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安山
我這一生中在雷鋒身上學到了很多,雖然他只擁有22年的生命,但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的生命不在于長短,而在于閃光。讓我來延續你的生命吧。只要我能走,能動,能說話,我就會一刻不停地傳播你的事跡和精神,把你的溫暖灑遍每個角落。

攝影/董芳
我的老班長雷鋒,離開我有半個世紀了。如果他還活著,應該是一位滿頭白發、精神矍鑠的老人,兒孫繞膝,盡享天倫之樂。然而,他早已離我而去——他那燦爛的微笑,還有那親切的湖南口音,仍時常出現在我夢里。這么多年我依然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雷鋒老班長對我的影響。我和他在一起的三年多時光,一起訓練、開車、勞動、學習,一起看電影,那是人生中最快樂的日子。
我和雷鋒老班長相識在1959年。那年,我們都在鞍鋼弓長嶺礦工作。我們分屬兩個廠,他在焦化廠開推土機,我在煉鐵廠當爐前工,他是廠里有名的積極分子,是礦里先進工作者,還參加過遼陽市的青年建設積極分子表彰大會。我很早就聽說過雷鋒這個名字,但一直未見其人。
1959年一個寒風刺骨的初冬夜晚。白天天氣陰沉,到了晚上,突然下起了大雨,而且雨越下越大。這種天氣也沒法干活,我們宿舍幾個工友圍坐在床上打牌、下棋、抽煙。我便也早早睡下了。突然,宿舍門被撞開了,撞門的人小小的個子,操著一口濃重湖南話,說話有些急促、囫圇得有些聽不懂但明顯很著急。“同志們吶,工地上還有水泥沒卸車呢!叫大雨一淋就報廢了,咱們快去搶救水泥呀!”此人正是雷鋒。
屋子里的工友們一下子愣住了,有的聽懂了他說的話,扔了手中的紙牌就下了床,跟著雷鋒往外跑。大伙這才反應過來,也都跟著起了身,找雨衣,拿雨布,追著雷鋒一路小跑來到了工地。
我們十幾個小伙子在雷鋒帶有湖南口音的指揮下,分頭找來雨布、席子蓋在水泥上,可最后還是不夠,就在大家都焦急萬分的時候,雷鋒竟然跑回宿舍,拿來自己的一床藍花被子蓋在了水泥上。他一夜沒合眼,擔心著國家的財產,還起身到外邊查看了一次又一次,我不知道雷鋒那一晚在黑暗和寒冷中是怎樣度過的。
1959年,弓長嶺礦開征兵動員大會。當時雷鋒很激動并積極報了名,還問在一旁的我要不要一起報名參軍。我想也沒想就回答說:“你去我就去”。
來到部隊,新兵一下連我們就又分到了一個班。生活中老班長對我依然是照顧有加,工作上耐心幫助我學習專業技能,還經常督促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1960年,我的老家遼陽發生了特大洪水災害,雷鋒還背著我偷偷給我家里寄了錢,當時感動得我真是不知道說什么好。
雷鋒在部隊期間成績依然很突出,當兵兩年零八個月時間里,榮立過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受嘉獎多次。
有人問雷鋒為什么進步得這么快,我想有幾點原因:他懷有強烈的感恩之心。萬惡的舊社會,使他不到七歲就成了孤兒。解放了,黨和人民政府免費送雷鋒到學校讀書,土地改革還分到了一畝三分地。他覺得這些都是因為有了共產黨,他對這個新社會充滿了愛,就要好好工作,拼命工作,總覺得自己工作做得還不夠。雷鋒還有個特點,就是走到哪里就把哪里當成自己的家,把接觸的每個人都當作自己的親人。
雷鋒的成長也離不開各級領導對他的培養教育。記得新兵入伍第一天,雷鋒就代表新兵上臺講話。雷鋒的這個講話講得非常好。當時,團里的首長對雷鋒的評價都很高。雷鋒也沒有辜負首長們的期望,在部隊確確實實表現特別突出,并且還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關注。沈陽軍區工程兵主任王良太將軍曾七次接見過雷鋒,鼓勵他好好學習,做毛主席的好戰士。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雷鋒特別地上進好學。他努力學習黃繼光、董存瑞等英模人物的先進事跡。他認真學習毛主席著作,曾被評為全軍的“學毛著積極分子”。他把毛主席著作比作糧食、武器、方向盤。在學習上發揚釘子的鉆勁、擠勁精神。他不僅自己學,還買了很多毛主席著作單行本送給戰友們。他曾經在日記里寫道:“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好。”
當時也有很多戰友不理解雷鋒,說他是傻子,還經常說一些風涼話,二百塊錢干什么不好白白捐給了撫順人民公社。還有的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是在出風頭。可雷鋒沒有理會這些風言風語,他曾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有些人說我是‘傻子’,這是不對的。我要做一個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國家的人。如果說這是‘傻子’,那我是愿做這樣的‘傻子’的。革命需要這樣的‘傻子’,建設也需要這樣的‘傻子’。我就是長著一個心眼,我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
這么多年來,我去過很多城市作報告,十幾年下來作報告兩千多場,與各行各業的幾十萬人作了交流。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上學孩童。這些人都有著一個共同點,就是熱愛雷鋒,崇敬雷鋒,以雷鋒為榜樣。
我認為雷鋒精神的核心就是無私奉獻。在我宣傳雷鋒精神的過程中,也有很多人問我:在新的時代,新的挑戰面前,要如何學雷鋒?也有些人懷疑學雷鋒是不是已經過時。因為雷鋒沒有經歷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大潮,沒有經歷中西文化沖突,沒有處理過復雜的人際關系。如果雷鋒活到現在,看見有老人摔倒會不會扶?
我也遇上過類似的事,自己明明做了好事卻還被當成肇事者。可我當時就想如果雷鋒活著,他遇到這樣的事一定也會毫不猶豫這么做。不管別人怎么說三道四,自己問心無愧,不管受多大委屈、損失,都要義無反顧地去做,我覺得做人就應該這樣。那是鮮活的生命,在別人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怎能忍心把頭扭過去。如果你覺得做得對,你就堅持做,只要自己覺得對,就做自己的,這是雷鋒的宗旨,也是我做人的準則。
當然,現在社會狀況復雜多變,有些坑蒙拐騙的事,但都是個案,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地就認為全社會都已經道德淪陷。我們不能因為社會存在一些消極的東西而喪失對生活的信任,丟棄對周圍人的溫暖和善意。在訛詐面前我們要充滿智慧,在確實需要幫助的人面前要伸出我們的援助之手。
在雷鋒生活的五六十年代,生產力水平低,物資匱乏,自然災害嚴重,所以提倡勤儉節約,一雙襪子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而現在提倡的是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二者如何協調,才不致使矛盾發生?但我國自然資源依然短缺,亂砍亂伐、肆意開采已經導致生態失衡、環境惡劣。還有很多人追求奢侈名牌、過度消費、鋪張浪費。面對這些現象,我們更應該呼喚雷鋒精神,繼續傳承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