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舉
(云南省富源縣富村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富村 655504)
魔芋(konjac)為天南星科魔芋屬(Amorphophallus Blume)多年生宿根草本陰性植物。主要分布于印度半島的亞洲各國,具有奇特的保健功效,是適宜山區栽種的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魔芋的產品器官為塊莖,內含豐富的葡甘聚糖(40%~55%),灰分3%~4%、果膠、生物堿、淀粉及17種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其淀粉膨脹力大致有80~100倍〔1〕。魔芋的主要用途有三種:一是食用,其味鮮美可入菜。二是藥用,其性寒、味辛,入藥可消腫祛毒,主治病瘡、腫毒等癥,并能化痰消積、清爽腸道,俗有“清道夫”之美稱;并能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對糖尿病、高血壓等常見病均有防治作用〔2〕。三是工業用,可作粘合劑及毛、麻、棉紗的漿料等,廣泛應用于紡織、化工、建筑、醫藥等行業〔2〕。
世界各產魔芋的國家,特別是日本和中國,對魔芋軟腐病病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魔芋軟腐病病原為胡蘿卜軟腐歐氏桿菌屬胡蘿卜致病變種(Erwinia carotovora pv. carotovora)(3)。
細菌學性狀:菌體短桿狀,單細胞,大小為0.5~0.63μm×1.11~2.2μm,多根周鞭,革蘭氏反應陰性,在肉汁胨瓊脂平板上培養48h出現單菌落,生長3d后直徑為2~3mm,菌落淡灰白色、圓形、不透明,表面粗糙,邊緣不整齊。
生理生化特性:能發酵蔗糖、葡萄糖、麥芽糖、乳糖、產酸;血清學反應呈陰性;寄主有辣椒、煙草、番茄、茄子、馬鈴薯、萵苣、白菜、紅麻、高粱、洋蔥等[4]。
與病原的研究深度相比,如何防治魔芋軟腐病至今還是一個有待深入研究的課題。
病原侵入魔芋組織后,植株受害組織部位變軟、發黑、腐爛。初發生時葉片黃化至整個復葉枯黃萎蔫倒苗,發病部位多在葉柄基部與球莖交界處。腐爛的組織散發出酒糟味和惡臭味。從病部流出的帶菌汁液,侵染附近的健株,雨水較多時容易大面積流行,發病嚴重時成片倒伏。
已種植的種薯在出苗前若遇持續高溫天氣,帶菌種薯就會腐爛、死亡;7~8月是發病高峰,9月中、下旬發病率逐漸下降。病原菌在帶病種芋、病殘體或土壤中越冬。
選擇陰天采收。采收時要輕挖、輕放,防止損傷塊莖。 魔芋貯藏前,貯藏庫按每1m3用硫磺5~10g,或每1m3用1:40的福爾馬林液30~50mL熏蒸,密閉3~4d后,打開門窗通氣2~3d,排盡藥味。種芋選擇表皮光滑,皮色嫩黃,形狀正常,頂芽粗短,芽窩淺且平,無病、蟲和損傷的塊莖貯藏。貯藏中及時剔除腐爛種芋,并在周圍撒石灰或混合粉消毒。
選擇土層厚、肥沃、濕潤、排水好、微酸性至中性的土壤,對于病害發生嚴重的田塊,應實行5年以上的輪作。前作應是小麥、大麥、蔥、蒜等作物,避免與十字花科、茄科、瓜類、煙草等作物連作。
冬季深翻土30~40cm深,加速病殘體的分解,抑制菌核的萌發。春季整地要做到深溝、高畦,以利排水,防止積水。發病重的地在整地時每667m2可撒施由50kg生石灰、50kg草木灰、1kg硫磺粉拌成的混合粉,或每667m2用敵克松原粉1~2kg進行土壤消毒。
播種時剔除有流膠、破損及畸形的芋種,選無病、無傷口,健康的種芋進行種植。
魔芋生產要重施底肥,多施磷、鉀肥、平衡施肥。避免施過多的氮肥,防止植株徒長,應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追肥時不施未腐熟的肥料,施肥時不要靠近植株,以免損傷塊莖和植株,天旱時應及時澆水,不要漫灌和串灌,以減少病菌傳播。
魔芋“喜蔭怕曬”,高溫易造成灼傷,可與玉米或其它經濟林木套種或間種,增強植株的抗病力。魔芋根系淺,分布在約10cm的表土層內,中耕除草不能用鋤頭,宜用手拔除雜草,以防損傷根系和幼苗?;蚴褂贸輨┣宄s草。
魔芋生長期易遭受銅綠金龜子、甘薯天蛾、豆天蛾、斜紋夜蛾等害蟲為害。它們既可傳帶病菌,又造成傷口,有利于病菌侵入,銅綠金龜子可在下午3~4時噴入25%的西維因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毒殺成蟲。甘薯天蛾、豆天蛾、斜紋夜蛾均可用20%殺滅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5%的來福靈乳油1500倍液進行防治,還可用黑光燈或糖漿誘殺甘薯天蛾、斜紋夜蛾成蟲。
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可用農用鏈霉素200~500ppm,50%代森銨,銨水溶液600~8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軟腐病每隔7~10d1次,噴藥時應注意噴在植株基部和地表,生長期發現病株,要及時挖除,帶出田塊進行焚毀,在病株周圍撒上消石灰,并用上述藥劑噴灑鄰近植株,防治病害蔓延。

1.李波,謝筆鈞.國外魔芋葡甘聚糖的開發研究現狀[J].農牧產品開發,1999,8:6~7
2.王貞富,王可.國內外魔芋的開發與利用[J].食品機械,1990,(2):4~7
3. 彭磊.生物多樣性間種控制魔芋軟腐病研究[D].昆明:云南農業大學,2005
4.彭磊,盧俊, 鄧春英等.魔芋軟腐病病原傳播途徑及無公害防治方法[J].中國生物防治,2006,22(1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