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紅兵,吳小鑒,夏忠斌,何云霞
(九江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332000)
后循環缺血(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指椎基底動脈系統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腦梗死,常表現為頭暈、眩暈、肢體或頭面部麻木、肢體癱瘓、感覺異常、步態或肢體共濟失調、構音或吞咽障礙、跌倒發作、偏盲、聲嘶、Horner綜合征等。2010年3月~2011年3月,筆者采用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PCI 56例,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入選標準:①年齡>45歲;②癥狀以眩暈、頭昏、平衡失調、跌倒發作等為主,少數有耳鳴,但無明顯聽力下降,體征主要為眼球運動障礙、視野缺損、肢體癱瘓、感覺異常、步態/肢體共濟失調、構音/吞咽障礙、Horner綜合征等,或具有一側腦神經損害和另一側運動感覺損害的交叉性表現;③患者均接受經顱多普勒超聲、頭顱CT平掃和頭顱磁共振(MRI)平掃,提示椎基底動脈系統血流動力學異常和(或)頭顱CT/MRI顯示腦干/小腦梗死。無梗死病灶者通過頭頸部CT造影和(或)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證實椎基底動脈系統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管腔狹窄、閉塞;④Dix-Hallpike試驗排除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共入選患者118例,均為住院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齡45~75歲,平均(61.25±6.25)歲,其中椎基底動脈系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37例,腦干梗死13例,小腦梗死6例;存在后循環動脈狹窄38例;既往有高血壓史27例,有糖尿病史18例,有高脂血癥史35例。對照組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齡46~72歲,平均(58.45±5.55)歲。其中椎基底動脈系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41例,腦干梗死15例,小腦梗死6例;存在后循環動脈狹窄35例,既往有高血壓史33例,有糖尿病史17例,有高脂血癥史37例。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治療組給予銀杏達莫注射液(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52020032)20 mL+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前列地爾注射液(哈藥集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4565)10 μg+0.9%氯化鈉注射液10 mL緩慢靜脈注射,qd;對照組給予銀杏達莫注射液20 mL+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丁咯地爾注射液100 mg+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qd。均14 d為1個療程。全部患者均給予阿司匹林0.1 g,po,qd,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給予相應治療。
1.3 觀察指標①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體征;②用德國EME公司TC2021型經顱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在同一時間點檢測兩組病例治療前后基底動脈(basilar artery,BA)和雙側椎動脈(vertebral artery,VA)血流動力學指標,如平均血流速(Vm)、搏動指數(pulsatility index,PI)等;③監測患者療程前后心率、血壓、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等指標。
1.4 療效判定標準基本痊愈:臨床癥狀完全緩解,體征基本恢復;顯效:眩暈等癥狀明顯減輕,頭暈目眩輕微且極少發作,肢體功能明顯改善,可正常工作及生活;有效:頭昏或眩暈減輕,可伴有輕微自身或景物的旋轉及晃動感,或有步態異常及定位體征恢復欠佳;無效:治療前后無變化。總顯效率(%)=(基本痊愈+顯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兩組病例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BA和雙側VA血流動力學指標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BA和雙側VA的Vm及PI測定結果±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BA和雙側VA的Vm及PI測定結果±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P<0.01,*3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2P<0.01
?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3 不良反應治療組均無明顯不良反應,對照組有2例因輸液速度過快出現輕微頭痛,但很快緩解,所有患者均無肝腎功能損害和明顯血壓、心率波動等不良反應。
后循環又稱椎基底動脈系統,由椎動脈、基底動脈和大腦后動脈組成,主要向腦干、小腦、丘腦、枕葉、部分顳葉和上段脊髓供血。PCI是指后循環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腦梗死,動脈粥樣硬化是其最常見的血管病理表現,大動脈狹窄和閉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及動脈源性栓塞等是PCI的發病機制[1]。由于其供血部位特殊,病死率和致殘率均較高。本研究中有7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椎動脈、基底動脈和大腦后動脈狹窄。PCI的治療包括抗血小板、抗凝、溶栓、血管內成形和支架置入術等。其綜合治療越來越被臨床醫生重視。
有文獻報道[2],丁咯地爾聯合銀杏提取物注射液治療PCI療效良好。丁咯地爾能阻滯血管平滑肌的腎上腺素受體,使周圍和中樞微血管擴張,松弛血管平滑肌,有效增加末梢血管及腦部缺血組織的血液灌注和血氧供應,同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紅細胞變形性作用。銀杏達莫注射液是第4代銀杏葉提取物制劑,其主要成分是銀杏黃酮苷、萜類、銀杏苦內酯、白果內酯和雙嘧達莫。其活性成分是標準銀杏葉提取物EGb761與雙嘧達莫,具有擴血管、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抗凝血、抗血栓、改善微循環等作用[3]。近年來以上兩種藥物被廣泛聯合應用,本研究也證實其療效確切,選擇其為對照組藥物對評價前列地爾的療效更有臨床意義。同時,丁咯地爾輸液速度比較慢,否則會出現頭痛等不良反應。
前列腺素E1具有強大的擴張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能夠直接舒張血管平滑肌和抑制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對肺、心、腎及全身動、靜脈血管床都有擴張作用,是一種較溫和的血小板聚集抑制藥。該藥通過抑制血小板釋放血栓烷2(throm-boxaneA2,TXA2)起作用[4]。由于肺部含有大量脫氫酶[5],可使60%~90%的前列腺素E1失去藥理活性,并且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高。本研究所選用的前列地爾注射液是將前列腺素E1密封于直徑0.2 μm的脂微球內,利用脂微球的載體特性,將藥物運送到病變部位,實現靶向治療,并且前列地爾可通過有機陰離子運輸,多肽介導通過血腦屏障,確保藥物作用持續、高效及安全。前列腺素E1治療PCI的機制有以下幾方面:①靶向擴張顱內痙攣的血管,增加側支循環,從而增加缺血局部的供血量;②前列腺素E1一方面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栓周圍已活化的血小板逆轉;另一方面可刺激血管內皮細胞產生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從而產生一定的溶栓作用[6];③促進紅細胞變形,使低氧狀態下畸形的紅細胞恢復正常形態,易于通過痙攣、病變的血管改善微循環;④減少自由基生成,防止組織再灌注損傷,并且通過抑制過氧化物的形成,阻止自由基引發的脂質過氧化反應[7],保護神經細胞;⑤前列腺素E1能影響脂質代謝,防止動脈硬化和動脈狹窄進一步加重。近來也有實驗研究表明[8],前列腺素E1能促進心肌PKC和熱休克蛋白70的表達,提高細胞的應激能力,保護缺血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有效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但其對中樞神經細胞是否有同等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前列腺素E1與銀杏達莫聯合使用加強了抗血小板聚集能力,使保護血管內皮和防止脂質過氧化功能更強大,從而能更有效地改善后循環缺血。前列地爾輔助治療后循環缺血療效明顯優于丁咯地爾,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進一步應用。
[1]中國后循環缺血專家共識組.中國后循環缺血的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志,2006,45(6):786-787.
[2]李雷,于利霞,隨萍.鹽酸丁咯地爾聯合舒血寧治療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10):9-11.
[3]蔡鴻,桂薌湘,向道康,等.銀杏葉提取物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02,10(3):140-141.
[4]WU C C,WU C I,WANG W Y,et al.Low concentrations of resveratrol potentiate the antiplatelet effect of prostaglandins[J].Planta Medica,2007,73(5):439-443.
[5]GANZINI L,WALSH J B,MITLAR S B.Drug induced depression in the aged.What can be done[J].Drugs Aging,1993,3(2):147-158.
[6]VAUGHAN D E,PLAVIN S R,SCHAEFR A L,et al.PGE1accelerates thrombolysis by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J].Blood,1989,73(12):1213-1217.
[7]趙中,周晉賢,高炳忠,等.脂微前列腺素E1對腦梗死患者血清VEGF、NO水平調節的臨床研究[J].卒中與神經疾病雜志,2004,21(1):74-75.
[8]張艷狹,劉丹花,角燦武,等.前列腺素E1預處理對缺血/再灌注心肌PKC及HSP70表達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1,27(3):40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