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珍 姬水英 王 東
(渭南職業技術學院中醫基礎教研室,陜西 渭南 714000)
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主要病理改變為腎小球動脈硬化導致的慢性腎臟疾病〔1〕,是慢性腎衰竭和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腎病起病隱匿,早期無明顯癥狀,僅出現尿微量白蛋白異常升高,難以引起足夠重視,然而一旦進展到晚期,腎小球病變無法逆轉,很快發展成為終末期腎病〔2〕。西醫治療以飲食調理、控制血糖、調控血壓等為主,治療效果一般。筆者在西醫常規常規基礎上,配以中藥真武湯調理取得較好的療效。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于我院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68例,按照數字表法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予中藥真武湯調理,對照組只常規控制血糖、調控血壓等治療。入選標準〔3〕:符合WHO有關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尿微量白蛋白>200μg/min,或尿蛋白排出量>300 mg/24 h。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腎小球疾病、近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結核、肝病等傳染性疾病其他內分泌疾病,或心腦肺重要臟器嚴重并發癥患者。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觀察組34例中男性24例,女性10例;年齡34~67歲,平均(46.5±10.8)歲,病程9~18年,平均(12.2±5.9)年。對照組34例中男性22例,女12例;年齡36~69歲,平均(47.8±12.3)歲;病程8~20年,平均(13.3±7.2)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正規糖尿病健康教育、飲食治療,根據病情給予胰島素強化治療控制血糖,應用依那普利(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調控血壓至130/80 mm Hg左右。治療組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予以加減真武湯,對照組僅予西醫常規治療。中藥真武湯基本組方:制附子20 g(先煎),白術10 g,茯苓 20 g,澤瀉 15 g,生姜 12 g,白芍 10 g,豬苓 15g,玉米須 10 g,丹參 20 g,黃芪 20 g,大黃 12g,黨參 10 g,肉桂 12g,木香12 g,益母草12 g,白僵蠶12 g。合惡心嘔吐者加竹茹15 g,藿香12 g;手足麻痹者加地龍15 g,桑枝12 g;四肢厥冷者加肉桂12 g,小茴香10 g;頭暈,肢體無力者加天麻12 g,鉤藤15 g。每日1付,煎取濃縮藥液300 ml,早晚各150 ml分2次溫服。1個月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分別測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AE)、血清肌酐(Cr)和肌酐清除率(Ccr)。
1.4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文獻〔4,5〕擬定:顯效:UAE<20 μg/min,FBG <8.3 mmol/L,PBG <10.0 mmol/L;好轉:UAE 20~200 μg/min,FBG <8.3 mmol/L,PBG <10.0 mmol/L;無效:UAE>200μg/min,FBG、PBG未達到上述標準。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化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FBG、PBG水平均明顯下降,血糖控制達標(P<0.05)。此外,觀察組治療后 UAE水平下降,Ccr水平升高(P<0.05)。見表1。
2.2 真武湯治療糖尿病腎病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4.191,P=0.039)。見表 2。
表1 真武湯治療糖尿病腎病前后比較(x±s)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n=34〕
糖尿病腎病在中醫學上屬于“消渴”、“水腫”、“關格”、“虛勞”范疇。祖國傳統醫學多認為糖尿病腎病是因為五臟柔弱,稟賦不足,過食肥甘,過違其度,精氣俱虧,導致陰虛內熱,腎虛泛水〔6〕。DN早期病機以氣陰不足,脾腎兩虛為主;隨著病情的持續進展,繼而出現瘀血、水濕、痰濁,消渴日久則出現瘀血阻絡、水濕難化、痰濁內蘊,致使病情虛實夾雜,病程纏綿。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在遺傳易感、糖基化末端產物產生過多、腎小球外細胞基質堆積、多種炎性細胞因子表達過多、凝血機制異常等多種因素交互作用下,腎內微循環發生障礙,腎小管濾過膜通透性增高而發生糖尿病腎病〔7〕。總之,DN的主要病機為本虛標實,為脾腎虧虛、肝腎陰虛;標實為水濕痰濁,瘀血滯留體內,泛溢于肌膚。中藥真武湯是調理脾腎陽虛、水濕泛濫的傳統要方。方中制附子可溫腎壯陽,白術善健脾利濕,茯苓尚利水滲濕,生姜則溫散水氣,芍藥可利小便除濕;輔配以丹參、當歸活血養血,虎杖、大黃活血化瘀,化濁解毒,熟地補腎〔8〕。諸藥配伍不僅溫補脾腎、利水祛濕,而且養血活血、解毒祛瘀,可去水補虛、化毒活血,收標本兼治之效。
中藥真武湯組方中附子含烏頭堿等多種生物堿,可以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系統,促進尿17-酮類固醇排泄,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兼具興奮迷走神經和強心的作用〔9〕。白芍可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拮抗氧自由基產生過氧化脂質的作用,降低過氧化脂質水平,改善組織的自由基代謝平衡機制。黃芪可增加腎血流量、降低血小板黏附率、改善微循環、拮抗缺氧所致氧化應激損傷等作用,可保護腎小球基底膜的電荷屏障和機械屏障,從而減輕腎性蛋白尿,改善腎臟局部的血流動力學,可延緩糖尿病腎病進展〔10〕。茯苓參與鈉、鉀、氯等的代謝平衡調節,可溫和利尿作用,同時可鎮靜和降低血糖。白術、生姜可利尿、促進胃液分泌。川芎、丹參可活血化瘀,兩藥能較好地改善血瘀癥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中藥真武湯治療糖尿病腎病,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腎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顯著改善患者腎功能,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1 Beladi SS,Hayati F,Alemzadeh MJ,et al.Survival at1,3,and 5 years in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J〕.Iran JKidney Dis,2010;4(1):74-7.
2 Kazuko S,Chieko K,Kenichi S,et al.Influencing factors for dietary behavior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J〕.Acta Med Okayama,2010;64(1):39-47.
3 張學奎.加減真武湯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85例臨床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0;21(5):271-2.
4 鄭筱萸.中藥新藥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62-2.
5 鄭筱萸.中藥新藥治療消渴病(糖尿病)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36-7.
6 陳 輝,劉 菊.真武湯加減聯合西藥治療老年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9;29(18):1552-3.
7 李雪梅.真武湯合六君子湯加減輔治糖尿病腎病氮質血癥療效觀察〔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9(12):748-9.
8 亞 東,王長宏.真武湯合西藥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期)30例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08;24(19):42-3.
9 鄭鎮雄.真武湯加味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1;9(11):127-8.
10 方連順,張云琦.真武湯合桃核承氣湯加減治療糖尿病腎病(腎陽虛并瘀血型)32例〔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1;25(6):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