioglu MH,et al.Is there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llergic potencies of the iron sucrose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iron dextran〔J〕?Ren Fail,2007;29(4):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