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莎莎,宋恩峰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430060)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的急性并發癥,也是內科常見急癥之一。以發病急、病情重、變化快為特點,其病因是胰島素缺乏或升血糖激素過多引起體內糖代謝紊亂,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增加,血酮體增加和繼發性酸中毒及水、電解質紊亂。臨床常用小劑量胰島素持續靜脈滴注治療DKA。胰島素泵(即持續皮下胰島素注射,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是目前糖尿病胰島素強化治療的主要手段,能模擬正常胰島素分泌模式,持續24 h向患者體內輸入微量胰島素,治療DKA有較好的效果[1]。筆者在本研究中對國內關于CSII在DKA治療中取得較好效果的結果進行薈萃分析[2-20]。綜合評價CSII對DKA治療的效果。
1.1 檢索方法本研究檢索公開發表的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l,RCT)中文論文,以“胰島素泵”和“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為中文關鍵詞,檢索萬方數據庫2000~2010年文獻,獲得125篇中文文獻。
1.2 文獻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研究設計所有CSII治療DKA的RCT。
1.2.2 納入對象類型研究對象為DKA診斷符合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糖尿病診斷標準的患者:原有糖尿病癥狀加重或新出現糖尿病癥狀,伴有脫水、呼吸深大等酸中毒表現,血糖≥16.7 mmol·L-1,血pH<7.35或者HCO-3≤12 mmol,尿糖、尿酮體陽性。
1.2.3 干預措施試驗組給予CSII持續皮下注射,對照組給予小劑量胰島素連續靜脈輸注。
1.3 療效指標主要結局指標包括:①血糖達標時間;②平均胰島素用量;③尿酮轉陰時間;④低血糖發生率;⑤血酮恢復時間。
1.4 資料的提取閱讀全文后提取資料,內容包括:樣本的入選標準和樣本量,抽樣和分組的方法和過程,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研究的場所,干預的內容,結局指標中連續性指標的均數和標準差。
1.5 方法采用RevMan5軟件對資料進行薈萃分析。首先通過卡方檢驗確定研究間是否存在異質性,若P>0.1,I2<0.5可認為多個同類研究具有同質性,可選用固定效應模型。如P<0.1,I2≥0.5,則選擇隨機效應模型。如P<0.1,則無法判斷異質性的來源,則不進行Meta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
對連續性資料采用相同測量工具得到的結果,采用加權均數差進行分析;如果對相同的變量采用不同的測量工具,則采用標準化均數差進行分析;對分類資料計算RR。所有分析均計算95%CI。
2.1 納入研究的一般情況初檢出相關文獻125篇,剔除重復發表和交叉的文獻及不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經閱讀摘要,排除研究設計不符合要求的文獻,最終納入臨床RCT文獻19篇。
2.2 療效評價
2.2.1 血糖達標時間15篇文獻報道了CSII治療DKA后血糖達標時間。薈萃分析結果顯示,其時間較常規治療組時間明顯縮短[WMD=-1.25,95%CI(-2.07,-0.42),P<0.01](表1)。
2.2.2 平均胰島素用量7篇文獻報道,經持續CSII治療DKA后平均胰島素的用量,薈萃分析結果顯示其用量較對照組用量明顯減少[WMD=-8.13,95%CI(-10.77,-5.49),P<0.01](表2)。
2.2.3 尿酮轉陰時間15篇研究報道經CSII治療DKA后尿酮轉陰的時間,薈萃分析結果顯示其時間較對照組時間明顯縮短[WMD=-10.15,95%CI(-13.26,-7.04),P<0.01](表3)。
2.2.4 低血糖發生率12篇文獻報道經CSII治療DKA后低血糖的發生率,薈萃分析結果顯示,其發生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WMD=-0.81,95%CI(-1.21,-0.4),P<0.01](表4)。
2.2.5 血酮恢復時間4篇文獻報道經CSII治療DKA后血酮恢復時間,薈萃分析結果顯示,其恢復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WMD=-11.44,95%CI(-14.46,-8.42),P<0.01](表5)。
DKA是內科常見的糖尿病急性并發癥,也是內科常見急癥之一,最常采用小劑量胰島素持續靜脈滴入治療,但因其體積較大,不易攜帶,給患者帶來不便。CSII能模擬人體胰腺β細胞生理性的胰島索分泌模式,24 h不間斷地向患者體內輸入基礎量胰島素,進食前再按需要輸人負荷量。胰島素泵通過持續輸入基礎量胰島素來抑制肝糖輸出的增加,促進外周組織基礎糖利用,使空腹血糖穩定。餐前大劑量胰島素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21-22]。

表1 血糖達標時間Tab.1The time for glucose control

表2 平均胰島素用量Tab.2Average dosage of insulin

表3 尿酮轉陰時間Tab.3The time for negative-conversing of urinary ketone
筆者利用薈萃分析方法系統地綜合了國內19項關于CSII治療DKA相關性研究的結果,比較了兩種不同的胰島素給藥方法治療DKA的臨床療效,發現CSII治療與傳統的靜脈泵入小劑量胰島素治療相比,治療效果更理想,能更好控制血糖,抑制酮體生成,縮短尿酮體轉陰時間,并且減少胰島素用量及低血糖的發生率。因為CSII有效而平穩地控制了夜間及凌晨的高血糖,又明顯減少了餐前的胰島索用量,避免了餐后高胰島素血癥及餐后低血糖,且可靈活調整每個時間段的胰島素基礎輸注率,減少低血糖高發期間的胰島素基礎輸注。另外CSII治療避免了患者靜脈注射或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的痛苦。國外研究報道,長期CSII治療能減少DKA的發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23]。CSII強化治療能迅速糾正代謝紊亂,安全性更高。另外對并發嚴重感染、酮癥酸中毒、脆性糖尿病、糖尿病妊娠以及糖尿病圍手術期特別有益[24]。胰島素泵體積小,攜帶方便,能提供更自由的生活方式,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當然,由于目前的薈萃分析存在不足,如資料不易收集全面,不能精確估計隨機效應的大小等,本研究結果僅在一定程度上顯示CSII治療對DKA有更好的療效。隨著多水平模型在薈萃分析中的應用,累積薈萃分析的出現,利用薈萃分析得出的結果將會更可靠。

表4 低血糖發生率Tab.4The rate of hypoglycemia

表5 血酮恢復時間Tab.5Recovery time of blood ketone
[1]林憶陽.胰島素泵治療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血清IL-6和TNF的影響及相關臨床指標觀察[J].實用預防醫學,2009,16(3):3.
[2]孫明謹,李雪鋒,王芳,等.持續皮下胰島素注射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療效評估[J].中國醫師雜志,2005,7(7):995.
[3]王永健,谷衛.皮下連續輸注式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觀察[J].中國急癥醫學雜志,2004,13(5):331-333.
[4]劉銘云,楊朝霞,劉寶慧.胰島素泵皮下輸注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33例療效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07,13(13):22-23.
[5]王艷芳,楊國銘.胰島素泵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治療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07,9(6):68-70.
[6]王璇,鐘建庭,姜一真,等.胰島素泵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08,10(15):2213-2215.
[7]張勤,黃綿清,池蓮祥,等.胰島素泵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治療中的應用[J].廣東藥學院學報,2005,21(2):225.
[8]徐愛花,毛皓愉,徐海燕.胰島素泵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3):373-374.
[9]陳茜,李淑菊,李凱利.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酮癥臨床探討[J].醫學臨床研究,2006,12(23):1946-1947.
[10]王璐,邸阜生.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酮癥臨床研究[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6,37(3):278-279.
[11]張秀珍,錢國鋒.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04,25(10):1144-1145.
[12]朱乃武,李莎,付徐泉.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24例臨床觀察[J].四川醫學,2010,31(4):511-512.
[13]任建功.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32例臨床觀察[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4,12(5):366-367.
[14]江彤.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50例臨床觀察[J].陜西醫學雜志,2005,34(11):1364-1365.
[15]王慶增.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59例臨床治療觀察[J].中外醫療,2010,29(25):107.
[16]劉靜芹,賈振祥,張彬,等.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觀察[J].中華急癥醫學雜志,2006,15(5):460-461.
[17]謝雯俊.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7,3(4):5.
[18]劉應蘭,姜孝新.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探討[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7,17(6):761-762.
[19]艾比拜·玉素甫,阿布力克木·吐爾地.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觀察[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9,32(8):1083-1084.
[20]王穎.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研究[J].武警醫學院學報,2010,19(7):538-540.
[21]陳莉明.胰島素泵的臨床應用[J].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2010,30(2):135-138.
[22]李玲,鄒大進.胰島素泵:強化血糖治療的寶劍[J].糖尿病新世界,2010,(8):20.
[23]BIN-ABBAS B S,SAKATI N A,RAEF H,et al.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in type 1 diabetic Saudi children.A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insulin therapy[J].Saudi Med J,2005,26(6):918-922.
[24]程道荷,田積華,應菲,等.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患者低血糖影響因素分析與預防[J].護理學雜志,2011,26(3):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